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九年级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 全套(1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初中七-九年级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 全套(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七-九年级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 全套(19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七九年级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全套-第 18 页 七年级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分:50分;时间:40分钟(一) 送友人 (薛涛)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的景象。(2分)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二) 绝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3、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3分)4、“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2分)(三) 题奉晚 (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5、这首诗中哪一句话
2、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2分)6、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3分)(四) 秋夜曲 (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7、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分)8、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五)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
3、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注】 二陆:即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两兄弟。因陆机曾任平原内史,故称“陆平原”,因陆云曾任清河内史,故称“陆清河”。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5分)而处尤剧( )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始知为人情所患( )( ) 何忧令名不彰邪 ( )1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B、或说处杀虎斩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C、行数十里,处与之俱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
4、邪D、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11、翻译下列各句(4分)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1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周处年少时逞强好胜,以武压人,因此乡亲们都很惧怕他。B、周处能够主动杀虎斩蛟,为民除害,可见他的本性是仁义善良的。C、本文通过周处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D、我们可以从周处的故事中得到这样的道理:树立志向,坚持志向,才会成功。(六)【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
5、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 【注释】飙:暴风。这里指迅速。盬(g):吸饮。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渐近临之 (2)久之,蛇竟死 (3)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4)其脑
6、果腹而去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然审视殊无所见 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15甲文的螳螂和乙文的蜘蛛是最后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4分)16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七年级竞赛试题答案21 听到 从上往下看 终于 曾经 离开 22之 的 它,指蜘蛛 以 用 把 23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 蜘蛛仍然退回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 24甲文: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 乙文: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25只要以已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要
7、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送友人 薛涛(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苍凉(悲凉凄凉凄清) 的景象。(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绝句 (杜甫)(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答:“欲”字表示“将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朵的颜色红艳,摇曳多姿。题奉晚(周敦颐)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吟余小立阑干外(
8、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答: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秋夜曲(张仲素)(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答:写出了秋夜的漫长。(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凄清孤寂。寂寞悠思的心情。 中学八年级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分:50分;时间:40分钟(一) 春光好 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1.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
9、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答: 2.“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3分)答: (二) 中秋月 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3这首诗写法上由 入 ,抒发了作者 之情。(2分)4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优美意境。(3分) (三)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注释】陂(bi):水岸。 漪:水波纹
10、。 腔:曲调。5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分)答: 6.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 (四)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注释】沈子福,王维的友人。全唐诗作沈子。渡头:送客之地。杨柳:渡头现成之景。罟(g)师:渔人。此指船夫。临圻: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7.诗歌的第一句“杨柳渡头行客稀”的“行客稀”三字写出了“杨柳渡头”的什么特点?(2分) 8.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五)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
11、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在京师,月下闻吹箫声,乘兴写石竹图,明导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客以红氍毹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注
12、释楮: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这里指纸 氍毹:地毯。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工歌诗 明旦访其人赠之 同列语之日 绂颔之而已 客以红氍毹馈 逾数年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绂日:“我非不闻之,是必与我索画耳。”11选文中写了王绂的三件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行?(3分)(六)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中 九年级 古诗文 阅读 竞赛 试题 全套 1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