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M睡眠分期规则.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AASM睡眠分期规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ASM睡眠分期规则.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AASM睡眠分期新规则,东莞市新涌医院睡眠障碍中心 2010.6,概述,睡眠障碍现象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建立系统的标准化方法定义睡眠及其相关事件性质,对于睡眠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68年 第一部经典的正常睡眠判读标准:R&K标准 此后40多年发展逐步形成现代多导睡眠诊断技术,睡眠相关现象如觉醒、心律失常、,呼吸模式、运动以及行为的本质越来越重视,证实了睡眠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于2007年正式发布睡眠及其相关事件判读手册规则、术语和技术规范,具有划时代重要意义。,睡眠期成年人 W期清醒期(Wakefuln
2、ess) N1期睡眠非快速眼动1期(NREM1) N2期睡眠非快速眼动2期(NREM2) N3期睡眠非快速眼动3期(NREM3) R期睡眠快速眼动期(REM),睡眠期小孩 W期清醒期(Wakefulness) N1期睡眠非快速眼动1期(NREM1) N2期睡眠非快速眼动2期(NREM2) N3期睡眠非快速眼动3期(NREM3) N期睡眠非快速眼动期(NREM)* R期睡眠快速眼动期(REM),成年人睡眠分期,AASM R&K 清醒状态 W期 W期 NREM N1期 1期 N2期 2期 N3期 3&4期 REM R期 REM期 体动 - MT,睡眠分期判读,基本参数 脑电:中心部、枕部、额部 眼
3、电:右眼外侧、左眼外侧 肌电:下颌肌 辅助参数:呼吸(婴幼儿较适用) 心电,脑电电极位置,根据国际10-20电极安置系统安置。 AASM推荐位置: 额区电极(F3,F4)、中央区电极(C3,C4)、枕区电极(O1,O2),参考电极位置为左右乳突(M1,M2),6导+2导,地线可放在前额(GND)。,脑电图,推荐导联 备用 F4-M1 F3-M2 C4-M1 C3-M2 O2-M1 O1-M2,眼电图,推荐导联 EMG1-M2 E1:电极安置在左眼外眦偏外 偏下约1CM处 EMG2-M1 E2:电极安置在右眼外眦偏外 偏上约1CM处,肌电图,须安置3个电极: A.下颌骨下方边缘中线上1CM B.
4、下颌骨下方边缘下2CM及中线偏左2CM C.下颌骨下方边缘下2CM及中线偏右2CM 推荐导联: A+B或A+C组成,脑电波形,波:主要见于清醒期,频率13Hz的低电 位波,无振幅和形态标准。有时也出 现在N2 睡眠期,服用安眠药后出现 较多。,波:频率813Hz,主要见于安静清醒闭眼状 态下和REM 期,N1期占50%。睁眼时 消失,REM期较清醒期频率慢12Hz无 振幅和形态标准,往往表现渐增渐减 状。老年人 频率和振幅降低。亦见于 嗜睡状态,某些重症OSAHS或重症左心 功能不全患者可能整夜PSG大部分时间 表现为低频波。主要在枕区。,波:主要见于N1期后期,频率47Hz,一般 无振幅及形
5、态标准,但波幅通常50uV 有时(尤其在幼儿及青少年)为短阵 高电压波,需与癫痫波鉴别,有学者 称为良性癫痫样睡眠移行波(BETS)。 中央部位明显。,颅顶尖波:外形尖锐,与背景明显区别,主 要见于N1睡眠期后期,常与波 毗邻。无振幅和形态标准,时间 一般0.5秒,中央部。,睡眠纺锤波:外形规则,频率1116Hz(通常 1214Hz),持续时间 0.5 秒,波幅50uV,主要在N2,N3睡 眠期,为N2期的特征性脑电波 主要在中央部。服用安定类药 物患者纺锤波出现明显增多。,K复合波:N2期特征性脑电波,无频率标准, 从背景脱颖而出,先一个负向波 (向上)紧接着一个正向波(向 下),持续时间0
6、.5秒,通常在 额部最明显,N2、N3期出现。还可 作为睡眠期间脑对外界(声音)或 内部刺激(呼吸暂停)的反应出现 K复合波结束后1秒内出现波,此 时称为觉醒相关K复合波。,波(慢波睡眠):频率范围0.52Hz,波幅 75uV,N2期睡眠20%,N3 期睡眠20%。,锯齿波:阵发出现,串连的频率为37Hz的带 有刻痕的尖锐或三角形波,50uV, 主要出现在顶部,常在快速眼球运 动之前或REM的眼动期出现。REM期 的锯齿波本质上是波。,成年人清醒状态及各睡眠期典型脑电波,W期:睁眼状态低电压混合频率波(波)。 闭眼状态波。 N1期:皮质锐波(顶尖波)。 N2期:非觉醒相关睡眠梭形波(纺锤波)和
7、K 复合波。 N3期:高波幅(75uV)低频波(0.52Hz) REM期:锯齿波。,睡眠期判读标准,基本规则包括: 1.应用逐屏分期方法,每30秒为一屏,整个睡眠时段(由关灯至开灯)相继顺序的每屏评分。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保持相同屏距。 2.不允许将相邻两屏的部分结合组成一个新屏。 3.如一屏中出现多个睡眠特征,应该以占主导地位的睡眠分期判读。 4.如一屏中无出现任何睡眠特征,要根据前一/数屏及后一/数屏的睡眠情况判读。,成年人睡眠期的判读,W期(清醒状态) 清醒状态下,有两种主要脑电图表现:1.低电压(1030uV)混合波,频率1625Hz。2.波,频率813Hz,电压2040uV。患者处于松弛
8、状态、闭眼时波最多见。眼球运动次数多少不定;肌电活动根据不同松弛状态而幅度不一。 当枕部脑电波为节律而占屏距50%时判读为W期。,节律:连串正弦形813Hz脑电波,于闭眼 时在枕部录取,睁眼时减弱。 如无清析可见的节律,任何以下情况出现 可判读为W期: 1.频率为0.52Hz的眨眼 2.阅读性眼球运动 3.快速眼球运动(不规律,呈尖峰状,维持时间少于0.5秒),伴有正常或偏高肌电张力。 W期图示,N1期睡眠 N1期睡眠是由W期过渡其它睡眠的阶段,或睡眠期间出现体动后的过渡阶段。当脑电以波所占比例降至整屏的50%以下,而以低波幅、混合频率波为主时,即已进入N1期。初期可出现慢速眼球运动,后期可出
9、现不规则的高波幅皮质锐波(顶尖波,电压5075uV)。肌电活动幅度不一,通常较W期时低。 如无清晰可见波,任何以下现象出现即可判为N1期:,1.脑电波在波(47Hz)范围,而基础脑电波频率较W期时慢不少于1Hz。 2.顶尖波(波形尖锐的高波幅负向脑波,维持时间少于0.5秒,在中心部最大最明显)。 3.慢速眼球运动(颇规律,呈正方形,维持时间多于0.5秒)。 N1期睡眠图示 N2期睡眠 N2期特征是出现睡眠纺锤波和/或非觉醒相关K复合波。当一个或更多纺锤波或K复合波,在一屏前半段或在前一屏后半段出现,该屏 便应判为N2期。 (非觉醒相关K复合波:K复合波出现后1秒内并无觉醒出现) 通常无眼球运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asm 睡眠 分期 规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