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弹性预设和动态生成策略(6页).doc
《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弹性预设和动态生成策略(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弹性预设和动态生成策略(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弹性预设和动态生成策略-第 6 页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弹性预设和动态生成策略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用变化、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预设方案的设计上,要求教师为课堂留出足够的空间,关注学生思维的突发性和偶然性。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如何在教学中做到以“弹性预设”促“动态生成”,二者的和谐统一是数学课堂堂教学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中的案例作一些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弹性预设
2、 动态生成 策略一、弹性预设和动态生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以全新的视角走进我们的课堂,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前沿而全新的教育理论,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启了一片教育新天地。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所谓“弹性预设”,
3、是指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而保留足够的余地,弹性预设指明教学达成的大方向,又显示高度的灵活性。预设教学目标,但只是基本的目标,预设目标可以在教学中修正;预设教学重点,但只是基本重点,预设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预设教学流程,但也只是基本流程,预设流程可以在实施中变化。可以修正、调整、变化的预设是弹性的预设,只有这种弹性的预设才能促进生成,也只有这种生成才是朴素的、真实的、生动的,因而也才是有效的生成。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上,要求教师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点,在遵循预设方案的前提下,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
4、立人格,视课堂为具有特定生成功能的生态环境,根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况,及时发现、过滤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声音”和“精彩插曲”,从中发现可以把教学进一步引向深入或拓展延伸的新契机,灵活调整“预设方案”,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学生乐于参与、富于创新、主动建构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态”地生成新问题,产生新认识、获得新体验。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弹性设计和动态生成实施的策略1动态的课堂,基于充分的预设(1)关注学生,实施层次弹性预设新课标要求数学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科,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我们面临的现状是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既让基础较弱的
5、学生学好基本内容,又使学有所长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材施教,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其主体参与性,活动尝试性等特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全面地了解学生,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科学预设的前提。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的不同,教学目标可弹性预设为三级:知识性目标:了解、理解、迁移应用;技能型目标:模仿操作、独立操作、熟练操作;情感目标:经历、反应、领悟。教学内容和方法可弹性预设为:对于知识及技能水平高的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分组竞争,共同探讨,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普通学生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加入必要
6、的演示和讲解,依照教学目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教学,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案例1:学习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一性质后,分别设置了不同层次的问题给学生:层次一: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 cm和3cm,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若第三边为整数,则第三边有几种情况?层次二:若有三根木棒分别为a,a-1,a+3,则这三根木棒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若能,a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层次三: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则别外两边的值或取值范围是多少?在教学新知识和例题的讲解时实施弹性预设,在教学方法上也预设不同的方法,这样引发各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使得不同水平的学
7、生都得到发展,全面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素质。(2)结合实际,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实际,收集、组织、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资源库。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应面向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获得新思想、形成良好数学情感的过程。案例2:在教学“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如果直接用线段的性质来证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学生接受知识可谓轻而易举。然而,如何使对三角形三边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实现新课程中让学生经
8、历数学建构的过程呢?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给学生3根小棒,你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都反应:能!教者出示了3根小棒,其中两根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学生反复拼接,怎样也拼不成一个三角形。于是思维产生碰撞:怎样的3根小棒才能拼成三角形呢?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在学习画三角形中,学生认为都会,可是一动手却发现了问题:画好一条线段后,很难找到另两条线段的交点。问题又出现: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比较科学地找到交点呢?学生探究的热情再一次被激发。这样,教师引导学生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找到问题原型,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开发,让学生在参与资源建设的过
9、程中学习。2互动的课堂,追寻动态的生成(1)预设相关“过程知识”,促自主学习意识生成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常常产生这样的困惑:多次反复强调的范例性解题方法,学生却总也难以灵活的应用。调查表明:其根本原因在于,以模仿、诵记为主获得的解题方法,缺少“过程知识”的支撑,难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预设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其收获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更深刻的理解数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动态生成。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探索思考的过程,理解数学问题是怎样形成和提出的,数学知识是怎样形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数学论文 数学 课堂教学 中的 弹性 预设 动态 生成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