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动态生成营造生态课堂(5页).doc





《初中数学论文:动态生成营造生态课堂(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论文:动态生成营造生态课堂(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数学论文:动态生成营造生态课堂-第 5 页初中数学论文动态生成营造生态课堂【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用生态学教育观来描述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材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指导教学实践,已成为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新的视点。课堂的成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而是源源不断地生成新问题。本文就笔者于平时教学过程中碰到的两个案例来谈谈教师如何有效处理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从而营造自然、和谐的生态课堂。【关键词】动态生成 生态课堂 有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教师逐渐接受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识到人的发展不仅要全面、个性化,更应该是可持续的、终身的发展。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依然存在
2、着各种各样的弊端,如何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几乎困扰了每一个教师。因此,用生态学教育观来描述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材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指导教学实践,便成了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新的视点。新课程下的课堂是鲜活的、开放的、是充满挑战性的。需要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并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一、什么是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是以课堂教学为落脚点,用生态学的理念,力求营造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生态环境来教授知识、学习知识和交流知识的课堂。它遵循生
3、本性、生命性、生活性原则,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态化”课堂。要做到生态化的课堂并不容易,影响实现课堂生态化的因素有很多。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教师如何有效处理动态生成的问题。“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生态课堂极力倡导的教学理念。是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互动对话、随机生成、实践创造与资源开发的过程。它是教师及时捕捉课堂上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利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资源展开再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追求的是课堂的真实、自然、和谐。“生成”指的是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它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的生成以及学生的情感的、态度、价值观的呈现。而“动
4、态”则描述了这些因素生成过程的状态。二、教师如何有效处理动态生成1、利用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智慧必须善于揭示知识中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否则,学生学到的只是孤立的、静止的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的内涵极为丰富,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在一次习题课上曾碰到这样一个题目: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相应的外角比是 。 我调查了一下,我班这个题不会做的同学占40%,其中一部分同学的错误答案为 432,为此,我在课堂上讲解了这个题的常规解法:先根据比例设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2x,3x,4x,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5、得 2x+3x+4x=180 所以 x=20所以 三内角度数分别为40,60,80从而得相应的三个外角的度数分别为140,120,100所以其比为765。当我正在为我的解法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而得意时,一个角落却冒出这样一个声音:“老师,我不是这样解的,我的更简单。”当时所有人都好奇了,包括我,于是我便请他说说看。“就是由2+7=3+6=4+5=2+3+4,可得765。”教室里一片哄堂大笑,似乎都在嘲笑他的答案只是一种巧合。我却隐约觉得应该有他的道理,便鼓励他解释一下。“就是当内角是9份中占2份时,相应的外角则是9份中占7份,同理可得另两个外角应是9份中占6份与9份中占5份。”这下同学们更是听得
6、稀里糊涂了,都开始公然奚落他。我虽然也被他绕晕了,可看着他那被急红的脸,心想:再给他一个机会吧。“同学们安静,他说得有理(其实我当时也只是隐约觉得),大家都想想看,你也再想想,能否证明你的理论,让同学们听得更明白?”一会儿后这个学生很兴奋地给出了他的证明过程:365214BCA已知:如图,在ABC中,456=234 求证:123=765证明:456=234 不妨设4=2x,则5=3x,6=4x 1、2、3是ABC的外角 1=5+6=3x+4x=7x 2=4+6=2x+4x=6x 3=4+5=2x+3x=5x 123=765课后我询问了同一教研组的七位老师,发现六位老师都提供了这个题的常规解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数学论文 动态 生成 营造 生态 课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