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1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第 15 页徐州市铜山新区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专 业: 工程测量 小 组: 第八组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2年 5 月 16 日徐州市铜山新区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目录一 任务概述1. 任务来源2. 测区范围3. 地理位置4. 任务量和采用的技术规定5. 附图二、 测区概况三、 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四、 测区控制测量设计方案1、 作业方法2、 各类控制点的布设方案3、 施测方法和使用的一起4、 有关的技术要求五、 高程控制测量1、 仪器检校2、 外业观测3、 内业计算六、 检查验收七、 提交资料徐州市铜山新区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一、 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一、 任务概述
2、任务来源:1 .巩固课堂教学知识 ,加深对控制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 能够用有理论指导作业实践 ,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的力 , 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的应用 , 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巩固和深化。2 .进行控制测量野外作业的基本技能训练 , 提高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实习,掌握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3 .对野外观测成果的整理、检查和计算 。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的基本技能。4 .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学生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 、组织与管理理论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 ,达到综合素质
3、培养按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专业控制测量课程教学的计划安排,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5周的测量实习。测区范围:东至长安路,南至206国道,西至大学路,北至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地理位置:徐州市铜山区,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地形由平原和丘陵岗地两部分组成。国土面积2089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515个行政村,总人口127万。任务量和采用的技术规定:依据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应学院要求,布设能控制全校区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另外,还依据布设好的控制网实地埋设钢钉,并做好标记。任务量:平面控制测量设计方案编制、GPS控制测量、
4、导线测量首级四等附合或闭合导线4条(9km1.5km*4=24站点)。其下设置一级附合或闭合导线4条(共4km0.5km*4=32站点)作为加密网。A. 小组任务及要求 共同完成一台全站仪的检验 小组共同完成每个测站的所欲观测与记录内容 小组对仪器应分工保管,责任到人,损坏,遗失按学校规定处理。 B个人任务与要求 独立完成指定测区的四等、一级导线网设计独立完成四等导线和一级导线各一条的外业观测、记录 独立完成所测相应导线网的完整平差成果高程控制测量设计方案编制、水准测量A.小组任务及要求 共同完成S1水准仪、水准尺的检验与校正,提交一份合格的检验成果表。 完成4条(往返观测、附合或闭合路线长度
5、不少于4*10km)二等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观测。 小组对仪器应分工保管,责任到人,损坏,遗失按学校规定处理。B.个人任务与要求采用光学测微法,独立完成一条二等水准路线(往返观测,附合或闭合路线长度不少于10km)、一条四等水准路线(长度不少于2km)。独立完成水准网的内业平差计算。二、测区概况地理概况本测区大部分都有建筑物,地势较为平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境内有400多公里的铁路和3000多公里的公路。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腹地,这里已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测区气候主要特征为:冬冷夏热,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年降雨量少,四季各具特色,一年中七月最热,平均气温度30度。一月最冷,平均气温0.2
6、度。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1, 实习目的和任务:根据测量资料进行四等导线测量、一级导线测量,后进行二等水准测量、等水准测量而进一步熟掌握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工程资料技术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1001-9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已有测量成果的利用:测区内已有控制点 控制点名称 x y h三堡镇 3778022.179 515637.412 31.809 张集镇西 3779779.082 532643.988 32.069四、控制测量设计方案1,作业方法GPS网的布设采用三台
7、GPS接受机,按边连式的布网形式布设GPS控制网,等级为D级。GPS网的选点GPS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要求,有利于使用其他测量方法进行联测;点位的基础应坚定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点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GPS静态测量外业观测及观测数据资料的处理精度要求观测模式静态数据采集间隔20秒卫星截止高度角15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1mm有效观测卫星数 4两次丈量天线高之差3mm观测时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查 技术设计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