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常识及鉴赏—曲专项练习(含答案)(11页).doc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常识及鉴赏—曲专项练习(含答案)(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常识及鉴赏—曲专项练习(含答案)(11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常识及鉴赏曲专项练习(含答案)-第 10 页文学常识及鉴赏曲专项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选出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写出一片萧索的秋景,衬托出了游子内心的悲哀。、“小桥流水人家”显得非常安逸、悠闲,这种安闲其实反衬了游子的无助、孤寂、伤感。、“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说天晚了,远在天边的妻子想念着游人,想得肝肠寸断。D、作者采用融情于景的手法,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异乡游子的悲凉、孤寂的心情。2下列这首小
2、令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写出一片萧飒的秋景,衬托出了游子内心的悲哀。、“小桥流水”风景幽静,而“人家”安居其间,显得非常安逸、悠闲。、“古道西风瘦马”是说在冷飕飕的西风中,在凄凉的古道上,诗人独自一人骑着一匹瘦马旅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说天晚了,远在天边的妻子想念着游人,想得肝肠寸断。3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2分)A、浪淘沙B、水调歌头C、天净沙D、西江月4对天净沙 秋思的评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枯藤”“老树”“西
3、风”,写的均是秋末之景。B“夕阳”与“昏鸦”中的“昏”字照应,点出特定的时间。C这首元曲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曾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D这首元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反映了天涯游子的漂泊情怀。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小题。(6分)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 (人名)。(1分)6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2分)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烽火连三月,
4、家书抵万金。7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8这首曲在写景方面有什么艺术特色?(2分)9“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分)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 (人名)。(1分)11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2简要分析“
5、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小题。(6分)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春(元) 马致远 (元) 白朴枯藤老树昏鸦, 春山暖日和风,小桥流水人家, 阑干楼阁帘栊,古道西风瘦马。 杨柳秋千院中。夕阳西下, 啼莺舞燕,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流水飞红。注:帘栊:带帘子的窗户。 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13第二首小令画线句展示了一幅 、 的美丽画面。(2分)14马致远诗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白朴诗中的句子“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欣赏下列诗歌,完成小题。(7分)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5用 “/
6、“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的节奏。(2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6这首诗的主旨句是:_,表达了_感情。(2分)17请从诗中任选一句,用生动的语言再现出它的画面。(3分)天 净 沙 秋 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8“天净沙”是这首元曲的_。(1分)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三处景物,为读者展现了一派秋天毫无生气的萧瑟景象。B末尾“夕阳”两句直抒胸臆,充分抒发了游子的心理感受。C本曲极富神韵,具有强烈的美感和表现力,被誉为“秋思之祖”。 D本曲表达了游子的吟秋情怀,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品读下面的一首元曲,回答问题。(5分)
7、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0这首小令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 ,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3分)2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分)古诗词赏析(4分)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2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 。(2分)2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
8、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6分)甲 ) 乡 愁(节选)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乙 ) 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24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2分)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25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
9、人”相聚会说些什么?“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古诗词鉴赏(8分)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6这首散曲中与“秋”“夕阳”相对应的景物分别是“ ”和“ ”。(2分)27“小桥流水人家”的情景与“断肠人在天涯”的情思是否一致?(3分)28请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赏析。(3分)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小题。(4分)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山坡羊”是词牌名,“潼关怀古”
10、是题目。B.“望西都,意踌躇”中“西都”即长安,这句写了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C.“宫阙万间都作了土”,直接描写战争,使历代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D. 这首曲借凭吊长安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30“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写得生动形象,请你加以赏析。(2分)天净沙 秋思 (4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1请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枯 藤 老 树 昏 鸦,小 桥 流 水 人 家,古 道 西 风 瘦 马。32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
11、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3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因为这首小令,作者马致远被人称为“秋思之祖”。34说说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分)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小题(4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12、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5、这首曲中“”一词明确呼应标题中的“秋”。(2分)36、以下对该曲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C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D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潍坊市2011年)【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37.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分)38.(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
13、(3分)(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1分)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说天晚了,远在天边的游子想念着家人,想得肝肠寸断。考点: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点评:理解诗句的内容,要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诗句的意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多方面去理解。2A【解析】试题分析: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C、“古道西风瘦马”此句写出一人一马在寡无人烟的道路上孤独的行走。瘦字写出了路途之遥远,马因此而瘦。古道西风两词更暗合一瘦字。古道,路途之悲凉;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看夕阳
14、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游子还在浪迹天涯。经分析只能选A项。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令的能力。点评: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1)学生能从诗歌意象上来理解景物描写的特征,准确找出词语;(2)能从诗句内容来理解诗歌表达的主题,表述合理即可。3C【解析】A浪淘沙起源于唐代;B水调歌头起源于隋代;D西江月起源于唐教坊,C天净沙:越调,是曲牌4C【解析】C 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寓情于景,属于间接抒情。5马致远6C7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文学 常识 鉴赏 专项 练习 答案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