新农村方案设计说明(11页).doc
《新农村方案设计说明(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方案设计说明(11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农村方案设计说明-第 10 页第一章 概述 1. 设计主要依据1.1 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1995)333号)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
2、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修订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3、-95)其他依据1、签订的设计合同。2、业主单位提出的设计要求。3、重庆市万州区建委核发的用地红线图(1:500)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5、其它相关专业及卫生、环保等专业设计规范2. 工程概况区位本项目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立苇村1组,位于城乡结合部,距万州区主城约25公里。 自然环境条件整个立苇村地形条件较为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多变。该区山体、植被保护较完好,自然环境优美。常年气候适中,热量充足,光照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本项目所在地块多为农业用地,池塘较多,零散分布。整个地形从东向西为一缓坡,最大高差约18米。场地中间和南面有两条横穿东西的高压走廊,建筑物必须避开其控制范围线。该地
4、块北面有已硬化的一村级路,通向长岭镇。整个场地地质较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适宜修建建筑物。 概况规划用地面积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建筑总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居住总户数204户。3. 地块总体规划设计要点鉴于整个地形从东向西为一缓坡,建筑主要采用沿坡度阶梯性布置,让每户视野更开阔,一览前方的风光。场地中间设立文体活动中心、广场以及中心花园,建筑主要分布其两侧,这样既保证了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利用又保证了人居环境的优化。居住区采用紧凑布局,景观区保留现状的水塘及山体,维护了自然地貌同时,加以合理的改造,打造一个融文化品味、现代特点及山水风情的现代民居新村。4. 地块景观设计要
5、点本工程主要分4个景观分区,分别为主入口文化长廊、文体活动区、中心花园区、休闲长廊区。主要结构为“一轴两心多组团”,场地中部的文体活动广场与中心花园连成为一轴;两心为主入口文化长廊和休闲长廊,分别位于一轴的两侧;多组团主要位于居住区,提供休息休闲的绿化景观。4.2主要景观介绍:主入口文化长廊,篆刻立苇新村赋,介绍立苇村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以及农民新村的规模、安置人口等基本情况;粘贴一些政策法规、公民道德、生活常识、传统美德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图画;刻一些中国历史上伟人、名人的名句、名篇、经典诗词,以及寓义通俗易懂,集趣味性、知识性一体的故事等;展示新村居民的摄影、书法、绘画等作品。文体
6、活动区, 包括公共服务中心,篮球场等体育设施,为居民进行政治、组织活动、学习交流以及体育运动的场所。中心花园区,种植花草树木,铺设曲径小道,修建园亭石座,为居民营造一个放松、观赏的舒心环境。休闲长廊,融于山水树木中,采用木质(或仿木)材料的长廊,古朴的亭阁,内设棋牌桌、休闲座椅,打造一个休闲的观光长廊。5. 地块交通设计要点整个小区的路网结构采用的是环型与横向相结合的一个布置方式。环型为主要道路,宽度为7米,与主干路相接,主要为车流及消防道路;横向道路主要为入户道路,为4米宽,与环形主道路相连接。结合地形和空间布局,在道路的布置中,做到步行道路系统和车行道路系统相互结合,做到交通流畅清晰、人车
7、分流。在小区道路周边也布置适量的地面停车,停车总数为174辆。小区道路主要分为主干路,小区主要道路,小区次要道路,小区人行道,游憩步行道五级。6. 小区配套设施小区修建公共服务中心,设置农资超市、卫生室、阅览室、图书室、小型会议室以及村支两委办公室、物业管理用房等;设施完整,功能合理。6.2 小区按标准配套有体育设施用地:在文体活动区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及其它一些体育设施;在场地东部设有或动小广场及羽毛球场。 小区内设置垃圾收集点,由物业人员将垃圾收集,统一运至垃圾中转站。7. 设计原则7.1 以自然为本,充分保护山体、水体和自然植被,以建设“生态型”、环保型、“园林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
8、,使居民能充分的感受到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优越性。7.2以人为本,规划建设在体现现代民居特色的同时,也尊重地方民俗风情和生产生活习惯。7.3因地制宜,建筑设计在遵循“经济、适用、美观”原则的同时对坡地建筑进行合理处理,在既满足居住需求的情况下,又做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7.4 遵守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万州区地方规定。7.5 满足规划、消防、园林、节能等各项技术要求,解决好不同功能的人流、车流和物流组织,做到功能合理、技术先进。7.5 设计尽量选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力求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8. 设计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采取自建、统建、代建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建设,以实现“六通六有”为
9、目标。“六通”即路通、电通、给排水通、广播电视和通信通,气通并做到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实现共建共享。“六有”即有广场(居民活动和健身场地)、农资超市、卫生室、图书室、阅览室、垃圾收集点,由于该地块紧邻集镇修建,按教委要求幼儿园设置纳入集镇考虑,本居民点不做设置。居住户型要力求大小适中,平面布局合理,采光通风良好;立面造型要力求简洁、新颖,要体现巴渝民居风格;居住环境应力求小区化、园林化、生态化,应与原有地形地貌相结合,不得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 1、设计理念根据当地位置环境和文化,我们采用现代简约式的设计与巴渝民居风情相结合,力求在保护山体、水体、自然植被与经
10、济性之间寻求一个动态平衡点,以建设成“生态型”、环保型、 “园林化”的农民新村为目标,拟建一个融文化品味、现代特点及山水风情的现代民居新村。 2. 整体规划根据基地的形状和位置,经过对四周环境分析,本工程为住宅小区,基本上无商业建筑,小区采用封闭式,在北面有一条至长岭镇的公路,设立一个主入口和2个次入口接于公路。2个次入口分别位于两端,主要供车流的进出;主入口设立在中段,主入口处设文化长廊。主人口主要供人流的出入,做到了交通线清晰、人车的分流。由于场地中间及南面有高压走廊横穿基地,利用此地块布置文体活动广场、中心花园与修闲长廊,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并设置公共服务中心,其中包括管理用房、农资超市
11、、卫生室及阅览室等。在广场以及中心花园的两侧布置建筑,可使每位居民均能共享中庭花园的风光及中心广场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由路网将东西南北相连,使用较为方便,主要建筑为一梯2户的三四层住宅楼,在场地西端围绕景观周边为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或者人口较多的布置有多栋一体两户的小楼房。场地南面的高压走廊,周边景色秀丽,树木葱郁,设计一条开放的长廊,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有一个清净优雅的休憩之所。3. 设计系统标准本工程按照重庆市万州区建委核发的用地红线图地形图设计,采用万州区独立坐标系统,绝对标高为黄海高程;建筑定位详见总平面图。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项 目单位数值规划用地面积m2建
12、设用地面积m2高压走廊面积m2建筑总占地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2610居住户(套)数户(套)204居住人数(3.2人/户)人653一、按功能性质划分1)住 宅m22)社区服务用房面积m23)物管用房面积m24)其他m2二、按计容划分1)计入容积率面积m22)不计入容积率面积m2停车泊位1)室外停车泊位辆174容积率建筑密度%23.46绿地率%0各单体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名称层数栋数建筑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使用功能1号楼4F1住宅楼213号楼3(4)F12住宅楼1427号楼14F14住宅楼28号楼3F1公共服务中心物管用房1F3物管用房配电房1F1配电房垃圾中转站1F116.38垃圾中转站合
13、计33第三章 建筑设计1. 地块住宅平面布局本小区住宅主要是以低层、多层为主。113号楼由两个单元相拼的三四层住宅楼,布置于小区中心广场以及中心花园的两侧;1427号楼为一体两户的二层小楼房,布置在地块的西部,均匀的分布在景观步道周边。这样做到了户户都有良好的环境和景观,同时又共享到中心广场作为休闲娱乐。鉴于整个地形从西向东为一缓坡,建筑主要沿坡度阶梯性分布,既保证每户均有良好的景致,又有利于排水、排洪、排污。2. 立面设计建筑形象采用现代简约式的设计融于巴渝民居风情。屋顶采用高低错落的坡屋顶,贴灰土色波形瓦,与底层青砖通过简约的竖向线条相结合,使建筑硬朗而又不失轻盈,更具有川东民居的风味;通
14、过立面的阳台与露台,既满足生活需要,又做到有虚有实,高低错落。与周边的环境,构成山水风情的现代民居。外墙采用白色外墙漆和青砖,屋面为灰土色波形瓦。小区内普遍采用可重复利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的建筑材料,主要为木、石等自然材料为主。3. 户型设计住宅设计中引入家庭生活新观念,结合当地特点,处处为人着想。户型主要分2种。一种为113号楼,面积适中,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户要求。另一种户型为1427号楼,面积较大,分上下两层,可供35人居住,充分考虑到高收入者以及2代人一起居住的问题,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方案图。户内功能分区明确、采光良好、通风畅顺,空间层次丰富。以上户型均按分体空调设计,预留室外空调
15、机位,并结合立面处理加以隐蔽,做到精心设计,统一处理。厨房内预留选用灶台、洗池、操作台一体化厨具及吊柜,设有排烟道,厨房内预留冰箱位置。卫生间采用结构降板措施,保证上层住户的排水管不会影响到下一户。 在户型设计方面体现人性化设计,体现在每个细节上,做到“内”与“外”,“洁”与“污”,“主”与“客”的严格分离,互不干扰,居室设阳台或露台,兼顾景观与户内环境,为业主提供多层次生活空间;同时让建筑呈现灵活多变、有序的丰富形象;根据当地居民的使用习惯,统一考虑室外空调机和给排水管道的位置。4. 剖面设计建筑层高为3米,坡第四章 结构设计1、设计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建筑结
16、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划GB50011-2001(2006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94-200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相关专业图纸和甲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2. 抗震设防类别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本工程所在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3. 设计基准周期与等级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可靠度的设计基准周期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本工程基础型式根据地勘报告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农村 方案设计 说明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