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高等考试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ppt
《2017年度高等考试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度高等考试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之炼字炼句篇,思考: 古代诗人一般都注重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锤炼哪一类的词语?,这里动词“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一、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巧用动词,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分析归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登岳阳楼杜甫,“蒸”“撼”具有夸张色彩,写出了洞庭湖波涌浩瀚。,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 “细”字细密缠绵,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和诗人喜悦的心情。,二、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
2、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未必只望一眼,愁又怎能以“万里”计。但对比中有夸张,增添了表现力,把思乡之愁写得极富感染力。 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为“一”,与题目“早梅”契合。,三、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西楼晚眺许诨), 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1、叠韵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者 起强调作用。,四、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主要是叠
3、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实际上是一类特殊的形容词或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2、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3、表颜色的词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 捷 )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罄音。(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山水美好而使鸟儿感到愉
4、悦,潭影幽深而使心性感到空灵。“悦”和“空”均使用了使动用法。,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一“老”一“肥”,形容词使动,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长满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决非一日之光,却只用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梅子几经风雨,直至丰肥。“肥”字写出了动态,梅子成熟的过程;写出了形态,梅子黄黄肥肥的圆甜,黄中晕红的丰润,五、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
5、的“词眼”。,(一)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比较鉴赏),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3) 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
6、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案】 “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数”即“数数”。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穿”字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真题示例,2007广东卷,2009年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采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1)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隐”
7、“依”。(1分,只答出一个不给分)“隐”“依”二字在这里运用的是拟人(或“比拟”)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依傍着山峦升起的景象,富有情趣。(2分),(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问题】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度 高等 考试 诗歌 鉴赏 炼字 炼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