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课程设计(2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课程设计(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课程设计(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第 13 页 广州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设计 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2012 年1月1日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兹发给2009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学生 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如下:1 设计题目: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设计 2 应完成的项目: (1)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4) 完成电路原理图1张、软件程序清单1份 3 参考资料以及说明: 1余永权.单片机与家用电器智能化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
2、95. 2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M.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3周鲜成.模糊电饭煲的控制原理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 14 (6) : 35-37. 4李宇成,卢俊峰.电饭煲的模糊控制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 10 (3) : 85-90.4 本设计任务书于2012 年12月24日发出,应于2013年1月4日前完成,然后进行答辩。指导教师 签发 2012 年 12 月 24 日课程设计评语:课程设计总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目 录摘要2第一章 绪论11.1 背景及发展11.2 设计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第三章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硬件设计3 单片机的选择3 传感器DS18B20的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显示模块的设计5 键盘模块的设计6 3.5 火力控制模块73.6 电源模块设计8功率调节8第四章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软件设计10主程序设计10子程序设计11定时功能控制流程114.2.2 加热功能控制流程13结束语14参考文献15附 录16附录1: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16附录2: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软件源程序清单17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器件,设计了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智能科技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帮手,在家用电器中运用智能科技可以使我
4、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智能电饭煲的设计原则就是“方便人们的生活”。本次的课程设计是先对电饭煲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电饭煲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电饭煲的发展优势。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课题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其次,从实用性、智能化、节约成本、环保节能等角度出发,对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进行了详细设计。按照实现功能对硬件、软件进行了功能划分,并对各部分的原理、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关键词:智能控制,电饭煲,单片机,传感器第一章 绪论1.1 背景及发展 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现在已
5、经成为日常家用电器,电饭煲的发明缩减了很多家庭花费在煮饭上,在今天,电饭煲已经成了家庭必备的电器之一。电饭煲最初是机械式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技术门槛低、价格便宜等优点,但同时也有功能单一、控制方式不灵活等不足之处。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元器件的制造成本不断下降,电饭煲也迎来了智能化的春天。智能电饭煲修改过去功能简单的煮饭模式,将煮食这一事件细分为煮饭、煲汤、煮粥等多种任务模式,此外还具有预约定时,自动保温及功率选择等功能,提升了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使得煮食过程更加方便、快捷,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试设计电饭煲控制器,要求可以有预约煮饭、定时做饭功能、煮饭、煮粥等功率选择具体要求如
6、下。1.2.1 控制策略 控制系统支持对煮饭时间进行提前预约,定时时间到后自动进行煮饭,煮饭结束后自动转入保温模式。1.2.2 定时 用户可以是电饭煲在预约时间(倒计时方式)开始工作。1.2.3 功率选择 煮饭、煮粥时可选择不同的功率,相对于煮饭,煮粥的功率可选择较小。1.2.4 显示器 本设计中选用LCD-1602作为显示器件,用于向用户传递更多的信息,包括定时时间显示、工作模式显示、故障提示等信息。第二章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硬件电路按照功能可划分为七个组成部分,即控制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工作电路、控制系统电源电路、按键输入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LED状态指示电
7、路、LCD显示电路以及电饭锅加热电路。图一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组成图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单片机的选择 中央处理模块单片机芯片通过比较,选用了 AT89C521单片机来作为本系统的核心,图二所示的是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图二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DS18B20数字温度计是DALLAS公司生产的1Wire,即单总线器件,具有线路简单,体积小的特点。因此用它来组成一个测温系统,具有线路简单,在一根通信线,可以挂很多这样的数字温度计,十分方便。 DS18B20是一款功能独特的产品,其特点如下: (1)、只要求一个端口即可实现通信。 (2)、在DS18B20中的每个器件上都有
8、独一无二的序列号。 (3)、实际应用中不需要外部任何元器件即可实现测温。 (4)、测量温度范围在55。C到125。C之间。 (5)、数字温度计的分辨率用户可以从9位到12位选择。 (6)、内部有温度上、下限告警设置。 DS18B20有两种封装形式,即TO92封装和8-pinSOIC封装。每种封装的样式及引脚排列见图三,其引脚功能描述见表3-2。图三DS18B20的引脚排列表3-2 DS18B20详细引脚功能描述序号名称引脚功能描述1GND地信号2DQ数据输入/输出引脚。开漏单总线接口引脚。当被用着在寄生电源下,也可以向器件提供电源。3VDD可选择的VDD引脚。当工作于寄生电源时,此引脚必须接地
9、。 液晶显示器以其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超薄轻巧的诸多优点,本设计中选用的字符型液晶模块是一种用5x7点阵图形来显示字符的液晶显示器,根据显示的容量可以分为1行16个字、2行16个字、2行20个字等等,本设计中选用常用的2行16个字的1602液晶模块。LCD-1602共有引脚16个,各引脚的功能如下: 第1脚:VSS为地电源 第2脚:VDD接5V正电源 第3脚:V0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 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当RS和RW
10、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第6脚: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第1516脚:BLA(BL1):LED背光正极。需要背光时,BLA串接一个限流电阻接VDD,BLK接地,实测该模块的背光电流为50mA左右,一般接一个几十欧姆的电阻。 BLK(BL2):LED背光地端。如图四所示。 图四为显示模块电路 该系统的键盘由5个独立键盘构成,包括一个中断键盘单元。来完成智能电饭煲的手动控制。键盘的一脚接在单片机的p1.0至p1.5脚上
11、,另外一脚接在电源地上,当有键盘按下时对应的键盘就会有一低电平送进单片机内部。为消除触点式按键开关的机械抖动,单片机内部有程序进行消抖处理,然后确定那一个键盘被按下后来执行程序完成该系统的指定工作。 该控制系统键盘接入电路如图五所示。图五 控制系统键盘输入电路 电饭煲采用加热盘作为加热部件,加热盘需要直接与220V交流电压相连接,而且功率一般在1500瓦以上,因此其工作电流也比较大。因此控制系统需要专门设计驱动加热盘的电路,如图五所示 本设计中采用继电器驱动加热盘与220V交流电源接通。 原因有二,一是继电器具有驱动电流大,控制简单,稳定可靠的优点,适合电饭煲中开关频率不高的应用场合。二是继电
12、器的线圈与输出节点之间有天然的隔离作用,无需另外添加光耦等隔离器件。 本电路中加热盘驱动电路如图。单片机引脚通过驱动NPN三极管间接驱动继电器。当与之相连的单片机引脚电平为高时,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继电器线圈中有电流流过,从而触电吸合。电路中将继电器触点通过插接器件引出,方便将加热盘与电源串接起来。 其中,R8为限流电阻,阻值定为3.3K。D1为二极管,在此电路中起到对继电器线圈续流作用,避免线圈感生高电压击穿三极管。图六 控制系统热盘驱动电路 3.6 电源模块设计 本设计中,控制系统电源电路设计如图3-6所示。 220V交流电源由J1接入电路,后经变压器T1将220V降压为8.5V交流电压,
13、该低交流电压经N1进行全波整流,变为脉动直流,最后,该脉动直流经过低压差稳压芯片78L05稳定为纹波系数较小的5V直流电源。 图七 整流流程图3.7 功率调节设计 本电饭煲功率调节电路,可获得四挡火力,用以适应不同火候的要求。 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图如图九所示。调节波段开关SA的挡位,可以改变电容C1的充放电速率。利用C1两端交流电压通过双向触发二极管VD3去触发双向晶闸管VS导通、并改变了VS的导通角,使负载RL两端交流电压随之发生变化。 发光二极管VD2、VD5作为信号指示,由于导通角不同,发光亮度各异。SA置于“1”挡,VD5显示;SA置于“4”挡,则VD2显示;R5是限流电阻,用来保
14、护VS。电阻R7、电容C2为吸收回路,用来吸收SA在选挡时所产生的干扰脉冲,否则在SA选挡过程中将对电视机、音响及其他电声器件产生一定的干扰; 元器件选择 电容C1选用0.1uF/160V,C2选0.022uF/400V(涤纶电容器)。电阻R1为56k、1/2W,R2为39k、1/4W,R3为27k、1/4W,R4为2k、1/4W,R5为47、1/2W,R6为100k、1/2W(可变),R7为300、1/4W,R8为43k、1/2W。二极管VD1、VD4用1N4004。发光二极管VD2用BT104(黄色),VD5用BT103(绿色)。触发二极管VD3为DB3或VR60。双向晶闸管V5用TLC2
15、26B(3A/400V)或TLC336A(3A/600V)。波段开关SA用KZX-1-2D-11W。负载RL为交流220V/1500W(加热盘)。 图九 功率调节电路第四章 智能电饭煲控制系统软件设计4.1 主程序设计 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结构化和模块化设计的方法,便于程序的编写、调试和排除错误,同时也便于检验和维护。根据设计的要求和前面描述的控制器系统硬件设计的具体情况,单片机系统的软件程序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初始化主程序、输入及显示、温度采集、火力控制。主程序流程图如图11所示。图11 主程序结构图4.2.1 定时功能控制流程 软件实现该功能的流程如图12所示。 系统运行后,若按下“SET”
16、按键,系统即可进入预设定时时间状态,此时“时”位数值开始闪烁,表示“时”位数值处于可设定状态。此时按下“ADD”键,预定时间的小时数将累加1,若按下“DEC”键,预定时间的小时数减1。 本控制系统支持最大定时12小时,当小时数超出12后会溢出为0。即置“时”位数值时,若当前示数为12,且按下“ADD”键,则小时数由12变为0时0分。 小时数设定完成后,按下“OK”键,进入设定“分”状态,同时“分”位数值开始闪烁。此时按下“ADD”键,预定时间的分钟数加1,若按下“DEC”键,则预定时间的分钟数减1。 若当前的分钟数为59,且按下“ADD”键,则分钟数溢出为0,同时小时数加1;若当前分钟数为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 电饭煲 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 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