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导学案:3.4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导学案:3.4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导学案:3.4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7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导学案:3.4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第 6 页锦州中学 高二 年级 化学 学科导学案课题: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总第 课时编写人: 迟文杨 审核人: 刘菡英 时间: 2015年 12月 6 日 目标:(简洁、明确、概念、要点、规律)1、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特点。2、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重点: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难点: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教学设计(知识系统化、问题化)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在溶剂中 的速率等于 的速率,溶液中各离
2、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也叫沉淀溶解平衡)2、表达式: MmAn (s) mMn(aq) nAm(aq)如: AgCl (s) 3. 意义:不表示电离平衡,表示一方面:少量的Ag+ 和Cl-脱离AgCl表面进入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的阴、阳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的表面。 4、特征:逆、动、等、定、变(1)逆:沉淀生成过程与沉淀溶解过程是_的。(2)动:_平衡,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沉淀的生成与溶解仍在进行。(3)等: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速率与沉淀生成速率_。(4)定: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溶质离子浓度保持_。(5)变:沉淀溶解平衡是在一定_下建立起来的,条件改变
3、,平衡破坏【说明】 溶解平衡具有等、动、定、变的平衡特征。任何平衡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当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练习:书写碘化银、氢氧化镁溶解平衡的表达式5、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思考】:应该从那几方面去分析?(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难溶 微溶 易溶 0.01 0.1 m(g)【注意】:、绝对不溶的电解质是没有的。、同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易溶电解质做溶质时只要是饱和溶液也可存在溶解平衡。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大家一起来探讨影响溶解平衡的外界因素:(2)外因:对于平衡AgCl(s) Ag+(aq)+ Cl(aq),若改变条件,对其有何影响?条件平衡移动方
4、向C(Ag+)C(Cl)溶解量溶解度(S)升高温度加 水加入NaCl(s)加入AgNO3(s)加入NaI(s)a.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_方向移动;增大相同离子浓度,平衡向_方向移动;减小相同离子浓度,平衡向_方向移动。(同离子效应)b.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是吸热过程。 升温,绝大多数平衡向_方向移动6、溶度积(平衡常数)Ksp(1) 对于沉淀溶解平衡:MmAn (s)mMn(aq) nAm(aq)Ksp , 在一定温度下,Ksp 是一个常数,称为 ,简称溶度积。(2) 溶度积常数的意义:对于相同类型的电解质,Ksp越大,其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 。Ksp 和S均可衡量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
5、力,只有相同类型的物质,才有Ksp 越大S越大的结论。同一物质的Ksp与只 有关,与溶液中的溶质离子浓度 关。(3) 溶度积规则若某时刻:Qc Ksp 过饱和,析出沉淀。Qc Ksp ,饱和,平衡状态 。 Qc Ksp ,未饱和。7、沉淀反应的应用沉淀的生成(1)方法:A、调节PH法 B、加沉淀剂法 C、同离子效应法 D、氧化还原法(2)原则:生成沉淀的反应能发生,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3)意义:物质的检验、提纯(除杂)及工厂废水的处理等(4) 不同沉淀方法的应用a. 直接沉淀法:除去指定的溶液中某种离子或获取该难溶电解质b. 分步沉淀法:鉴别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或分别获得不同难溶电解质c. 共沉
6、淀法:除去一组某种性质相似的离子,加入合适的沉淀剂d. 氧化还原法:改变某离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转变为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电解质便于分离除去沉淀的溶解【思考】:写出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平衡的表达式: 讨论:1、若使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2、现提供以下试剂,请你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蒸馏水、盐酸、饱和NH4Cl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 FeCl3溶液 原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使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方法:设法不断移去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实验方案】:分别向氢氧化镁沉淀中加入蒸馏水、酸、 盐,根据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完成实验,记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试管编号对应试剂少许Mg(OH)2少许Mg(OH)2少许Mg(OH)2少许Mg(OH)2滴加试剂2ml蒸馏水,滴加酚酞溶液2ml盐酸3ml饱和NH4Cl溶液2mlFeCl3溶液现象【思考与交流】: 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释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并试从中找出使沉淀溶解的规律。【解释】在溶液中存在Mg(OH)2的溶解平衡: Mg(OH)2(s) Mg2(aq)+2OH(aq)、加入盐酸时,H中和OH,使c(OH)减小,平衡 移,从而使Mg(OH)2溶解。、加入NH4Cl,NH4与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它在水中比Mg(OH)2更难电离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化学 选修 四导学案 3.4 电解质 沉淀 溶解 平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