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踩雨》观课报告(9页).doc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踩雨》观课报告(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踩雨》观课报告(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踩雨观课报告-第 9 页观课报告1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踩雨课题:踩雨观课教师:踩雨 刘红梅 吕建明 刘月霞 刘敏 徐秀美 陈云 张樱 刘雪梅 郑建平 钟延英 周清华 李爱娟 亓华富今天就湘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踩雨一课研究问题1、以兴趣为前提,选择适合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快乐地感受音乐。2、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课堂,激活学生创造力。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增强音乐表现意识,提高音乐表现力。基于以上研究问题我们确定了4个观课纬度,16个视角分了五个小组进行观课,下面就观课记录的分析总结如下:观课评价量表(一)学
2、生学习维度观察者:踩雨 刘月霞 刘敏 李爱娟视角观 察 点兴趣1、学生是否认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是否)2、学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思维活跃?(是否)3、不同层面的学生是否都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否)参与程度如何。(1/2 2/3 3/4)4、本节课中学生兴趣持续时间?(10分钟、20分钟、30分钟)聆听1、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1/2 2/3 3/4全部)2、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1/2 2/3 3/4全部)3、聆听音乐时,学生有哪些回应?(体态、面部表情、声音)有多少人发生这种行为?(1/22/33/4全部)互动1.课堂上师生互动、合作效果如何?(优、良、中、差)2.参
3、与提问、回答、互动的人数、(1/2 2/3 3/4全部)参与提问、回答效果怎样?(优、良、中、差)3.是否具有良好的互动、合作习惯。(是、否)达成1、对歌曲的掌握和表现达成度(优、良、中、差)2、每个环节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是、否)文字阐述:这节课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整堂课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很广,学生对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兴趣浓厚,能积极参与音乐学习活动,给了学生很多发言的机会,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从整节课来看,学生们能倾听老师的讲课,并能主动倾听同学的发言而且在聆听音乐时,学生们能够从面部表情、声音、指挥这几个方面来表现音乐,学生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回答的声音宏亮,表达能力强,
4、准确率较高,上课的精神状态良好。在互动环节,老师走进学生之间,运用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激发了学生兴趣。本节课目标达成效果不错。在最后拓展环节,升华了课堂,学生通过聆听学习踩雨,通过师生合作,产生了学习的共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歌曲内涵,从而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学生们在本节课上收获较多,了解了合唱的知识,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合作讨论贯穿始终。观课评价量表(二)教师教学纬度观察者:郑建平 吕建明 陈云 亓华富视角观 察 点环节教学环节构成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各教学环节的过渡是够自然。(是否)各环节设计是否形式多样、富有特色?(是否)呈
5、示讲解效度(清晰/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是否合理?(是否)多媒体应用是否科学适当,起到了有效辅助教学的作用?(是否)提问问题的提出是否有针对性?(是否)问题投放的时机是否恰当?(优良、中、差)生成能否机智灵活的应对课堂的生成?(能否)文字阐述:本节课教学环节安排合理,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环环相扣,各环节之间过渡自然,最大的亮点就是情境教学贯穿始终,能牢牢抓住踩雨中的,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歌曲意境,感受感受热烈欢快的情绪。教学形式多样,能够较好的让学生掌握本课重难点。刘庆娟老师设计了聆听4遍歌曲,第一遍让学生读歌词,看看歌词里唱了些什么,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边走步边读歌词。这样为了突出花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踩雨 人音版 小学 音乐 年级 上册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