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707-2011河道整治设计示范.pdf
《GB50707-2011河道整治设计示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50707-2011河道整治设计示范.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li川 7. 2 Straight reach .(Z 0 ) 7.3 Meandering reach E 7. 4 Braided reach . (2) 7. 5 Wandering reach . 7. 6 Tidal estuary. (2 2 ) 8 Design of regulation works (24) 8. 1 Levee works.( 24) 且2Protection works . (24) 且3River control works .( 27) 8. 4 Dredging works . (29) 8. 5 Vegetation works . (30) 8
2、. 6 Safety monitoring.( 3 1 ) Appendix A Analysis of fluvial process. (32) Appendix B Calculation of protection works . (35) Appendix C Calculation of river control works (4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49)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50)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5) 1:1: i叮l
3、 4 1总 dHHJ 唱 旧旧川 1. 0.1 为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河流,统一河道整治的设计标准和 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 O. 2 本规范适用于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的河道整治设计。 1. O. 3 河道整治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以流域综合规划及专业规划为依据。 2 应具备社会经济、水文气象、河床演变、地形地质、相关工 程和其他方面的基本资料。 3 应兼顾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利益,并应协调防洪、排涝、灌 溉、供水、航运,7(力发电、文化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4 对多沙或冲淤变化较大的河流,应深入分析河势变化和河 床演变规律。 5 应进行方案论证,并应选取技术可行、经济
4、合理的整治方案。 6 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并应积极慎重地采用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1. O. 4 河道整治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 1 l州l 2术语 2.0.1 可道整治river regulation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河道演变规律,稳定和改善河 势,改善河道边界条件、水流流态和生态环挠的治理活动。 2. O. 2 治导线regulation line 河道整治规划拟订的满足设计流量要求尺度和控制河势的平 面轮廓线。 2. O. 3 造床流量dominant formative discharge 对形成天然河道河床特性及河槽基本
5、尺度起支配作用、与多 年流量过程的综合造床作用相当的特征流量。 2. O. 4 河相关系hydraulic geometric relation of river 在相对平衡状态下河流河槽的纵横断面形态与流域来水、来 tJ、及周界条件等因素之间的某种定量关系。 2. O. 5 平滩流量bankful discharge 为水位与滩唇高程基本相平时对应的流量,也称平槽流量。 2. o. 6顺直型河段时raightreach _ 河槽平面形态顺直的河段。 2. O. 7 弯曲型河段meandering reach 河槽由正反相间的弯曲段和介于其间的过渡段联接而成的平 面呈蛇曲形的河段。 2.0.8
6、 分汉型河段braided reach 河槽分为若干汉道,各汉道交替消长的河段。 2. O. 9 游荡型河段wandering reach 河槽宽浅多变、沙洲众多、水流散乱、主流经常摆动的河段。 2.0.10 潮沙河口段tidal estuary 河流受潮沙影响在潮流界以下的河段。 2.0.11 河槽stream channel 河道中经常通过水流的部分。 2.0.12 浅滩shoal 河槽中隔断上J下游深槽、阻碍水流或航行、由沙砾石等组成的 沉积体。 2.0.13 河势nver reglme 河道水流的平面形态及其发展趋势,包括河道水流动力轴线 或深浊线的位置、走向以及河弯、岸线和洲滩分布的
7、状况等。 2. O. 14 主流main current i沿河道纵向流动的、流速相对较大的水流主体部分。 2.0.15 弯道环流circulating flow in bend 水流在弯道段内做曲线运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使表流指向凹 岸,底流指向凸岸,形成的横向环流囚此横向环流与纵向水流相结 合,形成顺主流方向呈螺旋形向前运动的水流。 2.0.16 河床演变fluvial process 河道在自然情况或受人工干扰时,水流和河床相互作用所发 生的冲淤变化过程。 2.0.17 防护工程protection works 为保护堤防和滩岸,防止水流冲刷和波浪冲蚀及渗流破坏而 修筑的平顺式且基本不改变
8、水流流势的工程。 2.0.18 控导工程river control works 为控导主流、稳定河势、保堤护滩而修筑的对水流流势产生一 定影响的工程。 2.0.19 河流数学模拟mathematic modelling of river 根据水流、泥沙的运动规律,通过建立基本的数学方程式及其 数值计算,分析和预测河床冲淤变化的方法。 2.0.20 河流冲淤计算computation of river bed deformation 采用河流数学模型、经验法或类比法等方法计算水流和泥沙 1,川I 运动要素以及河床冲淤变形的工作。 2.0.21 河工模型试验river model test 将河道
9、形态和水流泥沙运动特征按相似准则模拟河流水流泥 沙运动和河床演变的试验研究工作。 4 3基本资料 3.1社会经济 3.1.1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防洪区、排涝区、灌区和河道整治工 程区的社会经济资料。 3.1.2 防洪区、排涝区和灌区的社会经济资料应包括下列 内容: 1 面积、人口、耕地和城镇分布等社会概况。 2 农业、工业、交通、能源、通信等行业的规模、资产、产量、产 值等国民经济概况。 3 自然及生态环境状况。 4 历史洪、涝、旱、潮灾害情况。 3.1.3 河道整治工程区的社会经济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土地、耕地、人口、房屋、固定资产等。 z农业、林业、渔业,工业、交通、通信、电力、文化
10、教育、能源 等设施。 3 文物古迹、旅游设施等。 3.2 7l文气象 3.2.1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气温、风况、蒸发、降水、水位、流量、 流速、波浪、冰情、地下水等资料。 3.2.2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与工程有关地区的水系、水域等 资料。 3.2.3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与工程有关地区的设计暴丽、设计洪 水、设计排涝水文成果,以及整治河段的设计洪水过程和相应的设 计洪峰流量、水位成果等。 .5. IIII I 11 H 3.3河床演变 3.3.1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河床演变方面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3.3.2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水位、流量、径流量、输沙量、含沙 量、泥沙颗粒级配和水温等资料。 3.3
11、.3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河势图、河道地形图、纵横断面图、 航测图、卫星照片等河道平面变化和评价资料。 3.3.4 潮沙河口段还应收集潮位、潮流流速、流向和含沙量过程 线,涨、落潮的平均流量,以及有关海岸的动力地貌等资料。 3.4地形地质 3.4.1河道整治工程各设计阶段的地形测量资料应符合表 3.4.1的规定,涉河水工建筑物的地形测量资料应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 197的有关 规定。 表3.4.1河道整治工程备设计阶段的地形测量要求 图别设计阶段比例尺图帽范围且断面间距备注 项目建议书1 : 2000-1 : 10000 自建筑物轮廓向 外100m.300m
12、 建筑物或河 地形图可行性研究 自建筑物轮廓向势变化较大处 1 : 2000-1 : 10000 夕100m-300m 可适当加大测 图比例 初步设计 自建筑物轮廓向 1; 1000.1 : 2000 外100m.300m 项目建议书 20Qm.SOQm间距 断面间距可 横断 可行性研究 竖向1I 100 100m-200m间距 根据地形变化 面图 横向1:500.1 ; 1000 情况适当加密 或放宽 初步设计50m.l00m rEiJ距 6 续表3.4.1 图别 设计阶段 比例尺 图幅范围且断面间距 备注 项目建议书 视整治河段 纵断 坚向1: 100-1 200 可行性研究 长短,可适当
13、 面图 横向1: 1000-1 : 10000 调整测图比例 初步设计 3.4.2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 质勘察规范)GB50487、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师L188和中小 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的有关规定。 3.4.3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整治工程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 质构造、土质类别、主要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河岸抗冲性与岸坡稳 定性评价等成果。 3.4.4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或调查成果。 3.4.5 河道整治设计应充分利用已有工程的地质勘察资料,并 应收集险工堤段的历史和现状险情资料,同时应调查历史上决口 堤段的范围、地层和堵口材料等
14、。 3.5相关工程 3.5.1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与整治河段有关的河道、堤防、水 库、湖泊、水利枢纽和蓄滞洪区等的基本资料。 3.5.2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整治河段的穿堤、跨堤、穿河、跨河、 拦河和临河建(构)筑物等的基本资料。 3.5.3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与整治河段有关的港口、码头、船 闹、锚地和航标等有关航运设施和取水排水工程等的基本资料。 3.6其他 3.6.1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与整治河段有关的流域综合规划、 专业规划等资料。 7 Ilil 1 11 叫。1 3.6.2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与整治i可段有关的水环境、水生态及 自然保护区的资料,并应重点调查珍稀濒危及有重要经济价值的 动
15、植物情况。 3.6.3 河道整治设计应收集与整治问段有关的文化、景观和名 胜古迹方面的资料。 8 4总体规划 4.1 河道整治任务与标准 4.1.1 河道整治设计应分析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水力发 电、文化景观、生态环境、河势控制和岸线利用等各项开发、利用和 保护措施对河道整治的要求,确定河道整治的主要任务。 4.1. 2 河道整治设计应协调各项整治任务之间的关系,分析已有 工程的功能、作用和存在问题,并应综合分析确定河道整治的范围。 4.1.3 整治河段的防洪、排涝、灌溉或航运等的设计标准,应符合 下列要求: 1 整治河段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洪水或湖水的重现期表示, 或以作为防洪标准的
16、实际年型洪水表示,并应符合经审批的防洪 规划。 2 整治河段的排涝标准应以排除涝水的重现期表示,并应符 合经审批的排涝规划。 3 整治河段的灌溉标准应以灌溉设计保证率表示,并应符合 经审批的灌溉规划。 4 整治河段的航运标准应以航道的等级表示,并应符合经审 批的航运规划。 5 整治河段的岸线利用应与岸线控制线、岸线利用功能分区 的控制要求相一致,并应符合经审批的岸线利用规划。 6 当河道整治设计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设计标准时,应协调 各标准间的关系。 4.1.4 有防洪任务的整治河段设计泄洪流量和设计洪水位,应采 用下列方法分析确定: 1 整治i可段的设计泄洪流量应按确定的防洪标准,并根据设 9
17、 lili l川1111 , 向川l 计洪水通过水文水利计算确定。 2 主要控制站的设计洪水位可根据实测年最高洪水位系列 进行频率分析后确定,或根据设计洪峰流量通过分析河道冲淤变 化后的水位流量关系确定。洪水位不-致时,应取较大值作为设 计洪水位。 3 以实际年型洪水作为防洪标准的河段,主要控制站的设汁 洪水位可根据实测或调查的最高洪水位和整体防洪要求,分析河 道冲淤变化后合理确定。 4 潮沙河口的设计潮iz应采用历年实测高、低潮位资料进行 频率分析确定。缺乏潮位资料时,可按邻近地区的设计潮位,分析 相关关系确定。 5 整治河段的设计洪水水面线,宜根据主要控制站的设计洪 水位和该河段的设计泄洪
18、流量,按设计的河道纵横断面计算确定团 4.1.5 有排涝任务的整治河段设计排涝流量和设计排涝水位,应 采用下列方法确定: 1 设计排涝流量宜按确定的排涝标准根据设计暴雨间接推算。 2 坡水地区设计排涝流量可采用排涝模数经验公式计算。 3 泵站抽排地区设计排涝流量,农田可根据作物耐涝历时采 用排涝期涝水量平均排除法估算;城镇可采用产汇流和河洼地容 许调节水量,平均排除法估算。 4 承泄自排涝水的整治河段设计排涝水位宜低于地面0.2m O.5m,必要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局部河段也可略高于地面。 5 承泄抽排涝水的整治河段设计排涝水位可高于滩地地面, 但应满足上下游河段的防洪和排涝要求。 4.1. 6
19、有河势控制任务的整治河段,中水河槽的设计整治流量应为 该河段的造床流量。造床流量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计算确定。 4.1.7 有灌溉任务的整治河段设计引水流量和设计引水水位根 据灌区情况和设计要求,宜采用下列方法确定. 1 设计引水流量宜根据历年灌溉期最大灌溉流量进行频率 10 分析,宜按相应于灌溉设计保证率的流量选取,也可取设计代表年 的最大灌溉流量。 2 设计寻|水水位宜根据历年灌溉期旬或月平均水位进行频 率分析,宜按相应于灌溉设计保证率的水位选取,也可取多年灌溉 期枯水位的平均值。 4. 1. 8 有航运任务的整治河段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和设计最低通 航水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GB
20、50139的有关规定 计算确定。 4.2 1i台导线制定 4.2.1 河道治导线宜分段制定。可选择制定洪水治导线、中水治 导线或枯水治导线。 4.2.2 洪水治导线应根据设计泄洪流量制定。有堤防的河段,应 以堤线作为洪水治导线。 4.2.3 中水治导线宜根据造床流量或排涝流量,经综合分析平滩 水位制定。制定中水治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根据整治的目的,因势利导,按河床演变和河势分析得 出的结论制定。 2 应利用已有整治工程、河道天然节点和抗冲性较强的河岸。 3 上、下游应平顺连接,左右岸应兼顾。 4 上、下游相衔接的河段应具有控制作用。 5 应协调各有关部门对河道整治的要求。 6 按排涝要
21、求开挖的河段,应根据设计开挖的河槽断面上口 宽制定。 4.2.4 枯水治导线可根据供水、灌溉、通航和生态环境等功能性 输水流量选择制定。制定枯水治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z 1 宜在中水治导线的基础上制定。 z 宜利用较稳定的边滩和江心洲、矶头等作为治导线的控制点。 3 有通航要求的河段,宜按集中水流形成具有控制作用的优 11 !咐。I11111 111, 良枯水航道的要求制定。 4 有灌溉、供水任务的河段,应满足灌溉、供水的基本要求。 5 宜满足生态环境流量的基本要求。 4.2.5 河道治导线宜平顺、光滑,在弯曲段可采用复合弧线连接。 应论证治导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重要河段应进行河工模型试验。 4
22、.3 整治工程总体布置 4.3.1 河道整治设计应按整治的主要任务和范围,统筹协调好各 项整治任务和相应专业规划的关系,进行整治工程总体布置a 4.3.2 有防洪任务的整治河段,河道纵横断面应按安全下泄设计 泄洪流量设计。新修堤防时,应在设计确定的河槽断面基础上,根 据防洪规划、地形地质条件、河床演变情况、现有工程状况、拟建工 程位置、征地拆迁量、行政区划和文物保护要求等,经技术经济比 较后,合理布置堤防的堤线。 4.3.3 整治河段堤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堤线与河势流向应相适应,应与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行囚 2 堤线应平顺,各堤段应平顺连接,不应采用折线或急弯。 3 应利用现有堤防和有
23、利地形,修筑在土质较好、比较稳定 的地方,并应留有适当宽度的滩地。 4 两岸堤距应根据防洪规划分河段确定,上下游、左右岸应 统筹兼顾。 5 两岸堤距的大小应根据河道泄洪的要求、河道的地形地质 条件、水文泥沙特性、河床演变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滩地的 滞洪淤积作用、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指标等,经综合分 析后确定。 6 同一河段两岸堤距应大致相等,不宜突然放大和缩小。对 柬水严重、泄洪能力明显小于上、下游的窄河段,宜清除阻水障碍、 合理展宽堤距,并应与上、下游堤防平缓衔接。 4.3.4 有排涝任务的整治河段,河槽纵横断面宜按下泄设计排涝 12 流量设计。有航运任务的整治河段,航道尺度应
24、根据确定的航道 建设标准和等级,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的 有关规定和已批准的航运规划进行设计。有灌溉和供水任务的整 治河段,应满足设计输水、引水流量和高程的要求。I可槽整治设计 还应满足河道生态环境流量和水位的基本要求。 4.3.5 整治河段河槽的设计整治?可宽宜选用下列方法确定: 1 宜分析河槽的河相关系,并宜确定设计整治河宽。 2 宜根据历年河势资料和实测大断面成果,分析主糟的历年 变化范围,统计造床流量相对应的?可宽作为设计整治?可宽。 3 宜根据整治河段的实际情况,选择可供类比的模范河段, 点绘水面宽与流量的关系,宜根据造床流量推求相应河宽作为设 计整治河宽。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50707 河道 整治 设计 示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