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2012考研笔记中国教育史(41页).doc
《教育学 2012考研笔记中国教育史(4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 2012考研笔记中国教育史(41页).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学 2012考研笔记中国教育史-第 40 页第二部分 中外教育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教育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一)教育起源于学校萌芽的传说 1教育起源问题是教育史与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探讨教育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对此问题中外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看法:(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美国教育家桑代克。他们都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传授活动。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它的提出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目的性
2、和社会性,没有认识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仅从外在的行为角度解释教育的起源,从而将之生物学化,是当时流行的庸俗进化论在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2)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史学家孟禄。他批判了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认为它没有解释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教育的发生都是“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教育形式和方法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他的这一结论从本质上讲,认为教育起源是人类的类本能,而非文化和社会。至于人类的类本能与动物类本能的区别是什么,他未曾涉及。(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它在批判生物起源论与心理起源论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
3、物主义指导下形成。源于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的理论,他们认为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延续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向年轻一代传授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就是在传授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这一观点在我国学术界及前苏联影响深远。(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最早提出,他在新教育大纲(1930)一书中指出“教育的发生只限于当时当地的民众实际生活的需要,是帮助人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之所以有这种想法,因为他认为人类社会生活丰富多样,除劳动经验外,还有一些如集体风俗、行为习惯等需要传授给下一代,而这些至少不能纳入劳动范畴,为准确期间提出这种看法
4、。此外,还有许多不同提法,如“教育起源于人类自身的发展”、教育的神话起源说等。从上面的各种起源说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原始社会教育的几个特点:第一,无私有财产,无阶级;第二,教育目的是为了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进行,没有专门人员与结构,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教育是与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学校则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其产生的历史条件是: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文字产生,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有计划
5、的专门教育机关。于是学校便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早期。2关于学校的传说,首先,氏族部落联盟时,凡宗教仪式和公众集会,必有音乐。音乐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显贵者重视音乐修养,他们的子弟均受乐教。乐师掌管音乐事务,日常演奏之地亦为实施乐教之地,这个场所称之为成均,成均并非劳动场所,所进行的教育不以生产劳动为内容,教育和学者已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专门从事学习的人。其次,古史中还有虞氏之学为“痒”的传说。孟轲说:“痒者,养也”,在氏族公社中,教育年轻一代任务,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老人承担,这种活动就要老人方便,一般在养老地方进行,所以痒也为教育场所。由此可见,成均或痒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展的多种活动的机
6、构,包括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虽然不是正是学校,但它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活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产生奠定基础。(二) 西周的教育制度1“学在官府”西周教育制度的显著特点,其表现有二:一是官师合一,有国家职官掌握学术,担任各级学校的教师;二是政教合一,学校既是施教场所,有时进行政治活动的官廷,教育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分,表明当时教育与政治紧密联系。至春秋时,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此种状况被打破。2大学与小学 西周小学见载于青铜铭文。贵族子弟幼时通常受家庭教育,教以基本常识和待人接物的礼数。8岁始离家人入小学,小学在王宫旁边,王宫侍卫官师氏、保氏为小学师长。小学教育包括德、行、艺、仪,尤重孝亲父母、友尊
7、贤良、顺事师长一类德行的修养,以为造就有德行、武功的未来统治者打下基础。大学教育更为贵族子弟所享有,极个别平民中的优秀者经严格的考核选拔方能进入。大学入学年龄通常始与15岁,九年完成学业。大学设在郊外,天子的大学四周环水叫辟雍,诸侯的大学半周环水叫泮宫,表现出等级性。大学的择址和设施是出于射、御教学和演练的需要。大学的目标在于大艺、履大节,培养有德有仪、能征善战的统治者。西周王朝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要学礼乐、军事需练射御,大学实行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书数又次之。大学的课程与教学已有明确的计划性并有专门的场地与专门的官员施教。 3国学与乡学 国学是专门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
8、,西周都城称为国,成外围称为郊,郊之外的广大地区称为野。射在王都的小学、大学统称为国学。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统称为乡学。文献记载西周在地方行政组织的基础上相应设立乡校、州序、党痒、家塾,分别由各级地方官员负责,又由中央政府负责民政的司徒总领导。乡学教育以德、行、艺为内容而与国家联系,并实行定期选拔,将优秀这举送之国学深造。4家庭教育 西周对幼儿教育极为重视,甚至最早提出胎教主张,礼记?内则中记载了贵族家庭教育的逐步要求:子能食之,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由此看出家庭中从小进行基本生活技能与习惯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在男尊女卑思想的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7岁开始男女有别
9、,男女教育开始分开,女子教育局限在家庭内,相对被轻视。(三)“六艺”教育 有礼、乐、射、御、书、数构成的“六艺”教育,中心是礼、乐。“六艺”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其形成于西周时期。因为当时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空前发展,教育方面逐渐增加了政治伦理内容,形成了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礼是政治伦理课,内容广泛,包括了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艺。周礼?大宗伯把礼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礼既然包括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和道德,所以被看作是立国传统,国家命运之所系,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包括了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社会的一切方面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反映了维护宗法等级世袭制度的
10、需要。奴隶主贵族的礼、乐是相互配合的,凡通行礼之处,就需要有乐。礼乐贯穿整个社会生活活动,体现宗法等级制度,对年轻一代思想政治道德品行培养有重大作用。乐是综合艺术课,内容广泛。所谓:“乐者,乐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乐。礼的作用在于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强制性,而乐则重在陶冶人们内心情感,使本具有强制性的礼变为能获得自我满足的精神需要,使森严的等级关系华在和谐的情谊之中。这种礼乐教育在西周时期确实对于改变风俗习惯,安定社会秩序,加强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起巨大作用。“射御”是军事训练,是基本的军事技术训练。“书数”是基础文化课,书是文字,书是算法。书数是文化基
11、础知识技能,作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而大学学的是诗、书。六艺教育作为西周教育的特征与标志,内容包括多方面因素,既重思想道德,又重文化知识;既重传统文化,又重实用技能;既重军事,又重戒备;既重礼仪规范,又要重内心情感修养。它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后来的“苏湖教法”、朱熹及颜元等人都十分重视。我们应注意分析六艺与西方七艺的联系与区别。二、私人讲学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一) 私人讲学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基础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水利灌溉的发展,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私田增加,出现“私肥于公”,结果法律上开始承认土地私有制,加速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形成。由于经济基础的变革
12、,上层建筑开始发生变化。政治上,“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崩乐坏”;文化上随之发生变化,标志就是官学衰败,私学兴起。“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孔子首创私学,随后墨子、孟子、荀子等均创办,一时间私学兴起。私学兴起的历史特点:西周时期,官学建立在土地国有制基础上,春秋私学则建立在个体私有经济基础上;官学的社会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私学则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主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众及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官学是国家政权机关办的,“学在官府”,私学则根据个人或社会需要建立,相对分散,促进了学术下移;官学是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的一部分,无独立的组织结构,私学是政教分设,教育从政治结构中分离出来
13、,成为独立的活动;官学入学受少数贵族子弟垄断,私学则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了教育对象范围;官学是官师合一,私学是官师分离,教师成为一种独立职业;此外,私学思想自由,教学内容上能够贴近生活,教育场所不固定,具有很大灵活性。总之,自由是私学的最大特点。 私学兴起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被冲破,文物典籍及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民间称为私学教师,而社会又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 私学对我国教育发展的贡献在于:第一,冲破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的旧传统,使之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教育过程与政治分离,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比较独立的社会职业,学生也可以自由择师
14、,教育内容也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改变了官学死板僵化的风气,推动了古代学术的发展。第二,扩大了教育对象,孔子首创有教无类。教育对象有少数贵族向平民扩大。第三,对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等方面有光辉成就,出现了像大学、学记等教育专著,确立了我国教育在世界教育史方面的地位。(二)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随着官学衰败,私学兴起,士作为一个阶层,人数日众,地位不断提高。这些人掌握一定文化知识或有一技之长,四处游说,寻求进身之阶,成为社会一股活跃势力。在诸侯争霸,七国称雄时代,各诸侯为壮大自己势力,扩大自己影响,争相养士,养士之风日盛。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的盛行直接推动了各学派的发
15、展,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诸子百家习惯上称“九流十家”,即: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加上“纵横、杂、农家”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统称“十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法、道。(三)齐国的稷下学宫春秋时,齐国经济繁荣,齐国统治者一方面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壮大自己势力,一方面在文化上采取开放政策,广揽天下之士,稷下学宫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并为齐统治服务,先后经桓公、威王、宣王、湣王、襄王、王健六代,时历约年左右,距今约左右,创建之早,持续时间之长,在当时世界首屈一指。性质:有别于用士养士,它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育士的学校,为封建官僚制度服务的,其产生是适
16、应战国的历史潮流的,把为奴隶主阶级世卿世禄制度服务的官学质变为造就封建官吏的学校,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一大飞跃。稷下学宫是一个特殊形态的,虽为田齐创办的国立大学,但其细胞为私学。它由私学所构成,因此,稷下学宫是一个官办之下有私学,私学之上是官学的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由此英国李约瑟教授称之为“稷下书院,既有私学性质,又具有官学性质,二重性,一身而二用学官”,实是有私学向官学过渡的形态。特点:第一,教师政治地位高,生活待遇优厚。第二,继承和发扬了私学的特点,打破门户之见,来者不拒,去者不止,还可以自由选择课程。第三,百家争鸣,自由辩论。第四,相互吸收,趋向融合。稷下学宫不仅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创
17、办的唯一官办的高等学府,而且它创办之早,历时之长,堪称历史之最。它是战国时期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既是当时文化和教育的缩影,又集中了齐文化的特色,不仅培养了许多历史名人,而且在那里产生了许多新学派,它为我国古代高等学府发展树立了光辉典范,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四)孔丘的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化,对我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第一,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第二,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论语二十篇是孔门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也辑录一
18、部分孔子门徒的言行,是我们研究孔子思想需要依据的主要材料。 2“庶、富、教”孔子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这一思想。认为在实现充分的劳动力、保障人民丰足生活的前提下,必须施行教育,使其知伦理、守本分,最先论述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论证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中,教育起决定作用。他说:“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差别很大,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行,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他的这一主张肯定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决定作用,顺应并推动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
19、潮流,具有极大进步性,对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它同时开启了以后对人性与教育关系的讨论,但他没有抛弃“上智”“下愚”的老调。 4“有教无类”孔子在春秋末期面对官学衰败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的社会现实,从“性相近,习相远也”理论前提出发,极力主张扩大教育对象,明确提出这一主张。其基本含义有不同理解,梁朝皇侃称:“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也。教之则善,本类也。”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这比较符合他的这一主张。他创办私
20、学,聚徒讲学,广收门徒,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5“学而优则仕” 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比较准确的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主张,历来对这句话的解释存在分歧,但基本含义应该是把官职与学习紧密相连。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这一主张提出主要是针对春秋末期奴隶主贵族统治腐朽,不学而仕,仕而无学的现象相当突出,私学兴起,仕阶层扩大,出现学而不能仕的矛盾这种状况提出。提出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将激励和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对当时的宗法观念以冲击,具有进步性。
21、6论教学内容 他从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这一教育目的出发,特别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他继承六艺教育传统,亲自整理古代文献,形成“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尤重诗、礼、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的教育内容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尤为可贵,对我国文化传统影响深远。但他的教育内容有严重缺陷,一是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播,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 7论教学方法 孔子将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他把如何教的问题建立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上。把学习过程归结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即学、思、行。在此基础上提
22、出几种基本方法:(1)因材施教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其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习相远也”。他本人并未提出这一概念,朱熹根据他的教学经验,提出“夫子教人各尽其材”,遂有“因材施教”。实现这一原则关键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理解,准确掌握学生特点。孔子本人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非常强调学生特点,他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均能准确概括出个人特点。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某些专长,避免盲目,一刀切。(2)启发诱导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他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积极性,第一次十分精辟表达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步伐,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
23、而)根据朱熹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才适合诱导、启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端正思维的方向,即“开其意”、“达其辞”。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其核心是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精神。据此,首先要理解学生认识规律,掌握学生心理状态,适时施教,“当其可”。这种教学方法包括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教师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激发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去思考问题,并力求能明确表达。第二,教师的启发工作以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前提条件,重要作用体现在“开其意”、“达其辞”。第三,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
24、类旁通,扩大认识范围。(3)学思并重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乱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乏而不实。单纯的学或思,都有片面性。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材料作依据,才可能提供这些材料进行有效思考,二者相关,学习居先,是基础,是主要方面,在有知识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抓住事物本质,使认识深入和提高。(4)由博返约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知识面应广,但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加以统帅。他强调“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见识多,思路广,对于事物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2012考研笔记中国教育史41页 2012 考研 笔记 中国 教育史 4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