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控制网设计.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GPS控制网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控制网设计.ppt(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五章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与外业工作,2,目录 第一节 GPS测量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节 GPS技术设计的依据 第三节 GPS网的精度和密度设计 第四节 GPS网的基准设计 第五节 GPS网的图形设计,第六节 GPS测量的外业工作,3,内容概要,观测时段和时段长度 同步观测、基线向量和GPS基线向量网 同步观测基线 闭合环和环的闭合差 同步观测环(同步环)和同步环检验 独立基线向量 独立观测环(异步环)和独立观测环检验,4,观测时段和时段长度,观测时段 从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起至停止接收卫星信号间的连续工作的时间段。 是GPS测量的基本单位。 时段长度 观测时段所持续的时间。,5,同
2、步观测、基线向量和GPS基线向量网,同步观测 两台或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对同一组卫星信号进行的观测。 基线向量 利用进行同步观测的接收机所采集的观测数据计算出的接收机间的三维坐标差。 与计算时所采用的卫星轨道数据同属一个系统。 GPS基线向量网 采用GPS技术布设的测量控制网,由GPS点和基线向量所构成。,6,同步观测基线,定义 利用同一时段的多个同步观测站所采集的观测数据所计算出的若干基线向量。 一个时段中,同步观测基线的数量 若在某时段共有n台接收机进行了同步观测,则共可得到n(n-1)/2条同步观测基线。,7,8,闭合环和环的闭合差,闭合环 由多条基线向量首尾相连所构成的图形。,由5条
3、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9,闭合环和环的闭合差,环的闭合差 闭合差:组成闭合环的基线向量按同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的矢量和。 分量闭合差:组成闭合环的基线向量按同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矢量的各个分量的和。 全长闭合差:分量闭合差的平方和开方。,分量闭合差,全长闭合差,10,同步观测环(同步环)和同步环检验,同步观测环(同步环) 三台或三台以上的GPS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完全由同一观测时段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同步环与非同步环,11,同步观测环(同步环)和同步环检验,同步环检验 定义:检验同步环的闭合差大小。 特性 理论上:采用严密算法所得到的同步环,无论观测值中是否
4、含有误差,其环闭合差必为零。(构成同步环的基线向量之间是线性相关的) 实践中:如果算法不严密(目前大多数的商用软件均属于此种情况),其环闭合差通常不为零,但通常很小。 结论:同步环闭合差很小,还不能说明基线解算结果一定能够满足精度要求,12,独立基线向量,定义:线性无关的一组基线向量。 满足下面条件之一的为独立基线向量。 未构成闭合环的一组基线向量(例如:一条基线向量,未构成闭合环的一组同步观测基线)。 虽构成了闭合环,但并非所有基线都来自同一观测时段。 提示 完全由同步观测基线所构成的闭合环之间是线性相关的,是一组非独立基线向量。 GPS网应由相互独立的基线向量构成。,13,独立基线向量,同
5、步观测基线向量的最大线性无关组及选取方式,14,独立观测环(异步环)和独立观测环检验,独立观测环(异步环) 定义:由相互函数独立(线性无关)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就是前面的非同步环),独立环与非独立环,15,独立观测环(异步环)和独立观测环检验,独立观测环检验 定义:检验独立观测环的闭合差大小 特性:与同步环闭合差不同,即使采用严密算法,并且计算过程中未发生错误,独立观测环的闭合差通常也不为零,也不一定是个微小量 结论:独立观测环闭合差的大小,可作为评定基线解算结果质量的有力指标,16,第二节 技术设计的依据,17,内容概要,测量任务书或测量合同书 GPS测量规范及规程 其他规范及规程,
6、18,测量任务书或测量合同书,发布单位 上级主管部门 甲方 作用 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19,测量任务书或测量合同书,内容 点位要求 分布、密度、数量、标志及观测设施 精度要求 等级、点位误差、相邻点间距离误差 进度要求 提交成果的时间 成果要求 坐标参照系、是否需要高程成果、提交资料的内容,20,GPS测量规范及规程,发布单位 国家相关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 技术监督局 国家测绘局 建设部 作用 规定测量成果的质量 规范实施的步骤、要求,21,GPS测量规范及规程,现有规范、规程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2001 全球定位系统(
7、GPS)测量规范,CH2001-92,国家测绘局,1992 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8016-1995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建设部,行业标准,1997 ,22,GPS测量规范及规程,23,GPS测量规范及规程,规范的内容 国家测量规范的内容,24,GPS测量规范及规程,规范的内容 城市测量技术规程,25,其他规范及规程,若暂无与工程相对应的GPS规范时, 可参照与该工程对应的常规测量规范 中的质量要求,然后以此为依据,套 用GPS规范,26,第三节 GPS网的精度和密度设计,27,内容概要,GPS测量的等级及其用途 各级GPS测量的精度指标
8、 各级GPS点的密度指标,28,GPS测量的等级及其用途,我国GPS测量规范所规定的网的等级,29,GPS测量的等级及其用途,我国城市测量规程所规定的网的等级,30,各级GPS测量的精度指标,相邻点间基线长度标准差,标准差,单位mm,固定误差,单位mm,比例误差,单位ppm,相邻点间的距离,单位Km,31,各级GPS测量的精度指标,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的精度要求,32,各级GPS测量的精度指标,点位及基线长度年变化率的精度要求,33,各级GPS点的密度指标,GPS网中相邻点间的平均距离,34,第四节 GPS网的基准设计,35,GPS网的基准,GPS网的基准包括 位置基准 尺度基准 方位基准,36,
9、GPS网的位置基准,位置基准的确定 自由网平差或拟稳平差 对网的尺度无影响 固定一点(最小约束平差) 对网的尺度无影响 固定多点(约束平差) 对网的尺度有影响,37,GPS网的尺度基准,尺度基准的确定 GPS基线向量 测距边 已知点间的固定边 固定多个已知点 其他空间技术观测量(VLBI、SLR等),38,GPS网的方位基准,方位基准的确定 GPS基线向量 起始方位 固定多个已知点 其他空间技术(如VLBI)提供的方位,39,第五节 GPS网的图形设计,40,内容概要,GPS网形设计的内容* GPS网的基本图形 图形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GPS网的特征条件,41,GPS网图形设计的内容*,一般控制
10、网图形设计的内容 与精度和可靠性有关的点位设计 观测设计(观测点、测回数等) GPS网图形设计的内容 观测设计(同步观测图形、重复观测次数、观测参数设置、观测时长要求) 注意:GPS网无与精度和可靠性直接相关的图形设计问题(点位观测环境方面的问题除外),42,GPS网图形设计的内容*,如果假定对应基线向量的质量一样,则在下面两个图形中,对应各点的可靠性和精度是完全一样的,43,GPS网图形设计的内容*,两点重要提示 GPS网的图形强度与基线向量的数量和分布有关 GPS点的精度和可靠性与与其相连的基线向量数密切相关,相连的基线向量数越多,精度和可靠性越高,44,GPS网图形设计的内容*,GPS网
11、布设时的重复设站次数(观测时段数) GPS点反复进行设站观测的次数 复测边(重复边)的布置 复测边:同一基线向量不同时段的观测结果,45,GPS网的基本图形,三角形网 多边形网 附和导线网 星形网,46,三角形网 定义:以三角形作为基本图形所构成的GPS网 特点 优点:几何强度高、抗粗差能力强、可靠性高 缺点:工作量大 提高图形强度的方法 加测对角线,GPS网的基本图形,47,GPS网的基本图形,多边形网 定义:以多边形(边数4)作为基本图形所构成的GPS网 特点: 效率高,工作量较小, 图形强度虽不如三角形网 保证及提高图形强度的方法 对多边形边数加以限制,48,GPS网的基本图形,附和导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ps 控制 节制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