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第1课时)导学案(4页).doc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第1课时)导学案(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第1课时)导学案(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第1课时)导学案-第 4 页高中语文 第4课柳永词两首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了解柳永词的特点,感受评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2) 领会作者的真挚感情和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1、 领悟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2、 感受词的意境,情韵;3、 学习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学法指导】 诵读法,鉴赏法,探究法【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为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
2、柳屯田。他一生在仕途上抑郁不得志,独以词著称于世。他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生活的繁华,歌妓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有乐章集。2、历来认为,这首望海潮是作者献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孙何是柳永的友人,当时驻节杭州。文中表现杭州繁华富庶的题旨,是为了称颂祝愿。来日升迁到朝廷做官,虽然杭州城无法带去,但把这西湖美景绘成图画,可带回京城去欣赏。 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
3、。为此,宋人谢驿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见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金主亮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原不可信。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3、知识概述词始于唐代,鼎盛于宋代。它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词牌)而改变,句子长短不一,所以有“长短句”之称;又有“诗余”“倚声”“填词”之谓。词依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称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称长调。一般分上下阕。从风格看,宋词大致可分为豪放与婉约两派。明代张綖说:“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本周学习婉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柳永词两首 人教版 语文 必修 课时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