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学 科 教 学 计 划(14页).doc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学 科 教 学 计 划(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学 科 教 学 计 划(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学 科 教 学 计 划-第 14 页学 科 教 学 计 划学 科 数 学 班 级 五 ( 1 ) 任课教师 二一八年春学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1)班共有62名学生,他们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都比较好,学生计算能力也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和灵活。全班学生总体智力水平较好,但是一个班级里学生智力差异明显,班级待发展生有好几个。学生总体学习习惯较好,但是有少部分学生习惯较差,常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很是马虎潦草,课堂经常不专心听讲,除此之外,个别学生还要做小动作,自由讲话。种种现象,影响了其他
2、同学的学习。所以,提高五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任重道远。在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测试中,55.74%的学生达到了优秀,及格率为75.41%,平均分为73.87,折合分为70.70。 二、教材分析“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 个单元,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有两个单元: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二部分数的运算,是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三部分式与方程,是第一单元的“简易方程”;第四部分是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是第六单元的“圆”图形的认识。“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二单元的“折线统计图”。 “综合
3、与实践”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三次。“积与积的奇偶性”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进行交流;“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各中不同球的反弹高度是否相同。“蒜叶的生长”让学生围绕身边的事物,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通过观察、记录数据。进一步熟悉统计的方法与过程。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
4、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数学思考:1、在认识等式、方程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4、在学习用数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5、在学习
5、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解决问题: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4、能应用“转化”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
6、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正确理解一些知识的形成,牢固掌握公式和方法。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方法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
7、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五、教改设想深入开展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探索六、 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单元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章)教学计划单元(章)名称简易方程所需课时数12目的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
8、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主要知识点等式和方程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学难点把握等式的性质,理解等式两边同时进行乘法或除法运算时必须考虑特殊的数字0。注意验证。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的突破及解决方法理解等式,理解未知数与方程的关系。加强练习理解。能力培养目标及措施学
9、好基础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做到举一反三。作业安排及教学效果检测每周一次调查练习,集体备课各班轮流命题。第二单元(章)教学计划单元(章)名称折线统计图所需课时数4目的要求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2.使学生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主要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重点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并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教学难点能对复式
10、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重点难点的突破及解决方法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加强绘画练习。能力培养目标及措施学好基础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做到举一反三。作业安排及教学效果检测每周一次调查练习,集体备课各班轮流命题。第三单元(章)教学计划单元(章)名称因数与倍数所需课时数16目的要求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100以内两个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3.使学生在参与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划14页 新苏教版五 年级 下册 数学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