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0(1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0(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0(18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0-第 17 页安徽省合肥市新华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气球吹爆B水果榨汁C食物腐败D电灯发光、发热2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完成了4大行业25个大气污染限期治理项目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10天,优良率60.27%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3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二氧化碳 氧气 空气 氮气将燃着的
2、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或B或C或D或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不规范的操作可能会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加人块状固体时,让固体在竖直的试管口处自由落下B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要垫上石棉网C闻气体气味时,要把鼻子凑近瓶口轻轻地吸气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应放回原试剂瓶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本来就有,用之不竭,不属于资源B洁净无尘的空气是纯净物C空气中的氧气不能保持氧气原来的性质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观察液体的体积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给液体加热D倾倒液体7下列有关
3、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木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白色固体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8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新物质下面对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解释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从未有过的物质B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物质不同的物质C物质的表面积发生了改变的物质D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9下列有关化学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B由一种反
4、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C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D物理性质反映着物质的某些化学性质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钢铁生锈、食物腐败都是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二、填空与简答题(共34分)11(5分)下列事实分别说明空气中有哪些成分?(1)纸张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2)爆米花暴露在空气中逐漸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3)利用空气中的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说明空气中含有;(4)长期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会生成一层白色固
5、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5)人们利用空气制造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12(8分)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请回答:(1)图A中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目的是,图D中仪器的名称为(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編号,下同),用 装置收集的氧气较为干燥;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实验时必须等到导管放出的气泡均匀时,才能收集,其原因是;写出高锰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3)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的13(7分)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几位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
6、体积反应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5.0mL15.0mL7.0mL(2)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3)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4)实际实验时测得氧气含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5)若用硫磺代替装置中的红磷,能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吗?(填“能”或“不能”)14(7分)某小组的同学做“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馅,蜡烛燃烧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探究: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玻璃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
7、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将蘸有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杯壁上出现白色物质(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石蜡5070300550约600铁15352750约1800木炭37274827约1700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若能产生火焰,其燃烧时温度一般(填“低于”或“高于”)其沸点由此推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不可能是A、木炭燃烧生成了其它可以燃烧的气体B、木炭中含有的杂质燃烧时产生了气体C、生活中的木炭受热易挥发15(
8、7分)学习了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起到类似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猜想】氧化铁不是反应的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均不变;氧化铁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氧化铁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实验】用天平称0.2g氧化铁,用试管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注:氧化铁不溶于水,过滤可与水分离)(1)填写下表:步骤现象步骤结果步骤现象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氢溶液中:猜想、不成立;猜想成立(2)步骤的目的是(3)写出上述有关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4)步骤
9、重复实验、的目的是【继续探究】从上述实验得出氧化铁是反应的催化剂对同种催化剂,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注意:至少探究两种因素,答对一种因素奖励2分,本題最多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三、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16(6分)某同学欲用2L的空雪碧瓶取学校操场空气样品,请你协助他完成任务(1)写出空雪碧瓶取操场空气样品的操作方法(2)计算上述操作得到的空气样品中所含氧气的质量(注:空气中氧气约占体积的21%;氧气的密度约为1.43g/L)2016-2017学年安徽省合肥市新华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
10、共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气球吹爆B水果榨汁C食物腐败D电灯发光、发热【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气球吹爆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水果榨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食物腐败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电灯发光、发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
1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完成了4大行业25个大气污染限期治理项目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10天,优良率60.27%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分析】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解答】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过多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故选:A
12、【点评】根据污染指数项目所包括的项目进行分析就可做好此题3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二氧化碳 氧气 空气 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或B或C或D或【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析】根据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性质差别,通过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解答】解: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氧气,空气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助燃性和氮气、二氧化碳的不助燃性,比较简单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不规范的操作可能会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加人块
13、状固体时,让固体在竖直的试管口处自由落下B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要垫上石棉网C闻气体气味时,要把鼻子凑近瓶口轻轻地吸气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应放回原试剂瓶【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用于加热的仪器【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加入块状药品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给烧杯内的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C、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分析;D、根据实验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分析;【解答】解:A、向试管中加人块状固体时,让固体在竖直的试管口处自由落下会打破试管底部,故错误;B、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要垫上石棉网,可使烧杯均匀受热,故正确;C、闻气体气味时,不能把把鼻子凑近瓶口吸气,故错误;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应放
14、回指定容器,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污染试剂,故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本来就有,用之不竭,不属于资源B洁净无尘的空气是纯净物C空气中的氧气不能保持氧气原来的性质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A、根据空气的应用分析;B、根据空气的组成分析;C、根据空气中氧气的性质分析;D、根据光合作用的产物分析【解答】解:A、空气具有广泛的应用,是重要的资源,故A说
15、法不正确;B、洁净无尘的空气是由不同种气体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B说法不正确;C、空气中的氧气能保持氧气原来的性质,故C说法不正确;D、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是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组成、应用、光合作用的产物等即可分析判断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观察液体的体积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给液体加热D倾倒液体【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
16、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所示装置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
17、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木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白色固体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A、根据木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条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8、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8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生成新物质下面对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解释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从未有过的物质B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物质不同的物质C物质的表面积发生了改变的物质D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分析】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1018页 九年级 化学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新人 10 1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