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案例:让语言文字成为语文课堂的亮点(6页).doc
《初中语文案例:让语言文字成为语文课堂的亮点(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案例:让语言文字成为语文课堂的亮点(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语文案例:让语言文字成为语文课堂的亮点-第 6 页让语言文字成为语文课堂的亮点 摘要:在声音、图片等多媒体手段进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应一如既往地坚持让学生注重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关键词:语文课;教学;文字;品味一、案例背景新课标实施三年了,公开课也听了一些。施教老师都力求制造“亮点”吸引评委的眼球。于是一幅幅精美的图片,一首首悦耳的曲子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闪亮登场了,真可谓集声、光、色于一体,气氛热烈,听者振奋!然而回头静想,似乎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缺少些什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2、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的心情契合。”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多年的语文教师,笔者赞同并坚持叶老的观点。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不管在什么年代,都应以研究语言文字为主,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中,达到丰富语言、熏陶情操、激发兴趣、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目的。二、案例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经典课文,属于回忆性的记叙性散文。文章叙述事件虽多,但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容易概括事件,也可以通过对事件叙述的详略比较和篇末的抒情来判断本文是一篇怀念之作。然而学生很难理解的是,作者在文章前半部分为什么要大写、特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这与本文的写作目的不是背道而驰了吗?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在本课的第
3、二教时,确立了“从品味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解决这一疑难问题的教学思路,设计了四个主要问题来贯穿整堂课的教学1. 复习回顾,文章记述了有关阿长的几件事?略写的是哪几件事?2. 初品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叙述和描写表现了儿时我对阿长的“憎恶”“讨厌”?3. 再品课文,推敲哪些叙述和描写表现成人后的鲁迅对阿长的深切同情?4. 探讨释疑,既然上述的叙述和描写表现成人后的鲁迅对阿长的深切同情,为什么作者要在文中大写、特写自己对阿长的“憎恶”“讨厌”呢?三、教学实录师:(连接、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作者记述了有关阿长的几件事,哪位同学可以告诉大家?生1:阿长的睡相;阿长讲长毛的故事;阿长
4、给我买山海经的故事。生2:阿长的多嘴饶舌;阿长的许多规矩。师:两位同学回答的不错,在这五件事中略写了哪几件事?生:只有阿长给我买山海经写得详,其它四件事都略写。师:初品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叙述和描写表现了儿时我对阿长的“憎恶”和“讨厌” ?生1:3自然段中:“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能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正因为阿长经常神神秘秘地絮叨的行为,使儿时的“我”觉得不舒服,“实在不大佩服”、“最讨厌”明显地表现了儿时的鲁迅对阿长的态度。生2:17自然段中:“却不料她
5、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深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伟大的神力”“特别的敬意” 表现了儿时的鲁迅对阿长的话信以为真,于是对她的其他令人生厌的行为也便默认了,这正是儿时的“我”的,及许多孩子都可能有的真实心态。生3:6自然段中:“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12自然段中:“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这里的“不耐烦”、“非常麻烦”叙述的虽然是成人后的“我”回忆起儿时往事的心态,虽然这时作者的心境已经显得从容、平静,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体会到,儿时的鲁迅对阿长那些规矩的一种难言的“憎恶”
6、和“讨厌”。师:前面三位同学的回答都很好,这些都能看出:少年时代的鲁迅是从一个小孩子的心态来看阿长的所作所为,这一切是多么的真实啊!同学们,鲁迅写这篇回忆性散文时,已经46岁了,经历了人生种种的大文学家,对阿长许多事情的做法,看法和儿时会一样吗?生:(所有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当然不一样!师:对!鲁迅先生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但是后一层意味是含蓄的、内隐的,这就要我们透过文字的表面去深入地理解。现在,让我们再次品读课文,从作者对阿长的多种不同描写中,感受成人后的鲁迅对阿长的感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最后推荐小组内一名同学发言。以下是部分发言(还
7、有很多学生的发言也很出色):生1:我们组分析了“阿长除夕之夜至元旦”的言行,发现鲁迅先生特别描写了阿长对“恭喜”的渴望。比如,除夕时她“极其郑重”地叮嘱“我”,元旦早上一醒来,她就“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当我说了“阿妈,恭喜”后,她“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从对阿长前后的表情、动作描写可以看出,阿长特别在意别人对她的恭喜和祝福。我们又注意到文章最后有一句话,她“又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这说明阿长的生活并不幸福,年纪轻轻死了丈夫,没有孩子。但她仍有美好的希望,所以就把希望寄托在新年别人对她的祝福上,好像这一声恭喜能给她带来一年的好运气。阿长急于想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案例 语言文字 成为 语文课堂 亮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