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第 3 页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到校外搜集包装袋调查物品的净含量并记录下来,学生通过调查现对质量单位一个初步的了解;再加上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教学中我尽量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1、上课之前通过游戏让一个同学背一背另外两个同学,让学生了解同学们的体重有轻重。接着让每个学生掂一掂自己的书包和数学书、数学书和橡皮擦。2、新知学习中,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1个一角硬币和2
2、袋食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让学生掂一掂一袋3千克的洗衣粉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 3、给学生提供实际测量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课后让学生回家动手操作称出1千克的物品。 4、采用估测方法。如:在学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猜一猜1千克苹果、梨各有几个;估估文具盒、擦子各有几克等)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让学生在修正的过程逐步建立质量单位与具体实物的关系。 5、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两袋食盐,一手
3、掂1个一角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然后通过让学生掂一掂两袋500克的食盐和一筒1千克的面,让学生亲手感知来掌握单位克和千克间的关系。不过掂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两袋食盐比一筒1千克的面重一些,而有的又说一筒1千克的面比两袋食盐重,这也许就是学生年龄的特征感觉出了一些偏差。通过学生的随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我发现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甚者在部分学生要填长度单位的也填“克和千克”了,证明一些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观念模糊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千克 认识 教学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