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生本教育实践漫谈(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生本教育实践漫谈(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生本教育实践漫谈(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生本教育实践漫谈-第 7 页遵循自然,追求优质教育 语文生本教育实践漫谈【关键词】遵循自然 优质教育生本教育【摘 要】真正的优质教育应是一种合乎自然的完美教育,而不应只是单纯的教育技术的变革与创新。优质教育应从根本出发,以人为本,高度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合乎学生的天性与特点,遵循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与动力,促进其最大发展的教育。就像苏霍姆林斯斯所说的“能够激发学生自我的教育”,也就是老子强调的“天为”,“道法自然”,它应是课程、人与社会,评价等和谐的统一,美妙结合。一、问题的提出寒假空暇,看看电视,其中一档对中华文化经典名人老子的介绍印象颇为深刻。老子主
2、张“无为”,“道法自然”。他最崇尚的自然元素是“水”。说“上善若水”,即最好的方法是像水一样。因为水灵动,能与容器、万物统一,融为一体,美妙结合;又说“水坚韧,滴水也能穿石”;“水博大,有容乃大。”所以智者乐水由此联想到自己从事的语文教育,不仅颇为感慨。说实在的,从教20多年来,虽然也接受过不少新式教改理论,但真正感自肺腑的,还是老子这一番原始的古老的智慧。教育本是合乎自然的教育,是一种生命需要的实践活动。只有遵循生命自身的活动规律,用合乎自然的方法,依靠并激发自身的大自然赋予的本能与感悟能力,才能实施真正的优质教育。人们常说教师是园丁,园丁的职责是让花适合当地的天气、土壤等自然条件绿色地生长
3、,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用大棚、激素催化剂进行催生,反季节生成,否则即使催化成熟,味道也会变质、变味。万事万物皆有其天性,只有符合天性的最原始的自然的才是最纯真最美丽的。日本博士江本胜在其研究的成果水知道答案一书中,用122幅水结晶的照片,向人们展示了这一项独一无二的观察与信息。其中蕴含的诸多信息启示:最原始的纯真的水才会是呈现最美丽的结晶状态,而人为的净化过的水,则不能形成美丽的结晶,受过不良刺激信息,如重音乐、漫骂等刺激的水则结晶体歪曲散乱,以此类推,同样人作为自然之子,只有与其产生共鸣的,合乎其天性需要的生命教育才是真正的优质教育,才是效果完美的教育。从古老的因材施教理论,到最新出炉的郭思
4、乐的生本教育理论,其本质就是遵循自然,遵循学生的天性,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兴趣的培养。但是从目前课改成效看,理论强调的多,真正的实施的不多;或者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单纯技术操作层面做的多,涉及根本性的少。后者在课堂上,虽然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让学生小组发言、讨论,但是仍是按执教者自己潜在的设计主导课堂的教学,这样一来,课堂形式变了,教学实质未变,仍是生本形式的师本。这样的结果:一开始也是学生热热闹闹的兴奋地说,但发言简单重复,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觉得兴致索然,无话可说,于是课堂又恢复原先的静寂这也是本人在课改时碰到的困惑,现在想想,还是没有真正从意义上去理解生本教育。二、优质教育的设想
5、与实践上面讲过,教育要合乎自然,合乎自然就是要尊重学习者的自身的天性,要适合学生。老子强调“天为”,“道法自然”;孔子说:因材施教,本意即是如此。所以我们的教育,从目标的构建,备课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乃至作业布置、评价等都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要深刻理解与尊重生命个体与群体的天然差异,为其生命的发展提供相对自由的环境,挖掘并激活其内在的生命需求,激发其兴趣,促使其主动发展。下面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点想法与做法。(1)教育内容的自主选择长期以来,因为教育体制的影响,我们的教学内容几乎是固定不变的,答案观点几乎是相同的。这种让生命群体趋于平衡状态的教育,显然不适宜于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发展。所以
6、我们要提倡优质教育,生本教育,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给学生以选择的自主,要选择比较适合学生个性的内容。不容否认,我们现行的语文新教材许多文质兼美,但也有许多差强人意之处。许多教材内容陈旧,说教意味深厚,不为学生喜欢;更何况众口难调。就像一美食大厨设计的菜谱即使自认最好,但也不一定合乎众人品味赢得众人赞赏一样。因为编教材的有编辑的意志,但学生自有学生的喜欢取向。说到底,并未从学生角度设计,只考虑教育任务的完成。就拿八(上)语文第一单元来说吧,5篇课文都是以战争为题材,体裁有通讯、新闻、小说、报告文学、书信,形式虽然是多样,但内容编排选择,学生普遍不喜欢,老套陈旧,故事性不强,政治色彩、说教色彩深厚。
7、尤其蜡烛一文,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安葬一位苏联红军烈士,还拿出珍藏多样的红蜡烛点在坟头,其中的许多细节有欠真实,更何况提高到国际主义精神高度进行认知。假如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仍像过去的一样一课一课地上,虽然能如期地完成任务,但长期潜性的厌烦的心理积累的结果,必将导致对语文的厌倦。最好的方法,在开学初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一番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选择兴趣与爱好的程度,有重点地有选择地进行授课,而非按原来的模式,全部不落地上完。同时可以拓展一些内容新颖、时效性强、学生熟悉与喜欢的课外美文、影片资料进行课堂补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还是以八(上)第一单元为例。针对学生喜好情况的调查,重点
8、阅读芦花荡与亲爱的爸爸妈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这三篇文章,品味在战争环境下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同时适当介绍拓展课外题材:比如拯救大兵瑞恩,让学生比较东西方对战争不同的文化心理。西方人虽也讴歌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但对战争胜利更多的是反思,作品洋溢更多的是人道主义的反战光芒,在你死我活的原则之下,还有至高无上的人性原则。12个士兵以全部牺牲的代价拯救了大兵瑞恩,值与不值,这是战争留给人们久远的思索。至于学生不喜欢的蜡烛可以让学生自读,略讲或不讲,或者结合战争文学课外拓展阅读,就其中对“炮火”的几处细节描写一点进行设问探究:为什么课文一再写到:炮火仍然远远地落在离老妇
9、人很远的地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然后探究讲解西方人对战争的不同的文化心理:在你死我活的原则之下,还有至高无上的人道主义的光芒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自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孔子也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只有学生感兴趣的、需要的,才是效果更好的优质的教育。第一单元的教学由于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热烈,学生的热情比较高涨。(2)教学形式的自主与灵动生本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所以要实施生本教育,实现优质教育,必须聚焦课堂教学的改革。目前,随着生本教学深入人心,各种自主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如自学指导模式,
10、目标导控模式,问题探究模式,情知互促模式等已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但既然是提倡生本教育;必须因教材,因时,因人而定,而没有存在哪一处模式更好的问题,只有更适合的问题,否则又要陷入机械的、程式化的另一种变式的师本教本。必须要融会贯通,创造性地灵活运用,不断变通,才能创造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人们发现,生本教育提倡的:先学后教,或多学少教,或不教而教,或让学生教学生,小组互学的方法论;既符合学生先行后知的天性,也极大调动了学习的主体性,效果比较显著。 比如我校实施一年多推行的学案导学,主问题导控的教学模式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成效。结果反馈表明:实施先学后教或多学少教以来,讨论发言,小组互动,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教学 论文 语文 教育 实践 漫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