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等考试物理一轮深刻复习极品课程教材6-收集3研究动力学问答的三个基本观点.ppt
《2011年高等考试物理一轮深刻复习极品课程教材6-收集3研究动力学问答的三个基本观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等考试物理一轮深刻复习极品课程教材6-收集3研究动力学问答的三个基本观点.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三 研究动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知识自主梳理,一、力的观点 (1)运动学公式 速度公式:vt ;位移公式: 速度位移关系式:vv . (2)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F合 ; 牛顿第三定律 (2)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F合 ; 牛顿第三定律,v0at,2as,ma,ma,二、动量的观点 (1)动量定理:I合p; (2)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 . 三、能量的观点 (1)动能定理:W总 (2)机械能守恒定律:Ek1Ep1 ; (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m1v1m2v2,Ek2Ep2,重点辨析 牛顿第二定律Fma表示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说明力的
2、瞬时作用效果;动量定理Ip表示合力的冲量和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说明力的时间积累效果;动能定理WEk表示总功和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说明力的空间积累效果,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一般情况下应用于某个物体;对多个物体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常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法规律归纳,力的作用效应 1.力的瞬时作用效应,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1)牛顿第二定律Fma就表示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而加速度是运动学和动力学之间的桥梁因此若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就可以知道物体的运动情况;若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知道了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未知的力,(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
3、外力是向心力,向心力跟向心加速度的关系也同样遵从牛顿第二定律所以综合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2.力的时间积累效应,改变物体的动量 (1)动量定理Ip就表示了合力的冲量和物体动量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在确定了研究对象(系统)后,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力,内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而且一对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内力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总冲量一定为零,所以系统的内力只能改变系统内某一物体的动量,但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2)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某个物体,也适用于由若干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的条件下,该系统的总动量守恒,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运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4、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3.力的空间积累效应,改变物体的动能 动能定理WEk就表示了外力做的功和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和冲量不同的是:系统内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一对内力在同一时间内的位移很可能是不相等的,因此一对内力做的总功很可能不是零,从而改变系统的总动能也就是说,即使合外力对系统不做功,系统的总动能也有可能改变所以一般情况下,动能定理只能用于单个的物体而不能用于由若干物体组成的系统如果对某个系统而言只有重力做功,那么系统中就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而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运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动力学三大定律的选用原
5、则 1.在研究某一物体所受力的瞬时作用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时,或者物体受到恒力作用且又直接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问题时,应选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若物体受到变力作用,对应瞬时加速度,只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求解,2.动量定理适合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而涉及运动时间的问题,特别对于冲击类问题,因时间短且冲力随时间变化,应选用动量定理求解 3.对于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对于机车以恒定功率P运动,其牵引力的功W牵Pt,可以涉及时间t),而涉及力和位移、速度的问题,无论是恒力还是变力,都可选用动能定理求解,4.如果物体(或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而又不涉及物
6、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对此类问题应优先选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5.如果物体(或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受滑动摩擦力或空气阻力等的作用,应考虑应用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两物体相对滑动时,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等于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也等于系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减少量,6.在涉及碰撞、爆炸、打击、绳绷紧等物理过程时,必须注意到一般情况下这些过程中均隐含着系统中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例如碰撞过程,机械能一定不会增加;爆炸过程,一定有化学能(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动能);绳绷紧时动能一定有损失对于上述问题,作用时间一般极短,动量守恒定律更为适用,特别提醒 (1)应用动能定理,只
7、能求出速度的大小,不能确定速度方向,也不能直接计算运动时间,因此必须借助动量定理或其他方法(2)有些力在物体运动全过程中不是始终存在的,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物理分过程,物体运动状态、受力等情况均发生变化,因而在考虑外力做功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3)全程整体列式求解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含有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子过程,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对全过程列出综合公式求解,使问题得以简化(4)解综合题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进行运动过程分析和受力分析有的题目可能会有多个研究对象,选择时应注意,研究对象要充分涉及已知量和未知量研究对象确定后,必须对它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明确
8、其运动的可能性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以及要求的物理量,一般先从能量角度入手,再选动量关系,选择与它相适应的物理规律及题中给予的某种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如果求瞬时的物理量的变化,要注意用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请在掌握的“规律方法”后打“” 1当力学过程涉及力、时间和初、末状态时,常用动量定理联系各量关系;当力学过程涉及力、位移和初、末状态时,常用动能定理联系各量关系() 2对相互作用力为恒力的力学过程(匀变速直线运动),既可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方程相结合处理,又可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求解,但后者较简捷(),3对复杂的力学过程,如变加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一般只能从动量和能量的角度分析() 4
9、对每个力学过程的分析思路是:受什么力做什么运动遵循什么规律() 5因摩擦而使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损Ffs相对 (),请在走过的“思维误区”后打“!” 1对各种力学规律及特点理解不透,常盲目套用、混用,使思路不清晰() 2不能根据物理过程、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特点选择最有效的物理方法、易出现“南辕北辙”的错误() 3易忽视“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或将其混淆,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4不能抓住物理典型模型的规律并加以变换与迁移 () 5常常忽视物理过程的不唯一性或解答结果的不唯一性 () 6忽视了图象法、解析法等数学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 (),真题典例探究,题型1动态过程分析问题 【例1】如右图
10、所示,将质量为M1,半径为R且内壁光滑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左侧靠墙角,右侧靠一质量为M2的物块今让一质量为m的小球自左侧槽口A的正上方h高处从静止开始落下,与圆弧槽相切自A点进入槽内,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半圆槽和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小球离开C点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D槽将与墙不会再次接触,【解析】(1)小球在槽内从A到B的过程中墙对槽有作用力吗? 答系统有水平方向动量变化,所以墙对系统有作用力,即墙对槽有向右的作用力 (2)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半圆槽和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高 考试 物理 一轮 深刻 深入 复习 温习 极品 课程 教材 收集 搜集 采集 研究 钻研 动力学 问答 三个 基本 观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