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导学案31948(9页).doc
《桃花源记导学案31948(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导学案31948(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桃花源记导学案31948-第 9 页爱莲说导学案年级:八年级 主备人:王海芳 审核人:陈玉莲 课型:预习+展示课 小主人姓名: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以及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容利的思想品质。 学习重难点:同上2、3、 学习过程学法能力一、走近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
2、”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是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在约是宁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
3、了这篇记和诗。二、发现桃源字词过关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 ) 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及郡下( ) 刘子骥( ) 诣太守( )与外人间隔( ) 邑人( )2、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句子: 古义: 今义: 交通 句子: 古义: 今义: 妻子 句子: 古义: 今义: 绝境 句子: 古义: 今义: 无论 句子: 古义: 今义: 不足 句子: 古义: 今义: 仿佛 句子: 古义: 今义: 俨然 句子: 古义: 今义: 开朗 句子: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 寻: 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 志: 处处
4、志之( ) 寻向所志( ) 向:寻向所志( ) 眈眈相向( ) 乃: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 遂:遂与外人间隔( ) 遂迷,不复得路( )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不足为外人道也( )4、通假字便邀还家 通 , 。5、找出出自课文的七个成语并解释(1)世外桃源(2)落英缤纷(3)鸡犬相闻(4)怡然自乐(5)黄发垂髫(6)豁然开朗(7)无人问津6、句子翻译: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译: 复前行,欲穷其林。译: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 三、感受桃源探究桃源世界的奇特
5、之处: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可以理解为如下三点: (一)想像桃源之“美”。 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 。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二)理解桃源之“乐”。 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1)男人: (2)女人: (3)老人: (4)小孩: (5)渔人: 小结:桃花源
6、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三)评读桃源之“奇”。 提问: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 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四、理解桃源线索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第一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故事的开端)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第二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
7、生活环境的?)2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4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第三节: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2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4探讨: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5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部分(23)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故事的发展)第四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结局尾声)1渔人离开是时为
8、何要作记号,而且还带人来寻找呢?2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最后两段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文章主题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五、回味桃源体验反思“桃花源是一个 的世界,那时因为 ”!1、“美”的世界:环境幽雅;风景秀美;资源丰富;和谐安宁;2、“乐”的世界:平等和睦;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3、“奇”的世界:景物和奇特;人和奇特;踪迹和奇特;六、反馈练习题 1、桃花源记,作者 ,名 ,字 , (朝代)著名诗人。2、解释加黑词语具答之: 咸来问讯: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遂与外人间隔: 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桃花源记 导学案 3194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