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滴水穿石的启示》为例(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滴水穿石的启示》为例(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滴水穿石的启示为例-第 6 页文体顺应:通向“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视角以滴水穿石的启示为例语用?语用!一个亟需厘清的概念关于“语文”的争论,一直以来似乎从未间断过,从语文的定义之“争”到语文课程的性质之“论”再到语文教学的价值之“辩”人们似乎总想用自己的理解给语文或语文课程作出一些诠释与界定,然而往往回头发现自己在不经意间误入了一条“顾此失彼”“以偏概全”的窄小的“胡同”,近几年来出现的大量的“语文”便是较好的佐证。随着2011年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这些争论似乎可以终止。因为在新修订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首次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进行了较为精确的定义,即“语文课
2、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新的课程定位又引起新的争论。关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概念的解读,似乎又陷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怪圈之中。有人认为“听、说、读、写均能体现语文文字的运用”,也有人把它同“训练”建立了等同关系,更有甚者把它解读为“人类一切围绕着语言文字展开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语言文字的运用”。专家们,教研员们也都是按着自己的解读在关照、指导、评价当下语文教学的种种。然而,如果我们把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放在语文单独设科六十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来看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前期语文教学“重内容感悟,轻表达习得”
3、这种教学生态的纠正与修复,当然任何人都不希望它重蹈上世纪70、80年代“机械训练”的覆辙。这个观点是被当下语文教学界大多数同仁所理解并接受的。站在这样的逻辑起点上,我们再来琢磨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那就要清晰明朗了许多。毋庸置疑,修订版课程标准所提出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课程定性是想把大家从过去“重内容,轻形式”的教学路子引到“重视文章表达形式”或者说是“内容感悟与表达习得”并重的新路子上来。“解剖”到这儿,我们不妨试着给“语言文字的运用”做出一个课程视野下的解释:是学生依据一定的语言材料,习得语言运用的方法及获得审美、文化体验的活动。它既关注语言文字的形式和结构,又重视语言文字的意义、功能,
4、更重视的是学生如何消化吸收,之后又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理想?现实!一线教师们的困惑与忧思“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概念的提出无异于在课程改革再出发的当口对语文教学的一次肃清,它将指引着我们教师更为理性、更为客观、更为全面地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那么一线教师对它的认识达到了怎样的程度,在具体的实践中又存在着哪些困惑?在一次省级语文教师培训活动中,我对前来参训的258名语文教师(参加此次培训的是某区域的全体语文教师,样本具有普适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这一定义的知晓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可见这的确是一个高频词汇,具体知晓途径大致有这样几类:学校组织大家学习新课标;县级以上教师培训部门
5、进行了相应的培训;杂志阅读中获悉。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意义解读,几乎超过一半的老师说不清楚,依然停留在“听说读写”上。仅有不到一半的老师能提到“表达方式”“言意兼得”“语言形式”“怎么写的”之类的语汇。此次调查最大的焦点还是聚集在了“教学实践中关于语言文字运用你有哪些困惑?”这一命题上。为了更为真实地呈现调查结果,我将部分老师调查问卷上的的原话摘录如下:教师甲:或许是本人自身文学修养及阅读水平的问题,我总是很难独立在文本解读中发现文本“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点,只能从教案、名师实录等资料中借鉴。教师乙:很多时候一个文本中能找到许多个“语言文字运用”的点,但我不知道怎么进行取舍,不知道该用哪个进行
6、教学?教师丙:我基本上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备课,只是在某一个部分的教学时寻找一些语言训练的点。这一点在准备公开课时特别突出。以上三位教师的“困惑”应该说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线教师们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语汇应该说是有知晓、无认识;有理论、无实践;有印象,无体验。这样的结果不禁让笔者有点“汗涔涔”了,面广量大的一线教师作为语文课程最重要的实施者与执行者,却对课程的基本定位更多地停留在“认知”层面,这不得不令人担忧。理论?实践!一条通向“语言文字运用”的坦途那么,我们回头再来看语文教学理论界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这一基本定位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新的观点,新的视角,新的思维还是多有呈现的。比如上海
7、师大吴忠豪教授提出的“围绕语文的本体性知识来教”,浙江师大潘涌教授的“积极语用”,王建华所编撰的语用学与语文教学一书,江苏省名师魏星提出的“按照言语生成规律来教”等等,这些教授、专家、名师的观点一度成为了当下教师在论文写作中援引的热点语汇,他们的许多“语录”也经常性地占领着各类评课现场的言语空间。然而,当我们回到教学实践这一每天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当我们回归常态教学这一“粗糙的地面”的时候,我们太多的是茫然不知,我们太多的是手足无措。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理论与实践“隔”得有点远。怎么办?如何打通理论与实践的经脉?如何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真正地落实到我们的课堂实践中来。以下,笔者将以
8、滴水穿石的启示为例,呈现一个“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完整过程,让我们共同来探求“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点视角、方法、路径。【我读文本】一处独特的奇观,一场美丽的思维之旅。作者神通万里、思接千载,从安徽太极洞的那一个小洞出发汲取了古今中外三位名人成功的例子,用了近700个文字,简洁明快地向我们分享着他所获得的启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实现美好的理想。这无疑是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个文本最为“官方”的解读。我常常喜欢把文本进行两个维度的“剥离”。一是考察一下文本原生的阅读价值。就这个文本而言,很显然,作者是想借文字告诉我们一个关于“专”“恒”的道理。对于这点,很多教者是牢牢抓住并且努力把它做足做到位
9、的。二是探究文本的教学价值。当一个文本以课文的形式作为呈现的时候,它势必就“被”带上了强烈的教学价值。那么就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而言,它又被赋予了哪些教学价值呢?我们不妨做这样几个追问:1、朗读训练是重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这样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来说,文体特点就决定了强烈的语言特点严谨、准确。这样的语言风格也注定了这篇课文不是有感情朗读的较好范式。我想就这点应该和编者也是一致的,因为文后的练习中也没有出现“有感情朗读”之类的要求。2、文本理解有难度吗?固然这是一篇论述启示的文章,讲道理的文章自然应该是让学生去揣摩感悟的。然而就这篇课文所论述的道理来看,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难理解的
10、。3、有语言训练点吗?有,课文后面的练习中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让我们引导学生领悟设问句、反问句的言语特点。这是教材中迄今第一次出现的对这两种句式的要求,对于这样的语言知识我们要有足够的敏感与重视。但如果把这个作为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无异于进行了一项基础训练。4、那文本的表达形式呢?在不断地追问、不断地否定中,我们隐约地可以触摸到“表达形式”是这个文本教学价值的“暗箱”与“密码”。这个文本的表达形式和它的文体特点是紧密联系的。文章从太极洞的奇观引入话题,提出观点,然后用了三个正面例子、一个反面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观点,这是典型的议论文的章法。其实,就苏教版教材而言,议论文这种文体的开
11、篇之作应当是四年级的说勤奋。但就两篇文章进行比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说勤奋是用了“提出观点正面例证总结观点”的议论结构,而本文运用的是“现象引入提出观点正面例证反面例证总结观点”的论述思路,后者比前者更为具体和严密。这应当是编者对小学生了解“议论文”这种文体的序列性安排,也是本文的结构密码,这应当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这篇文章的教学价值也就在这样层层的“剥离”中浮出水面。引导学生了解文章说理的形式并在课后进行运用,此乃其一。随文体会设问句与反问句的句式特点,此乃其次。目标清晰了,接下来就可以集中“火力”进行“猛攻”了,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尝试。【我来设计】一、欣赏一处奇观1、视频出示太极洞滴水穿石
12、的奇观。谈谈你看到了什么?2、出示改动后的第一小节(将文中的设问句改为陈述句,其余文字不变),指名读。3、书上的文字和老师的不太一样,你赶紧读读看,你发现了什么?二、厘清文本结构1、第一小节就是告诉了我们太极洞内的这个独特的奇观(板书:奇观),你读读其他小节,看看每一小节都告诉了我们什么,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好吗?2、学生默读课文,记录下每一小节所写内容。3、师生共同绘制文本结构图。 李时珍太极洞奇观水滴成功的原因爱迪生雨水“滴水穿石”的启示 齐白石4、连起来说一说文本的结构。三、领悟精准举例1、作者为了说清楚“滴水穿石”这个道理,在第三小节举了三个例子,我们来看看他们和水滴到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13、。2、小组学习完成表格。人物(事物)目标付出的努力成果水 滴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并作汇报。4、作者为什么要举这些人的例子呢?(1)为了更有说服力。(2)这些人都是大名鼎鼎的,是我们都熟知的人,更加让人信服。(3)这样说理才是有理有据。5、文中第四小节还举了一个例子,你读读看,它和上面三个例子有什么不一样?(1)前面三个例子都是和水滴比较相似的,可是这个雨水的例子是相反的。(2)这样更能突出水滴的精神。5、小结:用生动可信的例子就会让这个道理更具有说服力;有时候还可以用反面例子增强论述效果。四、比较说理方式1、其实,这样的说理文我们以前也学过,你还记得吗?(说勤奋)2、
14、分发阅读材料说勤奋。3、出示学习要求:(1)请你对比阅读说勤奋和滴水穿石的启示,也可以结合想一想这两篇文章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2)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4、全班交流。相同点:(1)都说明了一个道理。(2)都举了例子来说。不同点:(1)滴水穿石的启示从一个现象说起的,而说勤奋一开头就讲道理。 (2)滴水穿石的启示还举了一个雨水的反面例子。 (3)滴水穿石的启示中还用了设问句、反问句,语言更加生动了。5、师概括小结:如果我们想要告诉别人一个道理,我们可以从常见的现象出发,举一些正面的或是反面的例子加以说明。当然讲道理时句式也可以进行一些变化,甚至还可以用到一些比喻、拟人
15、的修辞呢。五、化用表达形式1、老师这儿也有几个主题想请你写一写,你能不能先想一想思路,也先画一画结构图呢?2、出示主题:“团结同学”、“健康第一”、“爱惜粮食”、“热爱读书”3、生课堂上思考完成结构图,课后完成练写。 从以上笔者提供的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文体”是打开文本“言语秘妙”的一个关键,它是走向“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视角。因为,文体意味着一种规定性的说话方式,文体意味着言语的组合与构成的规律,文体更是我们教学逻辑的起点。当然,也有人会认为笔者所选取的文体具有特殊性,过于“偏狭”,我仅仅是提供给了大家窥探全豹的“一斑”而已。我想,要是我们在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时候,能先从“文体”出发,那少年王冕的教学是断然不会纠结在“孝”与“勤奋”上,而会转向于“环境描写”这一小说要素的作用与功能的感知体验上;如果我们都能从“文体”出发,那么雾凇的教学也绝不会仅仅定位在感知雾凇独特的美,而一定会关注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把雾凇的形成说清楚、说生动的;如果我们都能从“文体”出发,那么在感悟詹天佑的聪明才干的同时,你也一定会关注到作者选取的事例都是缘于“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你一定会引领着孩子明白“典型”的意义在于围绕中心顺应文体,或许我们就能离“语言文字运用”近一点,再近一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