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45页).doc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4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45页).doc(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第 43 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境内,北起辽河,南至珠江,在20多个地方发现了远古人类的遗迹,其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代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北京人和元谋人遗址。一、 元谋人(元谋直立人)1、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 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 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打制石器)和使用天然火4、 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
2、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进化阶段。元谋人和北京人都属于晚期猿人。二、 北京人(北京直立人)1、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 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 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4、生产生活状况 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北京人体貌特征(北京人复原头像):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平均
3、身高157厘米,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zhen)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北京人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北京人遗址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拓展延伸】1、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
4、人类有什么作用?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伴随时间的推移,动、植物尸体就会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在地层的深处。在极少数特殊的环境下,那里压力大,温度高,沉积的泥沙慢慢变成岩石。生物的坚硬部分,如骨骼也伴随泥沙慢慢变为像岩石一样坚硬,生物的柔软部分,也会在地层中留有印迹,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石头,就叫做化石。化石形成后,几乎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化石成了记录地球历史的特别文字,依据这些特别的文字,人们能了解地层的年龄及当时的一些情况。2、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骨,看看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大猩猩脑容量最小,北京人次之,现代人最大;大猩猩头部血管细小且稀疏,北京人次之,现代人血管粗且密。3、北京
5、人制作打制石器都有什么用途?用来砍伐木材,刮削木棒,割削兽皮,分割食物等。4、学会用火为什么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改善生存条件。同时用火烧烤食物,吃上熟食,减少疾病,身体素质得到大大提升。5、北京人获取火源的方式?煤的自燃、森林自燃生活、雷电生火、火山喷发、偶然碰撞生火三、 山顶洞人1、 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 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 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 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 神农氏:教民播种
6、,尝遍百草。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居民半坡人河姆渡人距今年代距今约6000千年距今约7000千年生活地区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房屋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器等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原始农业(种植作物)种植水稻种植粟原始畜牧业(饲养业)饲养猪、狗;打猎捕鱼饲养猪、狗和水牛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衣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 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2、 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
7、、 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3) 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
8、理。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不同点地理位置不同:半坡人处于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处于长江流域;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建造的房屋不同: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制作的彩陶艺术风格不同。相同点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都处于原始社会后期);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发展;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都会制造陶器影响农耕文明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最终促使国家出现。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相同点:生产以农业为主,生活是盖房定居,磨制石器和陶器。农耕文明的特征。不同点:房屋的结构不同,种植
9、农作物不同,干栏式、水稻。 半地穴式、粟。原因: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2、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从食物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渔猎;而河姆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会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时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3、比较半坡居民和北京人有哪些不同?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使用打
10、制石器;半坡居民已经开始使用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从食物来源看:北京人主要靠采集野生植物果实为生,辅之以渔猎;半坡居民有比较固定的食物来源,即种植粟,发展原始农业。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半坡居民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从社会分工的情况来看:北京人正处于最原始的社会发展阶段,没有明显的社会行业分工,而半坡居民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之分。4、原始农业的快速发展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什么是刀耕火种?耒耜的发明有什么好处?刀耕火种指砍伐地面上的杂草树木,在草木干燥后用火焚烧,经火烧过的地方变得松软,即可进行播种,种植农作物。耒耜的发明使得以
11、此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5、原始农业的发展标志及影响?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第3课 远古的传说一、 炎黄联盟1、 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2、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3、 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盘古开天辟地: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上帝造人、外星人造人等。其中、最著名的传说人物是炎帝和黄帝。阪泉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的一场大规模战争,结果黄帝取胜,炎帝
12、归附于黄帝,两部落结成联盟。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名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涿鹿之战黄帝取胜的原因:运用了能辨别方向的指南车;战士们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 黄帝像二、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1、 炎帝的贡献:(1)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2)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3) 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炎帝,号称:神农氏,主要生活在陕西渭河流域。“开创我国原始农业的
13、始祖”指的就是:炎帝。 传说中的发明有: 传说种植五谷、尝百草、制时历; 教民开垦荒地,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2、 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3、 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黄帝, 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黄帝为少典之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黄帝时期,仓颉
14、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三、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4、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5、大禹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所在地区:黄河流域包括部落: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部落联盟的原因:由于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泛滥,洪水成灾。为了抵御共同的灾难而走向联合。禅让制: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成就(依据继位顺序)
15、:A.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B.舜制定律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大禹治水:C.禹用疏导的方法解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被尊称为“大禹”。禹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拓展延伸】1、禅让制的实质史前时代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任何特权。2、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心系人民3、禅让制多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何意义?选贤举能、重用人才,拓宽用人、选人制度。4、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你认为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依据?5、后人为什么祭拜炎帝和黄帝?为什
16、么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阪泉之战 炎帝和黄帝之间的战争,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涿鹿之战 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蚩尤炎黄两个部落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主体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四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1、 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 禹 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的统治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2、“家天下”局面。 家天下的局面是从 启 开始的。启 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禹最初想传位于伯
17、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帝王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礼记.礼运篇讲禹以前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在那时,一切财产都是公共所有(天下为公),首领依其才能选举产生(选贤与能)。讲到禹以后的社会时,指出国家财产成了一家私产(天下为家),私有制已成合法,父死子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大人世及以为礼),有了禹传子,家天下的制度。到了西周时期,进一步提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口号,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当成君王一家的私产。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4、 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夏桀把人当坐骑二里头遗址,
18、反映出夏朝的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区,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夏朝还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5、灭亡:桀 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 年被商汤所亡。夏桀是夏王朝的末代君主。他文才出众,武艺超群;赤手空拳可以格杀虎豹,能把铁钩象拉面条一样随意弯曲拉直,如此文韬武略的男人应该有能力成为一个英明的君王。遗憾的是:夏桀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暴虐、享乐和瞎折腾上,引起民众的反抗。(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 1600 年, 汤 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 盘庚 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
19、: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部落,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今郑州)。盘庚即位时,商朝经过九世之乱,政治腐败,贵族奢侈,王室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天灾频繁,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次迁都。迁到殷后,他以强硬手段制止贵族们搬回旧都的企图。他还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局面。纣王在位后期,居功自傲,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过着奢华的生活。加上连年征战,使兵力不足,国库空虚
20、。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杀比干,囚箕子,失去人心。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使用酷刑,残害人民。商汤(清绘本) 商纣王动脑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1)暴政引起民愤(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3)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1、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镐京 ,史称“西周”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拖展疆域,发展迅速。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日益强盛。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
21、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对象:亲属、功臣(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
22、战国的战乱与纷争。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 国人暴动 。公元前 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烽火戏诸侯: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到周幽王时候,朝政更加腐败,社会各种矛盾计划。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总结讨论:(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教版七 年级 上册 中国历史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4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