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习——新闻碎片化趋势(8页).doc
《新闻学习——新闻碎片化趋势(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学习——新闻碎片化趋势(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闻学习新闻碎片化趋势-第 8 页新闻“碎片化”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碎片化”是描述当前我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出自英文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碎为诸多零块状。“碎片化”是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传播领域,一方面传统媒体市场份额收缩,话语权威和传播效能不断降低;另一方面新兴媒体的崛起,使人们表达意见更多元,生活和思考方式不再单一,价值观念和消费方式多样化。 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的 “碎片化”写作 现在对于“碎片化”,更多是将其作为一种社会变革的阶段进行分析和解读。的确,“碎片化”阶段,受众更加在意个性化需求和感受,以往被忽视甚至被损害的每个
2、个体的个性价值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和关注。因此要达到有效的传播,媒体必须开始重视每一个细分的个性化族群的特征,以及每一单一读者的个性和需求。于是,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碎片化”趋势就顺势产生。 不可否认,网络媒体的发展培养了不少读者的“碎片化”阅读习惯。长篇累牍,在很多年轻读者眼中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一些来源于纸媒的稿件,经过网络编辑的“碎片化”+“集纳化”处理,组合传播实现了1+12的效果。这时,网络媒体的“碎片化”表达趋势也就愈发明显起来。 例如,上海海事大学2009级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用打着结的两块毛巾上吊自杀消息公布后,一家网站就精心提炼出关键词:带母上学、蚁居
3、、毕业即失业、读书无用、知识难改变命运、大学生自杀不难想见,透过这些关键词,就能拼凑事件的经过。在这里,杨元元事件被“碎片化”了,不追求深度的读者完全可以在这里停止阅读。 网络媒体为抢夺时效性而推出的滚动报道,也成为“碎片化”写作风格形成的强力“推手”。网络媒体的滚动报道与新华社的“新华快讯”有异曲同工之效(在诸多没有采访权的商业网站中,滚动信息的来源就是新华社。例如,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布,新华社从15时16分到22分,连续播发8条快讯,而新浪、网易、凤凰网等网络媒体皆以快讯为新闻来源)。 微博的兴盛和流行,更是加剧了“碎片化”写作的趋势。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这是微博最
4、显著的特点,而且字数一般不超过140个字。因为字数少,就方便随时随地发布,比如李开复在2009年10月13日上午10分钟内连发6条微博,都在介绍其校园行程,他的“勤奋”得到的收获是135865名“粉丝”。 网络媒体“碎片化”后,读者群不仅在进一步细化,而且读者的阅读习惯也逐渐被“熏陶”。纸质媒体,变还是不变?答案是肯定的。只有对传统的写作方式进行改进,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网络化年轻读者,这已成为共识。 目前,新闻写作“碎片化”在纸质媒体上的实践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写作手法的变革来实现,二是通过版面编排来体现。本文主要论述第一方面。 纸质媒体的“碎片化”写作实践 “碎片化”的写作风格,在都市报、晚
5、报等面向市民阶层的报纸上最先兴起,并且大胆地运用于较为严肃的时政新闻。 例如,都市快报的大杭州1200亿土地出让金用在了涉及民生的八大方面一文,通篇报道都是类似提要的短段落。在交待新闻事实的同时,也伴随着阅读的节奏感。如果用传统的公文式新闻或者会议新闻的写法,很多人很本不愿仔细阅读细节内容了。 现在评价一篇文章写得“琐碎”与否,已经从贬义词成为了中性词。该不该借鉴这种“碎片化”的写作风格?其实,很多记者潜意识里,已经对“碎片化”写作趋势有了天然的亲近感。 目前,新闻写作“碎片化”的具体实践大多是自发的、朦胧的。因为,在学界和业务圈内都没有形成约定俗成的操作准则,不像“新闻5W”一样已有了标准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闻 学习 碎片 趋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