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第 13 页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 (全卷满分120分(含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26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在浩瀚的东海上,有着一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我的家乡舟山。这儿阳光和x(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儿的大海是神奇的,她养育繁yn( )的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味道鲜美,南海北海的海鲜与这里的一比,会相形见ch( )、无法与之p( )美。这里有许多旅游胜地,如:金庸笔下的桃花岛,海上雁荡朱家尖,海天佛国普陀山等,
2、所以每年都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美丽的舟山,我为你自豪!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可怜无定河边骨, 。 (陈陶陇西行) ,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抽刀断水水更流,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半夜鲤鱼来上滩。 (戴叔伦兰溪棹歌)音尘绝, ,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潭西南而望, , (柳宗元小石潭记)其必曰:“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读到王安石登飞来蜂中的名句:“_,_”就会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5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凄神寒骨( )连月不开( )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3、 (5)不以物喜(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便欣然忘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乃记之而去 足肤皲裂而不知D.不敢出一言以复 属予作文以记之5.名著阅读(5分)然而就是这一秒钟,却决定了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在瓦尔海姆的这家农舍里,在那逝去的一秒钟之间,从这个迂腐的庸人嘴里下达的命运,决定了整个19世纪。这是多么不幸啊,一切都毁在那双揉皱了皇帝命令的手中这个毫无主见的家伙始终听命于那些写在纸上的条文,充耳不闻命运的召唤。语段选自奥地利小说家 (填人名)写的名著 ,语段中的这个毫无主见的家伙是 (填人名)。(3分)从语段中可
4、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2分)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白色污染(14分)目前,为了根除白色污染,国外科学家研制出各种类型可以自行分解的自毁塑料,即无公害塑料。这种塑料是“白色污染”的替代物。科学家预言,它将在下半个世纪风靡全球。在新兴的无公害塑料家族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是生物自毁塑料。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20多家公司推出了生物自毁塑料。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提出了“种植”可分解塑料的设想。他们计划用土和玉米为原料,植入“塑料”的遗传基因使它们能在人工控制下长出不含有害物质的生物塑料。德国哥丁根大学的微生物专家最近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的细胞内部生成聚脂。这类聚脂
5、可制成植物型生物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这种塑料垃圾可以作为植物肥料而回归自然。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正在用农林作物的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农用薄膜。这种农用薄膜不仅搞拉强度大,而且成本低。除了生物自毁塑料外,科学家还与厂家研制成功了化学自毁塑料和光学自毁塑料。所谓化学自毁塑料是在塑料制品上喷洒一种特殊配方的溶液,使其他塑料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塑料逐渐溶解,成为可被水冲洗掉的无害物质。光学自毁塑料是美国一家公司不久前研制成的一种新型的自毁塑料。这种塑料内含一种遇光会慢慢自动分解的物质,在太阳下曝晒60天后,便可成为泥尘。6本文说明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6、特征是什么?(3分)7第二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1分)“生物自毁塑料”不同于其他两种自毁塑料的一点是( )(2分)A、可以自行分解 B、不污染环境 C、是“白色污染”的替代物 D、以植物为主要的制造原料8第三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2分)9为了根除白色污染”,为什么用“根除”一词而不用“治理”呢?请简要分析。(3分)10关注环保,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请你为根除白色污染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字数30左右)(分)(二)非连续性文本(12分) 透视“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这把“火”灭得对 2014年4月17日,备受关注的秦志晖(网名“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
7、院一审宣判。经审理查明,秦志晖利用信息网络,诽谤杨澜等多名公民,引发大量网民对杨澜等人的负面评价,相关信息累计被转发4 100余次;在“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善后处理期间,秦志晖编造政府机关天价赔偿外籍乘客的信息并在网络上散布,被转发11 000次,评论3 300余次,不仅造成网络空间的混乱,也在现实社会引发不明真相的群众的不满,扰乱了政府机关的善后工作。法院认定,秦志晖的行为分别构成诽谤罪和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秦志晖当庭表示不上诉。 此案是2013年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
8、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第一起依法公开审理的典型案件,被称为“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看网络推手如何“忽悠” 网络空间一旦有谣言产生,往往会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转发,甚至引起现实社会的恐慌和混乱,即使存在理性、质疑的声音,甚至有受害人“辟谣”,也往往被海量信息淹没。秦志晖、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等部分网络推手,正是利用网络传播特点,“把握”网民心理,掌握网络造谣“技巧”,扰乱正常网络秩序。网民常常被“忽悠”,觉得自己是“社会不公”的审判者,利用网络宣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将网络比喻为“一个露天的公共广场”。现实社会中,造谣诽谤可能
9、会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网络同样如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政策法制司新闻出版法规处处长杨颖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我国还存在法律宣传还不够深入、监管滞后等问题。” 还网络一方“净土” 2013年以来,多地警方陆续依法查处了一批有组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案件,网络造谣传谣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专家指出,网络谣言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依法严厉打击外,更需多管齐下,还网络一方“净土”。 对于网站来说,应加强对网络谣言的审查和处理力度,当有证据证明特定信息确为虚假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将其从网站上撤下。王四新认为,网民应该具备“理性、客观”的态度,严格自律。他说:“网民个人要理性上网,不能
10、随便站队、不负责任地转发。网络本身找资料很容易,有些消息该核实的要核实。随手转发、评论那些子虚乌有的信息,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王四新还表示,相关部门的信息公开也很重要,尤其是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可能及时、准确地公开有关信息,消除网民疑虑。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4月21日第5版,有删改)11根据文本,分析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3分)12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漫画的寓意。(2分)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秦火火”案是2013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以来依法查处的第一起案件,因此,被称为“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11、 B秦志晖编造“723”甬温线动车事故政府机关天价赔偿外籍乘客的信息并在网络上散布,是一种寻衅滋事行为。 C高考前夕,小王收到“十八中附近捡到李亚成高考准考证,好心人帮转,别误了孩子高考。电话:138*8131”的信息,随手就转发出去。他的这种行为是值得提倡的。 D网络空间的谣言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转发,甚至引起现实社会的恐慌和混乱,是因为没有理性、质疑的声音。14中国有618亿网民,网络是人们查阅信息、发表言论的主渠道之一。近年来一些腐败分子的落网也表明网络在舆论监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此,也有人说,打击网络谣言是侵害言论自由的。对此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阐述。(4分)三、古
12、诗文阅读(16分)(一)(4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儿童误认雨声来。15.诗歌着力刻画一个“闲”字,一二两句中的“ ”和“ ”两字就给人闲适、慵倦之感。(2分)16.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诗歌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2分)A风送幽香传十里B戏掬清泉洒蕉叶 C 殷勤夏雨敲莲荷应选 , (二)(12分)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陶侃惜谷 【注】 陶侃:东晋名将。贼:伤害。1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 )。(4分)陶侃尝出游( ) 见
13、人持一把未熟稻( )而戏贼人稻( ) 执而鞭之 (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2分)A、天雨墙坏 B、其真不知马也C、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D、奇山异水1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译文: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译文:20陶侃怒斥、鞭打“戏贼人稻”者,收到了“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的效果,从中可以看出陶侃是个怎样的人?(2分) 四、写作(48分)21根据要求,完成建议内容。(8分)灵秀社区的王菊香奶奶收到了一份电费通知单。王奶奶看着自家的电费单想不通:都说用峰谷电省钱,自家的用电量跟以前差不多,可电费为什么还没降下来?请你阅读灵秀
14、社区王菊香家庭2015年峰谷用电量统计图和“知识链接”,写一段120字左右的文字,向王奶奶解释她家电费降不下来的原因,并给她一些合理的建议。 【知识链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00-22:OO时段用电,称为“峰电”,电价:0568元千瓦时;22:OO-次日8:OO时段用电,称为“谷电”,电价:0 288元千瓦时。普通用电电价:0538元千瓦时。 22. 根据要求作文(40分)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人、一些事,就像一剂“良药”,以独特的方式,“治愈”着我们,促我们反思,引我们成长:微笑是一剂良药,治愈孤独和悲观;沟通是一剂良药,治愈误解和隔阂;挫折是一剂良药,治愈胆怯和懦弱;书籍是一剂良
15、药,治愈愚昧和狭隘;时间是一剂良药,治愈伤痕和隐痛请以“ 是一剂良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并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东港中学2016年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26分)1.(4分)煦 衍 绌 媲2.古诗文名句默写。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略4.D5.名著阅读(5分)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格鲁希毫无主见、墨守成规的人(意思相同即可)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白色污染(13分)6无公害塑料,自毁、无公害7举例子 D8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9“根除”是
16、指从根本上清除,体现了无公害塑料真正不污染环境的特点;而“治理”只是进度上局部解决问题,不能根本上清除。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0略(二)非连续性文本(12分)11网络推手编造谣言,在网络上发布;网民随手转发、评论子虚乌有的信息;网站对网络谣言的审查和查处力度不够;法律宣传不够深入,有关部门监管滞后。(每点1分,任意三点即可)12网民(秦火火)在网络空间中制造谣言,传播谣言(1分),必将引火烧身,受到法律的制裁(1分)。(意思符合即可)13B (A缺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这个限制语;C中的“随手就转发”与文中的
17、“理性、客观”原则相背离;D中“没有理性、质疑的声音”与原文的相关表述不符。)14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分)。网络谣言会损害他人,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必须受到惩处(l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上造谣诽谤可能会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1分)。打击网络谣言和保护言论自由并不矛盾。(语言表达通顺1分) (首先要确立自己的观点,表达要明确,理由要充分,有说服力,并且必须是文本中的。)三、古诗文阅读(16分)(一)(4分)15.(2分)偶 懒16.(3分)应选B,根据第四句“儿童误认雨声来”的内容暗示,第三句诗应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所以A项不行,而C项由“误认雨声”也可知第三句写的不是“下雨”的情景。(二)(12分)17. 曾经 拿 玩弄 鞭打18.A19. 走路时在路旁看见的,随便取玩一些罢了你不耕田,却去玩弄伤害人家的稻谷!20. 表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的特点。(意近即可)四、写作(48分)21根据要求,完成建议内容。(8分)提示:注意说话的对象是“王奶奶”,所以要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告诉对象用电在“高峰”和“低谷”期电费单价是不同的,劝王奶奶避开高峰在低谷期用电。22. 根据要求作文(40分)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