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案(1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案(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案(18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案-第 13 页宁德市金马北路工程(学院路-南湖滨路段)振动沉管灌注桩(CFG桩)施工方案编制人:_审核人:_审批人:_编制单位:山东中宏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五年八月目录 1、编制说明与依据-12、工程概况-13、工程建设条件-13.1、地形地貌-13.2、气候条件-23.3、地质构造-24、软基处理CFG桩设计要点-24.1、CFG桩软基处理地段及范围-24.2、CFG桩设计施工程序-24.3、CFG桩材料要求-34.4、施工机械要求-34.5、CFG桩施工规范-34.6、CFG桩工程质量检验要求-35、 主要工程量-46、 CFG桩施工方案-46.1、CF
2、G桩工作段的划分-46.2、施工准备-46.3、施工程序-56.4、施工要点-76.5、施工检测要点-76.6、施工注意事项-86.7、主要施工机械-96.8、主要管理人员-97、 质保体系和质保措施-107.1、建立健全质保体系-107.2、关键环节的几点质保措施-118、安全生产措施-129、环境保护措施 -1310、文明施工措施-141.编制说明与依据(1)宁德市金马北路(学院路南湖滨路段)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福建省 闽东工程勘察院);(2) 宁德市金马北路(学院路南湖滨路段)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一 册)(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年6月);(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
3、4;(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_F10-2006;(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_F80-1-2004;(9)福建省和宁德市有关市政建设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质量监 督、工程施工监理等规章制度;(10)本公司的施工能力、技术实力、管理水平及多年的施工经验;2.工程概况东侨开发区金马北路北段工程位于东兰组团连接金塔组团的主要干道。北起学院路与宁德市金马北路段(天山路-学院路)道路工程的终点K1+620对接与万广路和海
4、滨路交叉,跨越东湖塘南至南湖滨路,道路全长2.284公里,路幅标准宽度50m,其中跨越东湖塘大桥桥梁长1080m。本工程路基总长1204m,分为北岸段和那南段两个部分,其中北岸段路基桩号从K0+000至K0+960长960m,南岸路基桩号K2+040至K2+284长244m,中间全长1080m东湖塘连接南北两岸路基段。3.工程建设条件3.1、地形地貌拟建区域属海积滩涂地貌,后经围垦及海堤改造,地势变化较大,地表多为新近堆填的填方区,覆盖大量垃圾土。海堤段右侧大部位于东塘湖,左右侧高差约10m,变化较大。3.2、气候条件宁德市位于位于福建省中北部沿海,气候属中亚热带,降水充沛,干、湿季分明,夏有
5、酷暑,冬少严寒,自然景观四季常绿,夏季海洋性气候特点明显,冬季大陆性气候特点突出。年平均气温19.0,最冷月月份平均气温9.7,最热月月份平均28.4。极端最低气温一般都在0左右,极值为-4.3,极端最高气温一般3637,极值为43.2。年稳定10积温6202.9,年日照时数1697.9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99mm,49月为多雨季节,年最大降水量为2552.6mm,年最少降水量为905mm。台风影响本区最早为4月,最迟为11月,影响期达8个月。3.3、地质构造 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钻孔资料揭示,自上而下,本桥位场地岩土层主要有人工素填土层,后1.5m6.8m。海积成因的淤泥
6、层厚度3.5m19.1m,含泥粉砂层厚约5.2m, 含泥粉砂层厚约5.9m8.5m。冲洪积成因卵石层厚度10.817.5m,燕山晚期花岗岩及风化层厚2.117.8m。区内未见对线路安全有明显的活动性折裂、区域构造相对稳定。4.软基处理CFG桩设计要点4.1、CFG桩软基处理地段及范围根据设计图文件,在东湖塘大桥两岸桥台软基地段进行CFG桩处理。即北岸桥头K0+920K0+966.257(约46.257米长);南岸桥头K2+046.257K2+080(约33.743米长)软土地基上进行CFG桩处理。CFG桩采用正方形布置,间距为1.8米,处理完毕应保证地基坡脚外侧至少有2排CFG桩、为减少桥台前
7、土压力对桥台桩基的推挤,在桥台前施打34排CFG桩。4.2、CFG桩设计施工程序4.2.1、先清除表层0.5米厚表土,然后铺设1米厚海砂垫层为施工平台。施工CFG桩采用沉管法施工,CFG桩下端打穿淤泥进入卵石层1m,上端与砂垫层顶面持平。4.2.2、施工前应进行成桩试验,试桩数量为57根。4.2.3、CFG桩施打完毕后,在CFG桩桩顶设置级配碎石砂垫层,厚度50cm。级配:中碎石粒径1.54.0cm,含量为70%碎石,30%砂,在级配碎石砂垫层中间和项部分别铺设一层双向8T钢塑土工格栅。4.2.4、路堤填土应由中间向两侧填筑,并进行沉降与稳定观测。4.3、CFG桩材料要求1) 集料:应根据施工
8、方法,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合理集料级配和最大粒径,泵送混合料时砾石最大粒径不宜小于250mm;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小于20mm;振动沉管灌注混合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可参入砂、砂、石屑等细集料改善级配。2) 水泥:宜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3) 粉煤灰:宜选用袋装、级粉煤灰。4) 粉煤灰碎石砼预制桩尖的强度为C35混凝土桩顶设置扩头桩帽,其强度与桩身相同,均为C15砼。4.4、施工机械要求CFG桩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沉桩法施工,施工设备采用振动沉管打桩机。 4.5、 CFG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4.5.1、混合料应严格按照成桩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搅拌均匀,拌制时间不得小于1min。 4.5
9、.2、沉管台设计高程后应尽快投料,第二次投料量应使管内混合料与投料齐平。拔管过程中发现料量不足应及时补充投料,桩顶超灌高度不宜小于0.5m。 4.5.3、沉管应在设计高程留振10s左右,然后边振动,边拔管,拔管过程不得反插。 4.5.4、成桩过程中,每个台班做不小于一组(3个)试块(边长150mm的立方体)检验其标准养护28d抗压强度。 4.5.5、施打新桩与已打桩间隔时间不应少于7d。 4.6、CFG桩工程质量检验要求 4.6.1、在成桩28d后,对桩身质量采用低压变法和取芯法检测。采用两种方法的抽检总频率应不小于总桩数的10%,其中采用取芯法检测的比例不应小于总桩数的0.5%。 4.6.2
10、、在成桩28d后进行荷载试验,检验CFG桩的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检频率为总桩数的0.2%0.5%。且不少于3根桩。 4.6.3、CFG桩质量标准项次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桩距+100mm或-100mm抽查2%2桩径不小于设计值抽查2%3桩长不小于设计值查施工记录并结合钻孔取芯检查4垂直度1%查施工记录5.主要工程量每根桩长约21.0m,两段桥头总计:桩身桩尖总长52857米。CFG扩大桩头砼684.6m3,钢筋 钢筑110.5T。6.CFG桩施工方案 6.1、CFG施工工作段的划分 本项目CFG桩有两段,第一段北岸桥头K0+920K0+966.257,第二段南岸桥头K2
11、+046.257K2+080。根据业主提供的路基红线内征地可移交的施工用地情况,本项目部确定第一段CFG桩先安排进行施工,第二段的路基红线内施工用地业主还未提交,拟计划在2015年12月开始动工。 6.2、施工准备(1)开工前,先进行施工测量,准确确定线路中桩、边桩的位置和高程。(2)做好临时排水,永久和临时排水相结合,保证排水通畅、确保施工安全性和有效性。(3)施工要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要配足开挖、装运、平土和碾压机械。(4)砂的试验满足施工需要,其渗透系数要不低于10-3cm/s,细度模数不小于2.3,含泥量不得超过5%的粗砂。(5)垫层分层摊铺压实,压实后的砂垫层密实度至少达到中密状态或
12、设计要求。(6)砂垫层面尺寸如宽度及纵横向坡度符合设计要求,砂垫层铺至最外一排CFG桩1.0m,基面平整,不积水,路拱明显,坡面平顺。(7) 本项目部为确保工程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各机机械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以保证设备性能良好。(8)依据施工图纸的现场平面坐标轴线,结合导线复测成果进行桩位的布放。桩位施放结束并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验并签字认可。(9)施工前进行试桩57根,以确定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技术参数等。 6.3、施工程序施工准备管振动下沉至设计标高桩机对中就位测量放样、布点原材料准备混合料拌制料灌注(边振动边拔管)桩机移位下一根桩CFG桩振动沉管施工工艺流程图1桩位施放根据桩位平面布置
13、图及测量基准点,由专职测量人员进行桩位施放工作。桩位施放结束并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验并签字认可。施放的桩位定位采用白灰点。施工中对地表和己打桩的桩顶位移测量,桩顶位移超过10mm,要对桩体进行开挖检验。为保证桩体质量,混合料要均匀,且投料充分,混合料塌落度为100mm。2. 施工顺序CFG桩施工时,采用隔行隔桩跳打,相邻桩之间施工间隔时间大于7天,避免对已成桩造成伤害。3桩机就位调整钻杆(沉管)与地面垂直,竖直度偏差不大于1%。启动马达,沉管到预定标高,停机。沉管过程中须作好记录。激振电流每沉1m记录一次,对土层变化处特别说明。4.停机后立即向管内投料,直到混合料与进料口齐平。混合料按设计配比
14、经搅拌机加水拌合,拌合时间不得少于1min。加水量按塌落度10cm控制,成桩后浮浆厚度不超过20cm。5.启动马达,留振510s,开始拔管,拔管速率为1.21.5m/min(拔管速度为线速度,不是平均速度),如遇淤泥或淤泥土质,拔管速率放慢。拔管过程中不允许反插。如上料量不够,须在拔管过程中进行空中补充投料,以保证成桩桩顶标高满足设计要求。成桩后桩顶标高考虑计入保护桩长。6.混合料搅拌:砼采用商品砼按设计配合比配制混合料,严格控制粗骨料粒径,一般选为小10mm-30mm或更小,必要时掺加泵送剂及其它外加剂,混合料坍落度宜为200mm-220m。7.灌料、提升:当钻机钻至桩持力层时,开动混泥土输
15、送泵灌料,当输送管及钻杆芯管充满混合料后开始启动卷扬机匀速提升钻杆,边灌料、边提升,直至施工设计桩顶标高,提升速度宜控制在2m/min-3m/min,严禁先拔管后灌料,掌握好灌料与提钻的时间差,尽量避免提升灌料过程中停机待料现象。在流塑性土中要控制提钻速度,保证成桩质量。8.采用后插筋工艺施工,即混凝土灌注到桩顶标高后,再安装钢筋笼。应始终保持钢筋笼对准孔中心。采用专用插筋器引导钢筋笼的安装,当管内混凝土不够时可在导管插入混凝土内50cm,再进行压灌砼至桩顶设计标高以上50cm。9.沉管拔出地面,确认成桩符合设计要求后,用粒状材料或湿粘性土封顶。然后移机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10施工时,桩顶标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振动 灌注 施工 方案 1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