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解析.ppt





《《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解析.ppt(10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 (试行)的解析,2013年4月,第一部分 不合理处方点评 第二部分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 一、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 二、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 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四、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指南 五、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指南 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病历点评指南 七、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八、妊娠患者处方点评指南 九、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十、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 十一、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指南 十二、抗感冒药处方点评指南,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指南结构 各项点评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 概述 点评依据 实施方案 点评要点 点
2、评登记表,药物特性、适应症、遴选、配伍、给药方式、特殊人群、禁忌、不良反应、案例(指南、表格、标准),处方点评背景,一 法律法规 2007年5月1日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及其附件1:处方标准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7号)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 社会背景 1.患者意识的提高 2.体制的健全 3.紧张的医患关系 4.职责所在,处方点评的定义与意义,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
3、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意义:病人利益 保障临床医疗安全(处方的意义,功能 ) 法定依据,我院情况,一、制度 处方点评制度 2010年5月 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2010年8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2012年8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2011年度、2012年度,由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 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医院医疗管 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实施, 机构设置在医务科,处方点评专家组,组织 管理,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机构设置,1、处方点评领导小组领导、管理职能,提供行政支持 组长: 李正发 副组长:刘国
4、清、蒋荣峰 成员: 肖松青、沈宁平、熊嵘 2、处方点评专家组由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技术评价和最终评判。 成员:余成民、李正发、刘国清、蒋荣峰、贺爱华、文家松、熊嵘、肖松青、范文澜、沈宁平、周维林、唐素芳、罗国宏、张本亮、王斌 3、药剂科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提供技术支持,负责门诊处方、住院病历的用药分析和点评等具体工作。 组长:肖松青 成员:沈宁平、姚鹏、蒋庆仪、张德伦,处方点评的实施,门急诊处方:抽样率总处方量的1 点评绝对数: 100张月,病区用药医嘱单: 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1% 点评病历绝对数:30份月,医院等级评审不合
5、理处方1%;处方药品通用名使用率达100%;特殊药品处方合格率达100%;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95%。,专项点评,专科医院等级评审抗菌药物和精神科药物 (每季度至少抽查门、急诊处方100张、住院病例30份) 落实情况: 抗菌药物:每月抽取全部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及医 嘱进行点评。 精神科药物:3月底尝试实施一次,效果不佳(希望各专家提出指导意见),处方点评的内容,1 是否有用药指征 2 药物遴选是否恰当 3 用法用量是否正确 4 联合用药是否恰当 5 是否重复用药 6 出现不良反应而未及时处理 7 中西药的联用是否合理 8 是否经济 9 与用药相关检查是否完善,处方点评依据,依据:药典、说明书、
6、指南、教科书、循证医学的证据、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国家制定的各项药物使用管理规范等,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不规范处方,处方点评的结果,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不规范处方,【点评标准】 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
7、楚的; 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详细分析见指南附件,书写,
8、颜色、类型,1.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真实、完整。 2.字迹清晰,签名、签章 与留样一致,1.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规范; 2.药品不超过5种,7日用量 3.修改处签名并注明日期 4.抗菌药物超权限应注明,重复用药,书写,药品的名称剂量、规格、 数量、单位等 书写不规范,书写,1.诊断书写不规范 2.用法、用量书写格式不规范,1.诊断书写不全 2.修改处未签字 3.药学人员未双签字,书写,超7天用药理由不适宜,不合理原因: 1.临床诊断:使用抗生素无诊断 2.利陪酮片使用商品名(卓菲) 3.阿莫西林数量:应精确到最小规格 4.阿莫西林未注明皮试或继用,原因:1、处方类别:应该用精
9、二处方 2、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地西泮100片超规定,有致死危险。 3、地西泮和艾司唑仑为同一类药,属重复用药,遴选的药品,重复给药,剂型或给药途径,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联合用药,用法、用量,适应证,配伍或相互作用,用药不适宜处方,8,原因: 1、肝脏失代偿期患者禁用。 2、每日应给药3-4次。 3、处方超疗程。,红霉素的琥珀酸乙酯,原因:1、“二甲双胍”无相关诊断 2、依那普利不宜用于哮喘患者 3、缓释片:一般一天一次给药,不能分开服用。,原因: 庆大霉素有肾毒性,肾衰患者应避免,必须
10、使用时应调整方案并监测血药浓度。,原因: 1、克林霉素、阿奇霉素作用于同一位点而产生竞争拮抗作用,故两药不宜联用。 2、阿奇霉素半衰期长,1日2次用法不对,药物易蓄积,毒性增加。 3、阿奇霉素超目录用药未注明。,会诊、急用,精神科抗菌药物使用品种目录,重复用药,诊断与用药不符,诊断与用药不符,诊断不全,诊断不全,诊断与用药不符,诊断不全,诊断与用药不符,超,常,处,方,无适应证用药,开具 高价药,超说明书 用药,开具2种以上药理 作用相同药物,无正当理由,七工作表格-不合理处方统计表,处方点评的干预方式,1、工作基础 临床与药学人员,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2、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方式 按方法
11、技术干预和行政干预 按时效 事前干预和事后干预,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方式,技术干预 如下临床与医生讨论用药方案;收集与合理用药的相关信息;接受用药会诊;推行基本用药目录;实施用药指南;进行合理用药教育等。 行政干预 有效的奖惩处罚措施以及整改措施(重点:严重或重复出现或有代表性的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方式,事前(即时)干预 在于纠正正在发生或可能将要发生的不合理用药。包括以管床医生为单位抽查在院病历;药师处方审核时发现的不合理用药,及时要求医生进行改进等。 事后干预 在于减少存在的用药安全隐患,预防再次发生,包括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的出院病历或门诊处方,对出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评价等。,注意方
12、法,处方点评工作流程,药师 医师,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第二部分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一: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二: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四: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五: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病历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七: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八:妊娠患者处方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九: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十: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十一: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指南
13、专项处方点评指南十二:抗感冒药处方点评指南,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一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概述: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问题。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万古霉素自1958年上市以来,经历了半个世纪,全球仅发现9株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被誉为“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保护好这一有效的老药,使之对临床抗菌治疗的贡献更加持久、长远,处方点评工作组结合最近的指南共识及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万古霉素点评指南,旨在通过点评,发现临床使用中的不合理问题,及时进行干预,促进其合理应用。,利奈唑胺、替考拉林,抗菌谱: 万古霉
14、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有杀菌作用。万古霉素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菌浆内RNA合成和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来发挥抗菌作用。 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具有抗菌作用,其中对葡萄球菌具有杀菌作用,但对肠球菌主要为抑菌作用。 注意事项: 1.所有革兰阴性菌、明串珠菌、分支杆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适应症。 2.注意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特殊人群使用。,2g日。滴速、 浓度:万古霉素浓度低于0.5%,去甲万古霉素低于0.4%。,60分钟以上,或以不高于10mg/min的速度给药。当每次剂量超过1.0g(如1.5g或2.0g)时,
15、输注时间应延长至1.5 2.0 h,点评要点,(一)管理指标 处方医师权限:万古霉素为特殊使用级,需高级职称医师处方;特殊情况可越级使用,紧急使用处方量24小时。 病程记录:有抗菌药物特殊用药申请,或病程中有记录(副高及以上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等)。 (二)适应症适宜性 预防用药 手术预防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万古霉素适用于MRSA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 根据热病(第40版),万古霉素适用于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手术预防用药。 非手术预防 根据非外科手术预防用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指南,
16、可根据诊疗过程的特点和患者患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水平,选用万古霉素进行预防治疗。 治疗用药(经验性用药、药敏试验)案例分析,点评要点,药物配伍禁忌 根据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在pH35环境下稳定,故不宜与碱性药物合并输注,包括下列药物:氨茶碱、磷酸地塞米松、苯巴比妥钠以及碱性溶液等。,药物相互作用 表2 万古霉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二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概述 血液制品是指从人类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疗物质,包括全血、血液成分和血浆源医药产品。本指南所涉及的血液制品主要是指血浆衍生物(从血浆衍生的,不含血细胞成分),如:白蛋白类制剂;免疫球蛋白制剂,包括肌注、静注免疫球蛋白和特异
17、性免疫球蛋白等;人凝血因子制剂,包括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 点评要点 适应症 禁忌人群 给药途径 用法用量 联合用药,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三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概述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以达到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的目的。 2009年8月18日卫生部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正式启动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开展基本药物处方点评,了解基本药物用药状况,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具有积极的
18、促进作用。 基本药物处方点评,可从“可获得性”、“使用合理性”方面进行评价。 (一)评价指标 基本药物处方百分率(%) 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品种百分率(%) 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金额百分率(%) 基本药物平均品种单价(元/种) 基本药物未优先选用处方百分率(%) (二)合理性评价:基本药物处方中用药合理状况点评,专项处方点评指南四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指南,概述:常用输液包括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和静脉高营养液。 晶体溶液包括:(1)补充水分和热量,也常用作静脉给药的载体和稀释剂,如:5%葡萄糖注射液。(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如:0.9%氯化钠注射液。(3)纠正酸中毒,维持酸碱平衡
19、,如:5%碳酸氢钠注射液。(4)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消除水肿,用于利尿脱水;同时可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如:20%甘露醇注射液。 胶体溶液:右旋糖酐、代血浆和血液制品。其作用包括:(1)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扩充血容量,如:中分子右旋糖酐、代血浆。(2)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和防止血栓的形成,如:低分子右旋糖酐。(3)补充蛋白质和抗体,修复组织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如白蛋白、血浆蛋白。 静脉高营养液:主要用于供给患者热能,维持正氮平衡,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主要成分由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高浓度葡萄糖或右旋糖酐以及水分构成。如:复方氨基酸、脂
20、肪乳剂等。,静脉输液处方点评,必要性: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指出: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55.8%;2011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给药途径,静脉注射占73.4%。提示静脉注射给药途径风险较高,选择合理的 给药剂型、给药途径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方法。 要点: (一)静脉输液适应症 (二)静脉输液的配伍、溶媒剂量、输注浓度、输注速度、总液体摄入量(水、电解质、能量)等。此外,还要注意多组输液之间的顺序、多组输液之间的间隔输液是否合理等等。,常见抗菌药物注射液的配伍禁忌,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五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指南,概述: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
21、,是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或护理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药品调剂的一部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根据国际标准建立的集临床药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医疗机构。它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的配置,为临床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服务。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工作流程为:临床医师开具静脉输液治疗处方或用药医嘱用药医嘱
22、信息传递药师审核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输液成品核对输液成品包装分病区放置于密闭容器中、加锁或封条由工人送至病区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开封)核对签收给患者用药前护士应当再次与病历用药医嘱核对给患者静脉输注用药。,【点评标准】 适应证不适宜的; 遴选药品不适宜的;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药品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重复给药的;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溶媒不适宜的; 静脉用药的包装材料不适宜的; 因病情需要的超剂量等特殊用药,医师未再次签名确认的; 全静脉营养液不合理的;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专项处方点评指南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用药处方点评指南,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 医疗机构 处方 专项 点评 指南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