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风险分析(25页).doc
《农村信用社风险分析(2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社风险分析(25页).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信用社风险分析-第 22 页农村信用社风险分析【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最基层的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金融系统的主力军。在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管理和经营体制等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其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同时农信社的服务对象特殊,国家相应政策的不完善,也制约了它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从农村信用社的各类风险入手,分析其现有风险的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把研究重点放在几个有代表性的风险中。利用近几年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信息和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案例来总结农信社的风险成因。最后结合我国农信社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其主要风险的
2、解决办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分析;经营风险;防范措施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isk AnalysisAbstract: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China as the most basic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s the mainstay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in our country. In the economic system reform continuously today, Chinas rural credit cooper
3、atives i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But because of its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system, deep problems didnt get effective solution, make it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exist in a lot of risks. At the same time of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ervice object special, the sta
4、te of the relevant policies is not perfect, also have restricted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it. This paper, from the various kinds of risk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analyzes its existing types of risk and the reasons, and the research emphasis on several typical risk. Use of rura
5、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reference other research of the case to the risk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summary causes. The last of 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for the main risk solutions put forwa
6、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Key word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isk Analysis; Business Risk; Preventive Measures目 录摘 要Abstract引 言1一、我国农村信用社现状分析2(一)经营现状21.体制方面32.经营环境方面33.管理方面34.信用方面35.流动性方面3(二)操作上的不足41.柜台业务操作环节42.重要空白凭证、印章和柜员卡及密码管理方面43.现金调拨和金库、尾箱管理及帐务管理方面4(三)财务现状41. 财务核算存在很多问题42.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43. 没有形
7、成现代财务管理机制4(四)金融生态风险5二、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5(一)管理体制和政策性因素6(二)自身经营和组织上的不足6三、农村信用社风险的防范措施8(一)加强银监会的监管力度8(二)提高职工整体素质9(三)提高资产质量,改善负债结构、降低不良贷款率9(四)完善内部管理机制9(五)国家对农优惠政策的争取9参考文献10致谢11引言首先考虑的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及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下,农村信用社在其旧体制下积累形成的深层次矛盾不断地被暴露,金融风险日渐显现出来,严重的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明显危及到农村信用体系的金融安全。因此研究我国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控
8、制对于促进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保证农村金融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信用社是在农村拥有分支机构最多的金融机构,是三农的主要资金来源和金融枢纽中心,其担负着服务“三农”的重要责任,在如今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国家要求其要加大对乡镇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因此其本身经营的稳健性就成为了重要的前提。为更好地为“三农”提供优质的服务,更好地发挥其支农效应,农信社首先要对其自身的风险状况加以控制,建立科学、灵敏、适用的风险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根据预测的风险状况积极采取适当的措施,化解其中的风险,这对于我国农村信用社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具有重要得的意义。由于农村信用社其所处的特
9、殊的社会环境,与商业银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导致其在资产质量、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资产结构等方面与商业银行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劣势,更加大了它的信贷风险。也正因为农村信用社的特殊性,在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与监管上就要与商业银行有所区别、有所侧重,要针对其自身的特性,深入进行农村信用社风险分析,为农村经济、农业、农民提供更有效、更充分的金融服务,并有利于监管部门的风险监管。本身农信社的风险分析研究就是个热门学题,很多学者都对其有过研究,以下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各位专家学者对农信社风险的研究。曾宪明(2003)指出农村信用社具有资金规模小、专业特色强、地域性经营等特点,同时也面临着资金保障不足、融资能力
10、不强、运营成本高及政策限制等经营性风险因素。徐筱雯、陆桂贤(2002)指出农村信用社融风险的起因主要有体制性原因、行业特点、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缺陷、农信社人员文化水平及素质较低等几方面。中国农村信用社风险形成机制研究课题组(2006)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在资金营运过程中,因偶发性和不完全确定性因素引起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和资产损失的可能性或是由于各种无法事先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蒙受损失的可能性。邱光婷(2007)认为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成因有信息不灵通、缺乏有效管理机制、抵押担保存在严重的法律风险及金融风险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饶黎静
11、(2008)指出了近几年农村信用社存在着存款短期化趋势和贷款长期化趋势这种存贷款期限错配的现状,这将导致引起流动性风险、产生利率风险、加剧信贷风险,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罗剑锋(2008)指出农村信用社脆弱性的主要成因有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和外部人干预,主要表现为不良资产数额大、信贷风险突出,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内部人控制严重等问题。巴特尔(2008)指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操作风险主要有会计操作风险和贷款操作风险两类,经济案件和不安全责任事件的时有发生主要是由于制度不到位、操作风险防范发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基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国内各学者普遍提出的改革建议主要有:建
12、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加强风险防范;完善监督机制和法人治理机制;强化员工素质;加大对农信社的扶持等方面一、我国农村信用社现状分析(一)经营现状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在许多方面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有着自己的特征。农村信用社一直沿用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的管理方法,既不利于信用社的自主经营,也不利于坚持合作制原则。因此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1. 体制方面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以来,是被要求以合作制的原则去经营和管理,但这么多年来,信用社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合作制这一最初目标和原则,而实际上行使的是相当于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在管理方式、方法上错位,从而导致风险的积聚。近年来,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增
13、加,财务状况恶化,表面看来的历年风险积累的暴露,而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是管理体制的错为所造成的,在图1.1中可以看到农我国信社近几年来不良贷款的情况。这些不良贷款大部分都是体制改革不全面导致的残留问题。表1.1 2008-2009年我国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较农村信用社2008200920102011不良贷款(亿元)5938.955093.13614.22不良贷款率15.94%10.84%7.70%商业银行2008200920102011不良贷款(亿元)5,681.804973.34293.264279.56不良贷款率2.45%1.58%1.14%1.00%从上图可以看出,2008-2
14、011年间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在逐年减少,不良贷款率也呈现下降趋势,但和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信用社首要风险就是体制风险,只有深化体制改革,才能使信用社得以安全稳健的经营。2. 经营环境方面从宏观分析,国家的政策引导信用社资金投资方向。国家政策环境的变化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和产生较大的风险。从微观上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经营环境风险。一是地方的政府部门对其贷款业务不恰当的行政干预;二是信用社受体制,经营实力和人才的制约,在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业务等方面严重滞后,使其难以留住发展壮大起来的优良客户;三是在为社员服务的同时,农村信用社还要服务乡镇企业,而这些企
15、业是最不稳定的,行为最不规范的群体,他们恶意逃避债务的现象较为严重。3.管理方面管理方面的不足在农村信用社的表现更加突出,更为明显。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经营管理的风险以及内部控制的风险:经营管理的风险是由于长期受粗放式经营思想的影响,使信用社往往偏重于业务发展的速度,轻视了业务发展的效益,注重了量的扩张,而轻视了质的提高。内部控制风险是由于农信社内部的监督控制上的不足而产生的风险,没有系统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的农信社大多存在这样的问题。4.信用方面因为农业的经营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严重,从而使很多农民无法偿还贷款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大多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认为他们拿的是国家的钱,
16、晚点还没事,这样导致很多的还款被拖欠,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信用风险更加突出,所以如何采取措施来减少和化解信用风险,对信用社而言更为关键。5. 流动性方面农村信用社现在的贷款投放模式一般是春放秋收冬不贷,因此在春耕时节和夏末时资金紧张,在年末和年初却有大量资金闲置不能产生效益,造成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与流动性风险偏高交替存在。作为一个金融机构,保持其合理的流动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金融机构能够安全稳健经营的保证,农村信用社更是如此。(二)操作上的不足操作风险大多是在信用社可控范围内的内生风险,如何加强内控管理,有效防范风险,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这里例举几个典型的信用社操作风险:1.
17、开销户、存取款、挂失、解挂及冻结、扣划和解冻等柜台业务操作环节。柜台业务操作中要求柜台人员精神高度集中,在日常到工作中由于疏忽大意而出现的错误时有发生,如身份证核查工作中的漏查现象,存取款业务中的金额差错现象,挂失及冻结业务中登记簿登记内容不齐全现象等。2.现金调拨和金库、尾箱管理及帐务管理方面。社内对账制度要求日帐日清,与单位户的对账要求严格按照制度执行,记账与对账分开,责任分明,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这些方面由于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及内控监管不力而造成的操作风险比较大,近几年来信用社因现金及对账管理不严格而发生案件的现象比较多,金额比较大。3.重要空白凭证、印章和柜员卡及密码管
18、理方面。随着信用社业务的增长,每天业务量的不断上升造成了柜台员工及管理人员精神懈怠,一时的疏忽极有可能让不法份子趁虚而入,有机可乘。(三)财务现状农村信用社的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农信社的财务活动具有特殊性,以下例举几个农信社典型的财务风险:1. 财务核算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不相容职务不能相间职务没有得到有效分离。信用社人员编制少,人员分工不能有效细化。同时该分离的职务没有得到有效分离。如核算手续交接不清,凭证传递不按操作程序办理,进出凭证不换人复核,财务岗位长期不轮换,重要的个人岗位权利行为没受到限制。二是会计核算随意性大,有的信用社无视商业银行法等财经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19、,为逃避上级信货规模监控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利用同会计类科目或过渡科目虚构业务,空转账务,透支、挪用资金搞帐外经营,使信用社的资产不真实。三是电算化核算存在问题。主要是不按规定权限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存在操作规程和代码口令不保密,相互越权操作、相互串岗现象。更有甚者,不设操作口令或随意泄露口令,使外人能够非法进入操作窃取或修改财务数据。2.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农信社本就在人才管理方面有所欠缺,很多员工都是关系户,财务管理意识浅薄。其不足主要体现在认识存在偏差,风险意识淡薄;财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业务发展和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人员流动性较大,新上的人员对专业技能不熟悉。3.没有形成现代财务管理
20、机制。当前,多数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主要围绕传统的各业务计划展开,基本上还是属于记账型会计,侧重于事后核算,而对财务预测、财务控制很少涉及。年初在制定财务收入预算时,由于历史数据不全面、测算方法不科学,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误差太大;而财务开支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是大额临时性开支较多,根本不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执行,导致财务收支计划表现为一纸空文,无法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此外,很多新的业务操作都没有制度规定,如组织银团贷款的收费、参与银团贷款的付费、接收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作为抵债资产的账务处理,一直缺少明确的制度规定。(四)金融生态风险金融生态风险是个较新的金融名词,是由中国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所谓
21、金融生态环境也就是指金融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外部环境,它主要包括了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以及制度环境等。对于农村信用社这样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来说,其金融生态风险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农村所处的地方信用基础较差,而且信用文化较为单纯,相关的信用保障制度不够健全,一些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缺失,这些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不断增加、信用社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从外部环境上给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和管理造成巨大的障碍。在这样一个金融生态圈中,研究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控制对于促进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确保农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形成
22、的主要原因农村信用合作社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国有金融机构从农村逐渐淡出,它已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渠道。然而,农信社金融支农的作用并未有效地发挥出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上节列出的四大类风险各有其风险产生的特有原因,本文不一一研究,而是从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风险来探究其形成因素。(一)管理体制和政策性因素我国农村信用社自上个世纪5O年代设立起,一直在改革发展的路途上探索前行着,寻求一个经营模式以更好地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从第一阶段由农业银行代管的模式,到改革开放后与农业银行脱钩,由人民银行直接负责监管,制度几经改革,仍然存在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而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信用社 风险 分析 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