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体生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生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体生理学期末复习指导-第 21 页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本科人体生理学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 说明和要求一、课程性质及内容人体生理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专科)一门统设必修课,是研究人体在正常状态下各器官系统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包括血液、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生殖、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等。在正常状态下,上述各个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们受到哪些调节和控制等问题是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只有了解在正常状态下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的规律,才有可能了解在疾病条件下哪些功能会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以及如何通过药物或其它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因此,人体生理学是护理
2、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二、课程考核改革的目的探索远程教育条件下,对学习过程和考核进行一体化设计,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落实和监控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加强辅导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评价工作,督促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营造远程教育的学习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加强教学考核环节的管理工作,各级电大教师共同实践探索适合远程教育成人学习的考核方式与内容,积累考核改革工作的经验,以考核为突破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三、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由网上形成性考核和网上终结性考试组成。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登陆形成性考核系统进行,随平时学习过程完成;终结性考
3、试占总成绩的70%,在学期末登陆终结性考试系统进行,具体时间见西安电大统一时间安排。形成性考核题和终结性考试题均由中央电大统一编制。(一)形成性考核目的: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监督和检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技能,培养和检测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试点电大课程辅导老师共同探索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指导、落实和评价的方法,在促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和提高的进程。第一部分形成性考核说明形成性考核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随章节学习进行考核,共8次作业,4个作业完成时间节点。实践部分由实验和临床病例生理学分析组成,1个完成时间节点。形成性考
4、核均为单项选择题,由计算机自动评阅。实验成绩或病例分析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第二部分形成性考核内容序号内容形式发布时间最迟提交时间权重理论部分1第1章绪论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单项选择题第6周第12周末102第3章血液单项选择题第6周第12周末103第4章血液循环单项选择题第8周第14周末104第5章呼吸单项选择题第8周第14周末105第6章消化和吸收第7章能量代谢和体温单项选择题第10周第16周末10%6第8章肾脏的排泄功能单项选择题第10周第16周末10%7第9章神经系统第10章感觉器官单项选择题第12周第18周末10%8第11章内分泌第12章生殖单项选择题第12周第18周末10%
5、实践部分9实验第8周第16周末10%10临床病例生理学分析第8周第16周末10%第二部分 部分练习1. 人体内O2、CO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出胞E、继发性主动转运2. 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原发性主动转运D、继发性主动转运E、入胞3. 产生细胞生物电现象的离子跨膜移动属于:( )A、单纯扩散B、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C、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D、入胞E、出胞4. 钠钾泵的作用是:( )A、将Na+泵出细胞外,将K+泵入细胞内B、将Na+泵入细胞内,将K+泵出细胞外C、将Na+泵入细胞内D、将Na
6、+和K+泵入细胞内E、将Na+和K+泵出细胞外5. 下列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逆浓度差和电位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B、可顺浓度差使细胞外的K+转入膜内C、由于从膜内移出Na+,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内D、造成细胞内高K+,使许多代谢反应得以进行E、可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6.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 )A、递质释放B、肌肉收缩C、腺体分泌D、反射活动E、动作电位7. 阈强度是指:( )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C、保持一定刺激时间和时间-强度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
7、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8.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其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 )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9.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与相对不应期之和10. 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钠平衡电位B、钾平衡电位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D、钠平衡
8、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E、锋电位与超射值之差11. 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细胞:( )A、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B、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D、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E、膜内侧K+的净外流为零12. 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13.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A、钾平衡电位B、钠平衡电位C、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D、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E、超射值14. 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现象是指同一细胞的电位幅度:( )A、不受细胞外Na+浓度影响B、不受细胞外K+浓
9、度影响C、与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无关D、与静息电位值无关E、与Na+通道复活的量无关15. 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时,其兴奋性的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相当于动作电位中的:( )A、阈电位B、去极相C、超射时期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16. 下列叙述中,哪项为膜的去极化:( )A、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B、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C、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D、经历C项变化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E、以上几项变化均无去极化17. 局部兴奋的产生是由:( )A、阈下强度的内向电流刺激使细胞超级化B、阈下强度的外向电流刺激直接造成膜内外的电压降C
10、、膜自身的去极化反应D、阈下强度的外向电流刺激直接造成的电压降和膜自身轻度去极化叠加的结果E、外向电流激活大量Na+通道开放所致18. 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A、Na+通道关闭B、Ca2+通道开放C、K+通道关闭D、Cl-通道开放E、Ca2+通道关闭19. 骨骼肌收缩时,随之不缩短的有:( )A、肌小节B、暗带C、明带D、H带E、肌纤维20. 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时,乙酰胆碱与N-型Ach门控通道结合,使终板膜:( )A、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级化B、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C、仅对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级化D、仅对Ca2+通透性增加,
11、发生去极化E、对Ach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21. 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 )A、细胞外液理化因素保持不变B、细胞内液理化因素保持不变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细胞内液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E、细胞内成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2. 维持内环境稳态主要靠:( )A、体液性调节B、自身调节C、正反馈调节D、负反馈调节E、前馈调节23. 生理学真正成为一门实验性科学是从下列那个世纪开始:( )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初D、17世纪末E、18世纪24. 普通生理学的概念是:( )A、对众多器官研究汇集的生理学知识B、对众多系统研究汇集的生理学知识C、对体内各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
12、系、协调规律研究汇集的生理学知识D、从细胞水平进行研究汇集的生理学知识E、从细胞和构成细胞的分子水平进行研究汇集的生理学知识25.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系统到达控制系统的信息称为:( )A、控制信息B、偏差信息C、反馈信息D、反射信息E、参考信息26. 对神经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幅度小B、调节的敏感性差C、作用范围广,而且持久D、作用范围局限,而且反应缓慢E、反应迅速、准确和短暂27. 对体液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幅度大B、调节敏感性强C、作用范围广,而且持久D、作用范围局限,而且反应较慢E、反应迅速、准确和短暂28. 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
13、泌增多是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调节E、神经-体液调节29.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B、减压反射C、分娩D、血液凝固E、动作电位去极化30.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减压反射B、排尿反射C、屈肌反射D、肺牵张反射E、血糖浓度的调节31. 低温库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 )A、Cl-B、Ca2+C、K+D、Na+E、有机负离子32. 下列哪种情况血沉加快:( )A、血沉快的红细胞置于正常血浆B、红细胞比容大C、血浆白蛋白增多D、血浆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增多E、血浆中血红蛋白增多33. 构成血浆胶
14、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白蛋白B、球蛋白C、珠蛋白D、血红蛋白E、纤维蛋白原34.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将导致:( )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地中海贫血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35. 在过敏反应时,其数量明显增加的血细胞是:( )A、淋巴细胞B、嗜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单核细胞36. 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 )A、肝和脾B、肝和肾C、脾和淋巴结D、肾和骨髓E、胸腺和骨髓37. 不属于生理性止血过程的是:( )A、血小板粘着于受损血管B、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C、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使小血管收缩D、参与血液凝固过程E、使凝血块
15、液化脱落,恢复正常38.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是:( )A、纤维蛋白溶解酶原B、抗凝血酶C、抗凝血酶D、肝素E、维生素K39. 纤溶酶的特点是:( )A、特异性高,只水解纤维蛋白B、特异性不高,对所有蛋白质类物质均有强烈水解作用C、特异性高,只水解纤维蛋白原D、特异性不高,主要水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对因子、等也有水解作用E、主要水解因子和因子40. 50Kg体重的正常人的体液量和血液量分别为:( )A、40.0L和4.0LB、30.0L和3.54.0LC、20.0L和4.0LD、30.0L和2.5LE、20.0L和2.5L41. 具有变形性运动和吞噬能力,并参与激活淋巴特异性免疫
16、功能的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E、淋巴细胞42. 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 )A、A抗原B、B抗原C、D抗原D、A和B抗原E、H抗原43. 下列哪种情况的病人需要输血时,通常不易找到合适的血液:( )A、曾经接受过Rh阳性的血液B、曾经接受过马血清注射(如破伤风血清)C、曾多次接受输血D、患梅毒病E、乙型肝炎患者44. 对红细胞生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B、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是叶酸和维生素B12C、只有Fe2+才能被肠上皮细胞吸收D、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在肾合成E、雄激素可使红细胞数量增多45. 父母一方为A型,
17、另一方为B型,其子女可能的血型为:( )A、只有AB型B、只有A型和B型C、只可能是A型、B型、AB型D、A型、B型、AB型、O型都有可能E、只可能是AB型或O型46. 心室内压力达最高值在:( )A、心房收缩期末B、等容收缩期末C、快速射血期D、等容舒张期E、心室充盈期末47. 心室容积达最大值在:( )A、心房收缩期末B、等容收缩期末C、射血期D、等容舒张期末E、心室充盈期48. 心房压力曲线中的C波出现的原因是:( )A、心房收缩,房内压升高B、心室开始收缩,心室内血液上推已关闭的房室瓣,使之突入心房而导致房内压略升高C、心室射血后体积缩小,牵动房室瓣使心房容积扩大,房内压下降D、心室舒
18、张期末,血液由静脉继续回流入心房,使房内压升高E、房室瓣开放,血液由心房迅速进入心室,房内压下降49. 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每分心输出量为:( )A、23LB、46LC、68LD、810LE、1012L50. 左心室心肌血液供应最多时是在:( )A、等容收缩期B、快速射血期C、减慢射血期D、心房收缩期E、等容舒张期和快速充盈期51. 主动脉瓣开始开放的时间为:( )A、等容收缩期B、等容舒张期C、等容收缩期初D、快速射血期初E、减慢射血期52. 心率100次/分,心动周期为:( )A、1.0B、0.8C、0.7D、0.6E、1.253. 主动脉压最低在:( )A、等容舒张期B、等容收缩期C、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生理 学期末 复习 指导 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