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附答案(63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附答案(6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附答案(63页).doc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附答案-第 61 页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包括原料药与药品。药品:一般指将原料药物经加工制成的可直接应用的成品。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的应用形式。制剂:将原料药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调剂:指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配制,注明用法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中成药:指以中瑶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法定处方和制法大批量生产,具特有名称,并标注有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实行批文号管理
2、的药品。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1.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2.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剂型3.根据常规要求选择剂型 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三小剂量、毒性、副作用 五便服用、携带、生产、运输、储存中药制剂剂型的重要性: 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作用性质 冰片入丸剂口服,发挥开窍醒神作用以治疗闭证之神昏 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起效速度 静脉吸入肌肉皮下直肠或舌下口服皮肤 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作用强度 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商汤时期,伊尹首创汤剂汤液经,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战国时期,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记载了汤、丸、散、膏、酒。东汉时期,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论及制药理论、制备方法。晋
3、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八卷,首次提出“成药剂”概念。唐代,由政府组织编撰颁布的新修本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宋元时期,由太医院颁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制剂规范。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它的重要特点是它的法定性和体例的规范化。性质: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撰,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第一部中国药典 1953 年版只有一部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两部 2005年、2010年三部,分中药、化药、生物制品卷2015年四部 凡例(具有通用性、指导作用)、正文(主要内容)、索引、通则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
4、剂、单味制剂。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四部收载药物辅料、制剂通则、鉴定方法、标准物质、试剂试药。中药制剂的卫生标准与检验方法1. 热原检测 热原系指由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主要是指细菌性热原,是某些细菌的代谢产物、细菌尸体及内毒素。热原的检查法包括家兔法,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2. 无菌检查 无菌检查用于注射剂、滴眼剂等药物的检查3. 微生物限度检查 检查非无菌试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检查项目包括: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及控制菌。表1 非无菌化学药品制剂、生物制品制剂、不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
5、准给药途径 需氧菌总数控制菌(cfu/g、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ml或(cfu/g、cfu/mlcfu/10cm2)或cfu/10cm2)口服给药固体制剂液体制剂103102102101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1g或1ml);含脏器提取物的制剂还不得检出沙门菌(10g或10ml)口腔黏膜给药制剂齿龈给药制剂鼻用制剂102101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1g、1ml或10cm2)耳用制剂皮肤给药制剂102101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1g、1ml或10cm2)呼吸道吸入给药制剂102101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胆盐革兰
6、阴性菌(1g或1ml)阴道、尿道给药制剂102101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1g、1ml或10cm2);中药制剂还不得检出梭菌(1g、1ml或10cm2)直肠给药固体制剂液体制剂103102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1g或1ml)其他局部给药制剂102102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1g、1ml或10cm2)化学药品制剂和生物制品制剂若含有未经提取的动植物来源的成份及矿物质还不得检出沙门菌(10g 或10ml)。非无菌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见表2)表2 非无菌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给药途径需氧菌总数(cfu/g、cfu
7、/mL或cfu/10cm2)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cfu/mL或cfu/10cm2)控制菌固体口服给药制剂不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104(丸剂3104)1051025102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1g);不得检出沙门菌(10g);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应小于102cfu(1g)。液体口服给药制剂不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5102103102102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1ml);不得检出沙门菌(10ml);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应小于10cfu(1 ml)固体局部给药制剂用于表皮或黏膜不完整用于表皮或黏膜完整103104102102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
8、胞菌(1g或10cm2);阴道、尿道给药制剂还不得白色念珠菌、梭菌(1g或10cm2)液体局部给药制剂用于表皮或黏膜不完整用于表皮或黏膜完整102102102102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1ml);阴道、尿道给药制剂还不得白色念珠菌、梭菌(1ml) 非无菌的药用原料及辅料微生物限度标准(见表3)表3 非无菌药用原料及辅料微生物限度标准需氧菌总数cfu/g或cfu/ml)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或cfu/mL)控制菌药用原料及辅料103102*注*:未做统一规定。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见表4)表4 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标准需氧菌总数cfu/g或cfu
9、/ml)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或cfu/mL)控制菌中药提取物103102*中药研粉口服用贵细饮片、直接口服及泡服饮片*不得检出沙门菌(10g);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应小于104cfu(1 g)1. 口服制剂给药 不含药材给药制剂细菌数 每1g不得过1000cfu ,每1ml不得过100 cfu霉菌和酵母菌数 每1g或1ml不得过100 cfu大肠埃希菌 每1g或1ml不得检出含药材原粉的制剂细菌数 每1g不得过1000cfu(丸剂每1g不得过30000cfu),每1ml不得过500 cfu霉菌和酵母菌数 每1g或1ml不得过100 cfu大肠埃希菌 每1g或1ml不得检出大肠菌群 每1g应
10、小于100个1ml应小于10个 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的制剂细菌数 每1g不得过10,0000cfu霉菌和酵母菌数 每1g或1ml;不得过500 cfu、1000cfu大肠埃希菌 每1g或1ml不得检出大肠菌群 每1g应小于100个1ml应小于10个2. 局部给药制剂 用于手术、严重烧伤、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应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细菌数 每1g或10 cm不得过1000cfu ,每1ml不得过100 cfu霉菌和酵母菌数 每1g、1ml或10 cm不得过100cfu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每1g、1ml或10 cm不得检出用于表皮或黏膜完整的含药材原料的局部给药制剂细菌数 每1g或10 c
11、m不得过10000cfu ,每1ml不得过100 cfu霉菌和酵母菌数 每1g、1ml或10 cm不得过100cfu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每1g、1ml或10 cm不得检出耳、鼻及呼吸道吸入给药制剂细菌数 每1g、1ml或10 cm不得过100cfu霉菌和酵母菌数 每1g、1ml或10 cm不得过10cfu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每1g、1ml或10 cm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鼻及呼吸道给药制剂,每1g、1ml或10 cm不得检出阴道、尿道给药制剂 细菌数 每1g、1ml或10 cm不得过100cfu霉菌和酵母菌数 每1g、1ml或10 cm不得过10cfu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
12、菌、梭菌、白色念珠菌 每1g、1ml或10 cm不得检出 直肠给药制剂细菌数 每1g不得过1000cfu,每1ml不得过100cfu霉菌和酵母菌数 每1g、1ml不得过100cfu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每1g、1ml不得检出其他局部给药制剂细菌数 每1g、1ml或10 cm不得过100cfu霉菌和酵母菌数 每1g、1ml或10 cm不得过100cfu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每1g、1ml或10 cm不得检出3.含动物组织(包括脏器提取物)及动物类原料药材粉(蜂蜜、王浆、动物角、阿胶除外)的口服给药制剂 每1g、1ml或10 cm不得检出沙门菌4.有兼用途径的制剂 应符合给药途径标
13、准。5.霉变、长螨者,以不合格论6.中药提取物及辅料 参照相应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执行。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全部杀灭的技术。 除菌:是利用过滤介质或静电法将杂菌以捕集、截留的技术防腐:指以低温或化学药品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技术消毒:指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病原微生物的技术 灭菌法 物理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 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滤过除菌法化学灭菌法 气体灭菌法 化学药剂杀菌法 Fo= t10t-121/10 Fo值为一定灭菌温度(T),Z为101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用时间(min)。
14、Fo一般介于8-12min(一) 物理灭菌法 1. 热灭菌法(1) 干热灭菌法 适用于耐高温但不宜用湿热灭菌法的物品 如玻璃器具、金属制容器、纤维制品、固体试药、液体石蜡 缺点:穿透力弱,温度不均匀,灭菌温度高,时间长。 火焰灭菌法 灭菌迅速、可靠、简便,如金属、玻璃、瓷器制品。 干热空气灭菌法 繁殖性细菌100以上 1h可杀灭,耐热性细菌芽胞120以上才能使杀菌效率急剧增加,180灭菌2h或260灭菌45min对于细菌芽胞的杀菌力如同繁殖体,有效灭菌条件一般为160170120min;17018060min;25045min可用于耐高温玻璃制品、金属制品、不允许湿气穿透的油脂类、耐高温的粉末
15、材料。2. 湿热灭菌法 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原理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核酸变形导致其死亡 热压灭菌法 用压力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气加热进行灭菌的方法。灭菌可靠,能杀死所有的细菌繁殖体和芽胞。115 (67kPa)30min、121(97kPa)20min、126(139kPa)15min凡能耐高压蒸汽的药物制剂、玻璃容器、金属容器、瓷器、橡胶塞、膜过滤器、工作服、大输液 流通蒸汽灭菌法 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00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通常灭菌时间为30-60分钟。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适用于消毒及不耐高温的制剂(安瓿)或不耐
16、压容器与器械。 煮沸灭菌法 通常灭菌时间为30-60分钟 如:注射器、注射针。可加入甲酚、氯甲酚、苯酚、三氯叔丁醇等提高灭菌效果。3.射线灭菌法 4.紫外线灭菌法 用于表面灭菌、无菌室空气及蒸馏水灭菌5微波灭菌 6.滤过除菌法(二)化学灭菌法1.气体灭菌法本法系指用化学药品形成的气体或蒸汽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常用的气体灭菌剂有:环氧乙烷、甲醛、臭氧等3. 浸泡与表面消毒法 聚山梨酯又名吐温常用消毒剂有:醇类:70%75%乙醇;酚类25%苯酚溶液、2%甲酚肥皂液(来苏儿)季铵盐类:0.10.2%苯扎氯铵常用的防腐剂:1.苯甲酸与苯甲酸钠 防腐作用依靠苯甲酸未分解分子,一般用量0.1%0.25%,降
17、低pH值对其发挥防腐作用有利。一般pH4以下防腐作用较好。2.对羟基苯甲酸类(尼泊金类) 有甲酯、乙酯、丙酯、丁酯。无毒、无臭、不挥发,化学性质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作用强,微碱性溶液中作用减弱,丁酯抑菌力最强。一般用量为0.010.25%。聚山梨酯类表面活性剂能增加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在水中的溶解度,但由于两者之间发生络合作用,可减弱其防腐效力。3. 山梨酸 溶解度在水中为0.2%(20),在乙醇中为12.9%(20)在丙二醇中0.31%。本品对霉菌的抑制力强,常用浓度为0.15%0.2%。聚山梨酯类与本品也会因络合作用而降低其防腐效力,但由于其有效抑菌浓度低,因而仍有较好的抑菌作用。4.乙醇 含2
18、0%乙醇制剂已具有防腐作用。在中性或碱性中含量达25%以上才有防腐作用。40%乙醇防止水解 75%乙醇消毒 5070%乙醇润湿剂 20%以上乙醇防腐粉碎:指借用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碎成规定细度的操作过程。药物粉碎的目的主要有:(1)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便于调剂和服用。(3)加速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4)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5)有利于药物的干燥和贮存。粉碎的基本原理:将机械能转变成表面能的过程。极性晶形物质如:生石膏、硼砂具有相当脆性,叫易粉碎。非极性晶形物质如樟脑、冰片脆性差,当进行粉碎时,易产生形变阻碍其粉碎。非极性晶形物质如树脂
19、、树胶具有弹性,可降低温度(0左右)增加脆性便于粉碎。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到血液循环的速度与程度为生物利用度。(一).干法粉碎 指将药物经适当干燥,使药物的水分含量降低至一定限度再行粉碎的方法。包括单独粉碎、混合粉碎。1. (1) 单独粉碎:指将一味药单独粉碎,便于应用于各种复方制剂中。需要进行单独粉碎的重要有:氧化性药物与还原性药物(雄黄、火硝、硫磺,避免混合粉碎发生爆炸)、贵重中药(牛黄、羚羊角、西洋参、麝香、珍珠等,避免损失)、质地坚硬不便与其他药物混合粉碎的中药(磁石、代赭石)。(2) 混合粉碎:指将处方中某些药物的性质及硬度相似的数味药料掺和进行粉碎。,这样既可避免-些粘性、油性药物单
20、独粉碎的困难。有串料粉碎;串油粉碎;蒸罐粉碎(二). 湿法粉碎 往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并与之一起研磨粉碎的方法。通常选用液体是药物遇湿不膨胀,两者不起变化,不妨碍药效为原则。如水飞法(三).低温粉碎 低温粉碎是指将冷却到脆化点温度的物质在外力作用下破碎成粒径较小的颗粒或粉体的过程。适用于在常温下粉碎困难物料,软化点低、熔点低及热可塑性物料,富含糖分、具一定黏性的药物;低温使物料脆性增加,易于粉碎,可获得更细的粉末;能保留挥发性成分。如当归、苍术、白术(四).超微粉碎筛析:是固体粉末的分离技术。是按颗粒大小用筛分级的方法,筛析结构用各级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数表示。药筛分编织筛和冲眼筛一号筛的
21、筛孔内径最大,九号筛筛孔内径最小。筛目越大,筛孔越细最粗粉:全过一号筛,混有能过 三号筛 不超过20%粗粉:全过二号筛,混有能过四号筛 不超过40%中粉:全过四号筛,混有能过五号筛 不超过60%细粉:全过五号筛,含有能过六号筛 不少于 95%最细粉:全过六号筛,含有能过七号筛 不少于95%极细粉:全过八号筛,含有能过九号筛不少于95%混合是散剂制备的关键工业流程混合:指将两种以上固体粉末互相均匀分散的过程或操作。混合的目的:使多组分物质含量均匀一致。混合方法:搅拌混合研磨混合过筛混合混合影响因素:1.组分药物比例量 相差悬殊,不易混合均匀。可采用“等量递增法”2. 组分药物的密度 相差悬殊时,
22、应将密度小(质轻)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 3. 组分药物的色泽 相差悬殊时,可采用“打底套色法”即将少量的、色泽的药粉先放入研钵中作为基础,然后将量多的、色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研钵中4.组分药物的粉体性质 先将粒径大的放入混合真空度:真空度是指处于真空状态下的气体稀薄程度。粒密度:指除去微粒间空隙(用汞置换法测定)求得微粒密度,因汞的表面张力较大,在常压下不能透入小于20m的孔隙。堆密度:堆密度是指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的体积V求得的密度,亦称堆密度,即b=W/V。孔隙率: 指块状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孔隙率包括真孔隙率,闭孔隙率和先孔隙率。休止角:通常是指粉体堆积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药剂学 考试 重点 答案 6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