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第2节《分子的热运动》教学设计(6页).doc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第2节《分子的热运动》教学设计(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第2节《分子的热运动》教学设计(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第2节分子的热运动教学设计-第 6 页第2节 分子的热运动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课时: 1课时 。本节概述:“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是分子动理论的核心内容。本节需要考察的知识与技能内容比较抽象。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分析、讨论为主,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以“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过程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三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2知道什么是布朗运动,理解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3知道什么是热运动。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
2、实例和实验演示,获得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具有团队精神;通过真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布朗运动及产生的原因教学难点布朗运动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关系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信息化资源:PPT课件常规资源:花露水、玻璃瓶、溴蒸汽、烧杯2个、胶头滴管、墨水、开水、凉水、酒精灯、铁架台、显微镜(大于500倍),布朗运动演示仪教学环境支撑:具有多媒体操作平台的教室 本节问题设计:1.什么是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跟温度的关系是什么?3.什么是布朗颗粒?4.布朗运动的原因?5、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
3、有哪些?学习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在教室内洒几滴花露水,学生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能闻到花露水的香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引入新课)二、自主探究 展示交流活动一:演示实验-气体的扩散现象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溴蒸汽密度大于空气,它是怎么进入到上面瓶中的?活动二:观看视频-液体的扩散现象学生观看视频,思考:为什么硫酸铜溶液与水的分界面逐渐看不清了,以致最后完全消失?活动三:观看图片-固体的扩散现象学生观看图片,思考: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为什么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活动四:自主学习 归纳总结阅读课本第5页内容,并完成: 1.扩散现象是指
4、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活动五:演示实验-探究扩散现象与温度的关系提出问题: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学生猜想:_。设计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归纳总结: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三、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活动一:引入新课布朗时代,人们对分子的存在还存有质疑。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首先在显微镜下发现并研究了布朗运动。这种运动的发现,有力的支持了分子的真实性及分子动理论的正确性,为以后爱因斯坦建立完整的布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的热运动 人教版 高中物理 选修 第七 分子 热运动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