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全册(24页).doc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全册(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 全册(24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 24 页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师: 20学年第二学期科 目 年级 班教 师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一、学生概况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
2、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
3、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 1 学习色彩的冷暖和色彩的对比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 能用想象、写生、记忆等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和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 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
4、作品。 2 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 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四、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
5、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 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五、课时安排四年级美术教学进度表(学年度第一学期)周次时间内容节次备注18.24-8.28开学准备(1)1、色彩的冷与暖(1)228.31-9.42、线条的动与静(1)3、美术的节奏(1)2
6、39.7-9.11.4、变一变(1)机动(1)2教师节49.14-9.18.5、色彩的对比 (1)6、快乐的回忆(1)259.21-9.25.7、登山游戏(1)8、校徽设计(1)269.28-10.2.9、精美的邮票 (1)机动(1)2710.5-10.9放 假国庆节 中秋节(10.1/10.8)810.12-10.16.10、做年历(1) 11、星座的联想(1)2910.19-10.2312、窗外的景色(1)机动(1)21010.26-10.3013、我心中的未来(1)14、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1)21111.2-11.6.15、魔幻之国(1)机动(1)21211.9-11.132期中质量测
7、查1311.16-11.20.16、纸带编穿(1)机动(1)1411.23-11.27.17、电脑美术(1)机动(1)21511.30-12.418、会走的玩具(1)机动(1)21612.7-12.11.19、我们的生日聚会(1)机动(1)21712.14-14.18.20、漫画与动漫欣赏(1)机动(1)21812.21-12.25期末复习1912.28-08.1.1期末测查201.4-1.8期末测查元旦211.11-1.15期末测查第一课色彩的冷暖一课时 教学目标: 运用色彩的冷暖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色彩的美。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8、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师生互问好。二、导课: 在第三课时我们认识了色彩的明度对比。知道明度对比一幅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使画面色彩明快、效果突出,而且还能把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完全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节奏的美感。那么同样在学习色彩画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对比也是比不可少的,那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色彩的冷暖。(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 启动激趣 引导学生回忆冷色和暖色的概念,然后出示许多色块让学生根据其概念进行分类,分为冷、暖两大类,用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然后根据分类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总结冷暖色的特点:暖色一般偏红、黄;冷色一般偏蓝、绿。 2、质疑探究:偏红、
9、偏黄的一定是暖色吗?偏蓝、偏绿的一定是冷色吗? 3、总结: 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4、质疑探究 :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冷色和暖色给我们的感觉不一样,那么由冷色、暖色组成的画面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出示四组冷暖图片让学生仔细欣赏、讨论分析。 5、总结梳理 :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教师总结梳理。分别由冷色、暖色组成的同样两幅画面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从而引出补色的概念,在次让学生大概了解补色的知识。 6、学生绘画:让学生自己用涂色的方法去感受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分三种情况: 冷色冷色之间的对比 暖色暖色之间的对比 冷色暖色之间的对比 7、评价总结把色彩运用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欣赏,让
10、学生和教师一起评价,谈其感受。 第二课 线条的动与静一课时教学目的:1.体会线条带来的不同感受,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2.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教与学准备:水粉颜料、调色盘、水桶、排笔。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欣赏点、线、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1.名师名画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201号B.凡高-向日葵C.抽象画D.照片故宫城门、现代城市2.日常用品A.时钟B. 自行车C. 雨伞D. 建筑物二.教授新课1、体会线条的韵律美和音乐相同的地方。2.学习运用线条;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 审美情趣。三.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四.作业评价第
11、三课 美术的节奏一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重叠图案的艺术特点,增强学生审美感受能力。2、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教学重点:学习多种形式的重叠排列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教学具准备:课件、彩纸、剪刀、胶水、彩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展示课题)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见物体互相重叠排列的现象,今天我们来试试看物体互相重叠会产生什么效果。三、授课1、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通过欣赏这些重叠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师归纳:通过把大小、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案运用多种排列方式进行重叠排列,能产生不同的美感。2、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你们在生活中看见什么物体重叠排列,
12、具有什么美感?3、师示范步骤:先构思设计好图形后画出或剪出图形再进行重叠排列。4、启发学生进行创作设计。5、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四、作业要求:画出或剪刀动物、人物重叠排列。五、教师巡视辅导。六、作品展示。第四课 变一变一课时教学重点:尝试使用平面设计中的切割的方法,将画面变形。教学难点:尝试使用不同的切割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 课件展示作品,欣赏激发创作欲望2、 讨论如何借助工具切割均匀。3、 思考:横向、纵向的切割方法外,还有什么方法?4、 讲解制作步骤5、 注意安全6、 作业展评7、 收拾整理四、课后拓展第五课 色彩的对比一
13、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色彩的对比知识,理解色彩的要素。2掌握色彩对比的处理方法并能运用在绘画中,提高学生用色造型能力考、技巧。3掌握色彩对比知识、激发学生用色彩去创造美、表现美、培养审美情操。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色彩对比的处理方法提高运用色彩的技能。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加深理解。教学过程: 1、 从色彩的色相环中(挂图)进行色彩比较P10示范分析单一颜色的明度变化处理(调节)方法,使学生知道对比色的来源。2、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色相环找出对比色,并交流对比色的色彩感受。3、试画一幅物画(老师示范提供铅笔稿画法),让学生讲讲自己用什么颜色上色,使画面具有明度变化的节奏感。并提
14、示物体明暗的色彩处理。4、 学生定稿后(可自己设计)上色,完成作品。5、 作品评析。 6、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对比色设计贺卡。第六课 快乐的回忆一课时教学目的:. 通过对纸版画工艺技法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并感受排列的美感。.使学生学习、掌握版画的工艺知识及技法。.培养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版画技法知识。 教具: 范画、版画制作步骤范画、颜色、剪刀。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歌曲导入) 导言:“同学们,生活中你有什么是最难忘却的经历? 三、讲授新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出示范画,启发诱导。 提问:“同学们,请看老师的范画,画中都有什么有
15、趣的事?” “今天老师教你们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制作这些形象一样的小鸟好吗?” .板书: 纸版画 .那么什么叫版画呢?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制作过程。四、作业步骤: 启发学生讲解制作过程。 .设计。 .制版。 . 添加背景.剪、刻、品、贴。 五、学生作业:放轻音乐。 两人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要有合作精神。 教师巡视指导。六、讲评作业: 选取优秀作业,表扬造型美观、色彩鲜艳、整体看画面效果好的作业,表扬最佳搭档。七、教师总结:本课同学们学会版画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广泛,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这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多去发现、去探索、体会生活的乐趣。第七课 登 山 游 戏一课时教学目的: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
16、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在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重点:画一幅登山线路的游戏图,进行登山 游戏比赛活动。教具准备:范作、彩泥、彩色笔等。学具准备:彩色橡皮泥、彩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组织教学。 2、欣赏老师的制作的登山图,请个别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玩一玩。3、揭示课题:登山游戏二、探索新知1、观察书本的图例,说说他们做的和老师有什么不同?2、学生回忆,班级以前组织秋游登山活动,所走过的线路,或自己和父母出游所爬过的山,可以分为几个停靠点和终点。4、组织各小组讨论,怎样把登山线路图绘制成一张登山地图,制作初稿。5、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6、教师结合学生的
17、想法,提出几点意见和看法。7、师按照个别学生的想法和学生共同在黑板上绘制一张登山游戏图,稍做示范。三、综合实践1、 作业:学生分小组进行绘制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同时用彩泥制作下棋必需的棋子。2、要求:路线清晰、构图完整。四、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制作。五、总结:1、汇报游戏:学生以小组为主进行登山游戏玩一玩。2、展示作品,交流心得。3、师总结,布置下节课工具并要求同学整理好教室,做好保结工作。第八课 校 徽 设 计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体验标志设计的美感。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培养设计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树立以创造意识
18、为重点的设计观念。2、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瓶盖、纸、彩泥等材质,通过学生剪一剪、贴一贴、捏一捏,设计出各种带有学校象征意义的标志,学习和掌握美化自己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观。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讨论我们学校的特色,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学校的标志,反映学校的特色。教学难点:如何避免将标志设计得太多、太复杂,引导学生既要正确传达信息,又要简练美观。教学准备:师:各种厚薄、软硬的纸、彩泥、剪刀、胶水、双面胶、羽毛、钮扣等材料。各类小学标志、建行、农行、中行标志。生:要求学生每人收集一些各种形状、大小的瓶盖,小的装饰物,所需工具:胶水、剪刀教学过
19、程:一、谈话导入二、欣赏分析1、揭示标志存在的意义。出示三个银行的标志。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总结这三个标志的设计意图。引入中国钱币文化的介绍。2、总结标志设计的特征。3、讨论特色同样是银行,标志设计却又有共性又各具特色。今天设计班级标志,你们能设计出学校的特色吗?我们学校有什么特色?创作设计:你设计的学校标志,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构成?注意标志形式的多样性,选择材料的多样性,图案色彩的运用变化。三、巡回指导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特别符合班级特色的创作给予及时的表扬,给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四、收拾整理五、总结激励第九课 精 美 的 邮 票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掌握邮票特有的模式,设计一枚主题明
20、确的纪念邮票。在设计与描绘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人民邮政,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教学重点:学习邮票的设计,能绘制图案美丽、主题明确的纪念邮票。 教学难点:学生创造思维与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1、欣赏(传阅)各自带来的邮票,欣赏课本邮票范例,激发学生兴趣和创作热情。2、介绍邮票的由来(驿站传递)。概括现代邮票的模式:中国邮政、面值图案、齿边(讲讲作用及其它:如出版年份、代号纪念字样等。用投影、电脑模板演示、欣赏等手法,提高教学效果3、提出邮票设计、绘制要求,学生开始设计。4、巡视、启发,指导定稿。5、提示上色要求:细心、色彩鲜明、字体工整。6、作品赏析、评讲。第十课 做 年 历(
21、一课时)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便学生在回忆春节节日气氛的同时,无拘束地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节日之夜的感受。学会用各种材料来制作年历。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回忆过年的喜庆场景。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选材时巧妙利用材料。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电脑、电视机 学具:彩色笔或毛笔、颜料、白纸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 1、年的来历故事 2、过年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3、指导学生回忆回答。 4、过年又称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过年的日子里,人们吃团年饭、放烟花、走亲戚、玩花灯一派红红火火、喜庆热闹的景象。二、课件展示,直观感受 1、分析年历的组成部分。 2、学生回忆生活中年历制作的素材、画面的选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四年级 美术 上册 教学 设计 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