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网上考试题目整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网上考试题目整合.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 1 -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 课程网上考试题库课程网上考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每题 2 分,共 4 分) 1、 ( ) 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它们是同一民族语言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 而不是两种语言。 A、现代汉语 B、古白话 C、文言 D、方言 答案:A 2、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文言,另一个是( ) A、方言 B、古方言 C、白话 D、古白话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1、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目的是( ) A、认识古代汉字,阅读古代文言作品 B、增进读者阅读古书的能力 C、批 判地继承
2、古代的文化遗产 D、理解古文,通晓作者所阐发的思想 E、发展繁 荣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 答案:BCE 2、从语言学的要求来说,学习、研究古代汉语可以( ) A、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 B、正确地吸收 “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 C、提高运用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D、进 一步研究汉语发展史 E、获得古代汉语的系统知识,使感性认识深化,发展到 理性认识阶段 答案:ABC 三、判断题(本题共 3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1、古代汉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 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六朝
3、以来 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答案:正确 2、文言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加工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 - 2 - 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依照这种书面语所写的作品中的语言。 答案:错误,文言产生于先秦。 3、古白话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通俗的,接近口语的 书面语,是文言与口语差距越大的产物。 答案:正确 第二章第二章怎样查字典辞书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按音序排列,二是( ), 三是按号码排列。 A、部首 B、笔画 C、部首和笔画 D、体例和释义 答案:C
4、2、( )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全书按部首排列,共收字四万七千多个, 一般字典上查不到的字,在它上面可以查到。 A、汉语大字典 B、康熙字典 C、新华字典 D、现 代汉语词典 答案:B 3、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 ),合成 被注字的音。 A、韵母 B、声调 C、韵母和声调 D、声母和声调 答案:C 4、查检一些在古文中经常出现,且其中一部分直至今天还常常使用的古代词语 和典故的最常用的工具书是( )和辞海。 A、辞源 B、词诠 C、经传释词 D、古书虚字集释 答案:A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 A、刘淇 B、张相 C、王引之 D、许慎 答案:C - 3 -
5、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新华字典释义用现代汉语,注音也准确,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有一定的 用处。 B、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 C、康熙字典全书按部首排列,又以笔画为序,分别归入用十二地支标分的 十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D、直音法是用同字来注音。 E、王力曾作字典考证一书,指出康熙字典的错误有二千五百八十多条, 很少涉及音读的错误。 答案:ABD 2、专门讨论古汉语虚词的著作,影响较大的有三四种,分别是( ) A、助字辨略 B、经传释词 C、词诠 D、古书虚字集释 E、诗词曲语辞汇释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本题共
6、4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 分) 1、辞海(修订本)是专为解决阅读古籍时关于语词典故和有关古代文物典 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的,仍用繁体字排版,所收古代词语和典故相当丰富, 释义精当,引文详细注明出处,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很重要的工具书。 答案:错误,辞源。 2、部首检字法就是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定, 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答案:正确 3、新华字典是目前最常见的字典。它收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在一万 个以上。它虽不是专为阅读古书编写得,但也适当地收了一些古书中的常用字, 如畀、彘、罟等等。 答案:正确 4、汉语大字典是七十年代统成书出版的一部大型字典,
7、是目前收字最多的 字典,在 56000 个左右。在字形方面,它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 - 4 - 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在字音方面,首先是用拼音字母尽可 能注出所收字的现代音,然后收列它的中古反切,并标注它的音韵地位和上古所 属的韵部。 答案:错误,八十年代。 第第三三章章汉字的结构和发展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关于汉字的形体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六书指的是( ) A、象形、指示、会意、形声、互训、假借 B、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C、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通假 D、象形、指示、会
8、意、形声、互训、通假 答案:B 2、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都有的一组是( ) A、止末行锦 B、目曰戒哀 C、又甘受朝 D、皿亦眉疆 答案:D 3、下列各组字中都是象形字的是( ) A、乌鸟隹虫 B、刀刃兔象 C、木末本标 D、牛马狗豕 答案:A 4、下面汉字中,都属于左形右声的一组是( ) A、攻期胡邵 B、江棋诂超 C、空箕苕咕 D、汞基辜照 答案:B 5、下列各组字中,关系为异体字的是( ) A、佗他 B、翦剪 C、说悦 D、反返 答案:A 6、下列各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B、勝,從力,朕聲,简化为胜 B、悲、恭、慕这三个字不属于同一个部首 C、向,北出牖也,从
9、宀,不从口 D、所,从户,斤声 答案:A - 5 - 7、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 A、象形 B、假托 C、形声 D、假借 答案:D 8、关于汉字的发展演变,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B、从隶书到楷书字形结构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书写时把隶书的波势挑 法改变成定型的勾撇捺。 C、总的来看,汉字的发展,形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一是笔 势(笔画的姿态)。 D、从甲骨金文演变到楷书, 固然有结构方面的变化, 但主要是一种笔势的变革。 答案:B 9、关于异体字,说法正确的是( ) A、解放前出版的字典辞书里
10、所谓的俗字,是后起的简化字。 B、我们所说的异体字是音义大体相同,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相互替代的字。 C、从古书上看,异体字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两个字并驾齐驱,都是常见 的字。 D、游和遊是异体字。 答案:C 10、有关汉字简化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形体不同的角度来看,繁体和简体也就是一种异体字。 B、简体字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金文时代。 C、简化字有的是采用古字和笔画比较简单的异体字或通用字。 D、有些简化字比隶书和楷书 (繁体) 更进一步打破了汉字原来形体构造的方式, 再不能全用六书的原则来进行分析了。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
11、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丹,本义丹砂,丶部 B、之,丿部 C、嚴,厂部 D、胡,月部 E、茁,山 部 - 6 - 答案:AB 2、下列句中划线的字与括号里的字有异体字关系的是( ) A、美女妖且闲(娴),采桑歧路间 B、舍其梁肉,邻有康(糠)糟而欲窃之 C、洪水横流,汜(泛)滥于天下 D、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暖)不足于体与? 答案:BD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是用其假借义的有( ) A、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故错人而思天,则万物之情。 C、八月剥枣 D、吴起须故人而食。 答案:ABCD 4、声符不同的异体字有哪几组( ) A、杯盃 B、猨猿 C、勳勋 D、剩賸 答案:BC 5、下面
12、哪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 A、有些字,意符和声符都不相同,因而不能把它们当作异体字。 B、有些字,虽然意义相近,后代读音也相同,但不能把它们当作异体字。 C、有些字,虽然自古同音,但意义广狭不同,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因 而也不能看作异体字。 D、有些字,尽管偶尔通用,但也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E、有些字,经过汉字的演变,改变了声符和意符的位置,或者是改变了声符或 者是意符繁荣写法,也不能看作是异体字。 答案:BCD 三、判断题(本题共 6 小题,每题 1.5 分,共 9 分) 1、六书只是春秋以后的人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来 的字体分类。 这种分类是从汉字的实
13、际情况出发, 在汉字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答案:错误,战国以后。 2、部首最早是许慎提出来的,他在说文解字中按照六书的原则,把篆文的 形体构造加以分析和归类,从中概括出五百四十个偏旁作为部首,凡同一偏旁的 部首都统属其下。 - 7 - 答案:正确 3、形声字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 符表示读音类别。如牧就是一个形声字。 答案:错误,牧是会意字。 4、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掌握部首是简便有效的方法。一般说来,部首就是意 符,意符是对声符而言,部首是就它所统属的字说的。 答案:正确 5、草书完全打破了汉字的形体构造,连笔带草,只保存字形轮廓。草书楷化的 简体字也
14、只略存轮廓,离原来的字形很远了,如尽、乐、头等。 答案:正确 6、简体字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金文时代。 答案:错误,甲骨文时代。 第四章第四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四个选项中,词的古今意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马 B、手 C、绸 D、月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词义扩大的是( ) A、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B、孝公时时睡,弗听。 C、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 D、治其事故。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缩小的是( ) A、将军战河北
15、,臣战河南。 B、嘉耦曰妃,怨耦曰仇。 C、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D、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词义转移的是( ) A、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B、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 C、皆感激为云泣下。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8 - 答案:B 5、“耻,辱”这对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在于( ) A、侧重的方面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法功能不同 D、性状情态不同 答案:C 6、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属于词义感情色彩差异的一项是( ) A、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 B、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 C、素锦绸杠
16、。 D、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答案:A 7、下列各词,其今义与古义相较,意义范围缩小的有( ) A、菜 B、瓦 C、宫 D、睡 答案:C 8、下列各词,其今义与古义相较,意义范围扩大的的有( ) A、宫 B、瓦 C、日 D、睡 答案:D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于河渭。 河:泛指大江大河。 B、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国:国都、国家。 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响:泛指各种声音。 D、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丈人:岳父。 答案:B 10、从词义轻重程度看下列各词,其中古意轻,今义重的一项是( ) A、诛 B、感激 C、病 D、涕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7、5 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选出古今意义基本一致的划线词汇( ) A、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 9 - B、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C、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共一位,凡五等也。 D、山珍海味弃藩篱,烹犊庖羔如折葵。 E、云髻半偏新睡觉。 答案:ABCD 2、下列各词,其今义与古义相较,意义范围缩小的有( ) A、理 B、走 C、丈夫 D、虫 E、睡 答案:CD 3、下列各词,其今义与古义相较,意义范围扩大的有( ) A、江 B、宫 C、禽 D、色 E、瓦 答案:A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占绝
18、对优势,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占优势。 B、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总趋势是复音节化。 C、汉语词汇中词的复音节化规律当同汉语语音的简化规律相联系。 D、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根源,主要是由语言内部发 展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 E、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词汇,难在 “异” 而不在 “同” ;难不在 “微殊” 而在 “迥别” 。 答案:ABC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国语越语上“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爪牙:君主的 得力武臣猛将,褒义。 B、国语周语中“王厚贿之。”贿:赠送。 C、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诛:谴责,责问。 D、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
19、春作伴好还乡。青春:青年。 E、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楚歌。”闻:听。 答案:ABCE 三、判断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题 1.5 分,共 18 分) 1、“马”、“牛”、“羊”、“山”、“水”、“日”、“月”、“人”等古 - 10 - 今意义基本不变。 答案:正确 2、有些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从意义上看,迥然不同。如“绸”、“该” 等。 答案:正确 3、古代的“菜”不仅专指蔬菜,还包括肉类、蛋类等在内。 答案:错误,“菜”专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等在内。 4、“睡”在古代专指坐着打瞌睡。后来,“睡”的意义缩小了,不管是坐着睡 还是躺下睡,白天睡还是夜晚睡,都可以叫做“睡”。 答案
20、:错误,“睡”的意义扩大了。 5、有些词,古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今义,如“宫”、“瓦”、“暂”等。 答案:错误,“暂”不包括在内。 6、词义演变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词义的扩大,二是词义的 缩小,三是词义的转移。 答案:正确 7、有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不仅仅表现为范围的变化,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 有显著的差别。或者是褒贬意义的不同,或者是词义轻重的不同。 答案:正确 8、从意义褒贬不同的情况看,有古代是褒义,现在是贬义的,如“复辟”、 “爪 牙”、“锻炼”等等。 答案:错误,“锻炼”不是。 9、在“士传言,庶人谤”中,“谤”在古代无所谓褒贬,在此解释为批评议论, 与今义“诽谤”、“
21、毁谤”大不一样。 答案:正确 10、从词义轻重的情况看,有些词,古义轻,今义重。如“诛”最初只有责备的 意思,后来发展为“杀戮”的意思,意义加重了。 答案:正确 11、在讨论古今词义的异同时, 我们应当注意: 所谓 “古” 这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同样属于古代汉语,先秦的情况就和汉魏六朝不同,汉魏六朝又和唐宋不同。 - 11 - 答案:正确 12、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一个很大的差别,现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古汉语以 双音词为主。 答案:错误,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第第五五章章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22、、下列例句“鄙”字用其本义的是( ) A、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B、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C、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D、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皆兢为义。 答案:D 2、下列例句“道”字用其本义的是( ) A、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C、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 D、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答案:A 3、下列例句“防”字用其本义的是( ) A、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B、以礼义防民。 C、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 D、以防止水。 答案:D 4、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 ) 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
23、、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答案:C 5、根据字形分析,“时”字的本义应该是( ) A、时机 B、时常 C、时间 D、季节 答案:D 6、根据字形分析,“朝”字的本义应该是( ) A、早晨 B、朝廷 C、早上省视父母、君王 D、朝见,朝拜 答案:A - 12 - 7、 “期”是一个多义词,有下列义项:邀约、会合;希望;期限、日期; 至、及;必、决定。 有下列例句: 韩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诗经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左传哀公十六年“期死,非勇也。” 韩诗外传卷五:“比期三年,果有越裳氏
24、重九译而至。” 例句和义项搭 配得当的是( ) A、/ B、/ C、/ D、/ 答案:C 8、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用其引申义的是( ) A、郤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B、斧斤以时入山林 C、君子引而不发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答案:D 9、下列各句中,“发”用其本义的是( ) A、发使使燕 B、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C、舜发于畎亩之中 D、君子引而不发 答案:D 10、下列各句中,“间”用其引申义的是( ) A、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B、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郤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25、 6 小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用其本义的是( ) A、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射其右,毙于车中 C、小人有母未尝君之羹 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13 - E、斧斤以时入山林 答案:BCDE 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用其引申义的有( ) A、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B、聚兵井陉口 C、君子引而不发 D、追亡逐北 E、适苍莽者 答案:BD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用其本义的是( ) A、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C、酌以大斗。 D、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 E、淆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
26、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答案:BCE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用引申义的是( )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C、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D、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E、三十而壮,有室。 答案:ABE 5、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引申义的是( ) A、断:决断,果断。 B、术:道路。 C、危:不稳定,危险。 D、析:分析,辨析。 E、牢:监狱。 答案:ACDE 6、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本义的是( ) A、薪:砍柴。 B、奋:举起,扬起,振作。 C、权:权力,权衡。 D、信:言语真实。 E、候:守望,放哨。 答案:ADE 三、判断题(本题共 10 小题
27、,每题 1.5 分,共 15 分) 1、“引申”就是发展、延伸的意思。所谓“词的引申义”,是指在词的本义的 基础上发展、派生出来的其它相关意义。 答案:正确 2、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讲本义和引申义的书。 - 14 - 答案:错误,说文解字是一部讲本义的书。 3、从造字方法看,象形最能反映本义。形声字的意符并不等于本义,但本义与 意符有密切关系,通过意符推求本义还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答案:正确 4、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词的本义并不一定是词的(原始 意义),因为汉语的产生,远在汉字发生之前,词的本义是(造字时代的词义) 的词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
28、)意义,而 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初义)。 答案:正确 5、古汉语中“戒”的本义为引以为戒、节制。 答案:错误,“戒”的本义为戒备,警惕。 6、古汉语中“责”读音为“z”,本义为责备,和今义相同。 答案:错误,“责”读音为“zhi”,本义为债款、债务,引申义为责备。 7、在“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中,“间”的意 思为暗中,用的是其引申义。 答案:正确 8、在“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中,“发”的意思是有事(祸 事)发生,用的是其本义。 答案:错误,用的是其引申义。 9、“任”的本义是抱(说文解字:“任,保也。”就是抱的意思)。 答案:正确 10
29、、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本,是本义发 展为各种引申义的基本方式。如“踵”的本义是继承,后引申为脚后跟。 答案:错误,“踵”的本义是脚后跟,后由脚后跟引申为继承。 - 15 - 第第六六章章词类的活用词类的活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题 2 分,共 14 分) 1、下列例句中,划线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 A、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天下苦秦久矣。 D、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答案:C,“苦”为形容词意动用法。 2、下列例句中,划线的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登东山而小鲁
30、,登太山而小天下。 C、渔人甚异之。 D、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答案:A,其他各选项都为意动用法。 3、下列例句中,划线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 C、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D、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答案:D,其他各项都为使动用法。 4、下列各选项中,划线的词属于动词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D、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答案:A,BC 项为形容词使动用法;D 项为名词的使动用法。 5、下列各选项中,划线的词属于名词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吾
31、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B、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C、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D、范增数目项王。 答案:A,BC 项为名词的意动用法;D 项为名词用作动词。 6、下列各选项中,划线的词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B、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C、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D、渔人甚异之。 答案:C,ABD 项都为形容词的意动 - 16 - 7、下列各选项中,划线的词属于名词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B、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C、驴不胜怒,蹄之。 D、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答案:D
32、,ABC 项都为名词用作动词。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题 3 分,共 9 分)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属于名词用作状语且表方位或处所的是( ) A、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B、蜀太守以下郊迎。 C、范雎至秦,秦王庭迎。 D、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E、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答案:ABC,DE 项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属于名词用作状语且表示比喻的是( )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C、嫂蛇行匍伏。 D、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E、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答案:CDE,AB 项为名词
33、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属于名词用作状语且表示工具或依据的是( ) A、失期,法皆斩。 B、彼秦者.虏使其民。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 E、范雎至秦,秦王庭迎。 答案:AC,B 项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DE 项为名词用作状语,表 示方位或处所。 三、判断题(本题共 8 小题,每题 1.5 分,共 12 分) 1、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中的“美”和“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美”, 二者意义和用法都一样。 答案:错误,“美其身”是使动用法,是“使自己得到提高”的意思;“美我” 都是意动用法,是“认为我美”的意思,二
34、者意义和用法都不一样。 2、“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其中“朝诸侯王”是指“使诸侯 王朝”,这里“朝”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正确 - 17 - 3、所谓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 表的人或事物。 答案:正确 4、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常常 就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例如“王天下”、“面山而居”等等。 答案:正确 5、所谓词类的活用,是说某词本属某一词类,只是入句后临时具有另一词类的 性质,因此,这个词分属于两个词类。 答案:错误,这个词不分属于两个词类。 6、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
35、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故 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等。 答案:错误,“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这个不属于词类用法。 7、“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中“弱”的意思为“弱小的”。 答案:错误,“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应翻译为“使.削弱”。 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是名词作动词用,可以翻译 为“游水、游泳”。 答案:正确 第第七七章章古代汉语的词序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例句中,不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B、敢问何谓也? C、微斯
36、人吾谁与归?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答案:D 2、下列各否定句中,属于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是( ) A、有事而不告我。 B、夫不恶女乎? C、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D、吾爱之,不吾叛也。 答案:D - 18 - 3、在下列各句中,宾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有( ) A、而今安在哉? B、彼且奚适也? C、邻国未吾亲也。 D、吾以何传女曹哉? 答案:C 4、下列句子,属于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句是( ) A、大哉,尧之为君! B、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D、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答案:D 5、下列句子中,“之”用作代词,复指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
37、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C、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题 3 分,共 9 分) 1、下列句中,由疑问代词充当前置宾语的句子是( ) A、天下一家,何土非君? B、彼且奚适也? C、客胡为若此? D、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E、沛公安在? 答案:BCE 2、下列句中,有宾语前置现象的句子是( ) A、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B、 彼且奚适也。 C、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 D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E、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答案:
38、ABCDE 3、下列句子,属于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句是( ) A、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B、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 E、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答案:ABE - 19 - 三、判断题(本题共 7 小题,每题 1.5 分,共 10.5 分)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必须前置。 答案:错误,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不少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不前置 的例子。 2、宾语用代词复指,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 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如 “秉国
39、之均,四方是维”。 答案:正确 3、“唯利是图”、“唯命是听”都属于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句。 答案:正确 4、“此之谓”和“是之谓”二者的语法结构相同。 答案:错误,二者的语法结构很不相同, “此之谓”是“谓此”的前置宾语, “是 之谓”是“谓是”的前置宾语;另外,“此之谓”还可以不带其他宾语单独形成 一个分句。 5、在表示行为数量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两点不同,一是古代汉语一般不 用动量词;二是数词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 答案:正确 6、“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不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错误,是宾语前置句。 7、“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不是宾语用代词复指的前置句。 答案:错误,是宾语用代词复
40、指的前置句。 第八章第八章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句子,“是”作为系词表示判断的一句是( ) A、是社稷之臣也。 B、此是何种也? C、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D、是炎帝之少女。 答案:B - 20 - 2、下列判断句不表示判断的是( )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B、张骞,汉中人也。 C、兵者,不祥之器。 D、陈轸者,游说之士。 答案:A 3、下列判断句中,用“是”作判断词的句子是( ) A、是社稷之臣也。 B、公曰:“是吾宝也。” C、是何故也? D、此必是豫让也。 答案:D,ABC 项中“是”指示代词
41、。 4、下列各句中,哪一句不是用带“也”的判断句放在表示结果的分句之后来说 明原因( ) A、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B、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C、夫战,勇气也。 D、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属于判断词的有( ) A、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B、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C、蚩尤惟始作乱。 D、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题 3 分,共 9 分) 1、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 A、余为伯儵。 B、相如素贱人。 C、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夫始如处女,
42、逼人开户;后如脱兔,遭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E、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答案:ABE 2、下列判断句,属于主语与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的是( ) A、南冥者,天池也。 B、夫战,勇气也。 C、兵者,凶器也。 D、百乘,显使也。 E、曾公,豺虎也。 答案:BD - 21 - 3、下列判断句,主语与谓语之间为比喻关系的是( )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B、仲弓父,钱人。 C、夫战,勇气也。 D、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E、曹公,豺虎也。 答案:ADE 三、判断题(本题共 6 小题,每题 1.5 分,共 9 分) 1、“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中“也”是判断词。 答案:错误,此句中不
43、用判断词,而是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 判断。 2、在古代汉语中,如若要表示否定判断,则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 答案:正确 3、“是社稷之臣也”中“是”字是判断词。 答案:错误,“是”字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 4、判断句是表示判断的,但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我都会遇到 一些并不表示判断的判断句。 答案:正确 5、“夫战,勇气也”可以用判断关系来解释。 答案:错误,不可以用判断关系来解释。 6、“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维”是判断词。 答案:错误,“维”不是判断词,是放在句中的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在 多数情况下,它后面的谓语并不能
44、和前面的主语发生判断关系。 第九章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第九章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下列各句中的“于”,不是用于表被动的有( ) A、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 B、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C、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何也? D、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答案:D - 22 - 2、下列各句中,“为”表示被动的有( )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非妇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C、 古人以俭为美德。 D、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何辞为? 答案:A 3、下列各句被动句中,用介词“为”放在动词之前引进行为的主
45、动者,使主语 的被动性质明显地表现出来的有( )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诚令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C、而身为宋国笑。 D、夫直义者,不为人所容。 答案:C 4、下列各项中,“见”表示被动的一项是( ) A、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B、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答案:A 5、下列各项中“被”字不表示被动意思的一项是( ) A、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C、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D、幸被齿发,何敢负德?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1、下列各句子,“为”用作介词表示被动的有( ) A、有为法者,为生老病死所见逼迫。 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C、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 D、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ACE 2、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是( ) A、是以好恶见则下有因,而人主惑矣。 B、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C、吾围于陈蔡之间。 D、官军加讨,屡为所败。 E、下施万民,万民被其利。 答案:ABCD - 23 - 三、判断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1.5 分,共 7.5 分) 1、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和现代汉语基本上是一致的。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