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周登嵩版重点总结(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体育学周登嵩版重点总结(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体育学周登嵩版重点总结-第 16 页学校体育学周登嵩版重点总结第一篇学校体育基本问题;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节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认知能;一、认识学生的身体发展;1.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主要特点(身体形态是身体外;2.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神经系统、骨骼肌;3.学生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根据学生体能增长速度;二、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促进身体第一篇 学校体育基本问题第二章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潜能、学习积极性、认知能力直接制约与影响学校体育的效果和质量。
2、一、认识学生的身体发展1.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主要特点(身体形态是身体外部形状和特征,一般是由长度、围度、体重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身体形态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影响)2.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3.学生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根据学生体能增长速度的特点和增长速度的基本趋势,可将学生体能的发展分为快速增长期、慢速增长期、稳定期和下降期。 在体能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存在一个连续的增长速度较快的时期,而且还有一个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即体能增长较快的年龄阶段,称为体能发展的敏感期。)二、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
3、体姿势2.全面发展体能3.提高机能水平4.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三、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技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第二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一、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是学生个性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发展、个性发展三个方面。.1.认知发展的特点(感知、注意、思维)2.情感与意志的发展(情感、意志)3.个性发展的特点(个性是指个人整个的面貌;包括个性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是由气质、性格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因素组成,其中气质受遗传因素影响
4、较大,性格主要主要是由环境和教育影响决定的,气质和性格共同对一个人的能力产生影响。能力的发展有块又慢,不同个体有高有低)个性倾向性是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构成。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4.锻炼意志,增进进取心5.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三、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1.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2.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3.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第三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一、认识社会适应及社会适应能力1.社会适应 2.社会适应能力及社会化二、学校
5、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1.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三、.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1.营造民主的体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2.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3.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4.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与协作意识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结构学校体育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6、织的教育活动。一、运动教育1.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质、健康)2.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健康、娱乐)3.课余体育训练(提高成绩)4.课余体育竞赛(优胜)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三、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1.教育活动中的体育2.家庭中的体育第二节 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一、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本质学校体育目标集中体现人们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编制,体育教学实施,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课余运动训练开展中的体育价值的理解,是学校体育目的在学校体育的具体化。1.学校体育目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终结性2.不同指向的方向性3.激励进取的前瞻性4.具
7、有一定的曲折性二、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结构汉语中通常将“目的”解释为“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想要获得的结果”;“目标”则解释为“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目的”带有最终的意思,而“目标”则带有层次性、阶段性。整个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结构是: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课外体育活动目标、课余运动竞赛目标、课余运动训练目标等。第三节 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一、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1.学生的需要从内容维度上看,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时间维度上看,包括学生当前的需要和学生长久的需要。从学习的性质来看,包括学生天赋的自发需要和学生在后天体育构成中形成的自觉需要。2
8、.社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产生活的发展与变化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从时间的维度来分,可以分为:社会的现实需要与未来需要;从空间上来分可以分为:家庭、社区、民族、国家的需要。3.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学校体育主要是在室外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和运动教育,强调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正确态度行为的形成等。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是体能的练习、运动技能的学习及参与运动的行为。一般认为体育学科具有一下功能: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智育活动效能。提高学
9、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体育价值观:人们在制定与实施学校体育是的态度与选择,常常表现为强调体育的某些功能,弱化或忽视某些功能。学校体育目标是制定、设计、实施、评价学校体育的人的某种体育价值观取向的具体体现。二、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取向1.“普遍性目标”取向2.“行为目标”取向3.“生成性目标”取向4.“表现性目标”取向三、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要求学校体育的目标对于体育实践的指引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目标应十分明确,应让不同的人从学校体育目标中对所期望的结果获得相同的理解,这样,目标才能发挥作用。第四节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一、我国学校体育目的我国学校的体育目的:促进
10、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其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者和保卫者。二、学校体育目标1.目标学校体育目标为(总目标):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兴趣、爱好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少数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2.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高中类似学校体育总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领
11、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课外体育目标第五节 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一、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1.体育与健康课2.课外体育活动(它包括早操(早锻炼)、课间操(课间活动)、群众性的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与课余体育竞赛,以及在校外进行的远足、郊游、夏令营、冬令营等形式的体育活动。3.其他体育健身活动二、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对全体学生2.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3.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5.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6.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7.加强领导,科学管理第二篇 体育课
12、程与教学第四章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第一节 体育课程的特点一、课程的含义1.课程即一种行动计划2.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取的所有经验”3.课程即学科内容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体能,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和美育课程相配合,共同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二、体育课程的概念1.体育课程是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学课程。体育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配合德智美全面发展,并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特殊课程。)2.体育学科是活动(体育课程是纳入学校教
13、学计划的体育方面额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三、体育课程的特点1.体育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2.体育课程是生活教育课程3.体育课程是情意类课程4.体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第二节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一、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1.人体生理机能适应性规律(“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2.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身体肌肉需要预热,称为热身运动)3.体能发展的适应性规律(体能: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性)体能包括两个方面: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身体成分;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速度、力量、灵敏性、神经肌肉协调性、平衡性及反应时。二、体育课程的心理学
14、基础1.特殊的认知领域身体认知2.体育课程对促进非智力因素的特定作用三、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四、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五、体育课程的哲学基础第三节 体育课程的编制一、体育课程设计阶段体育课程设计是体育课程工作者根据学校教育和体育目标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体育课程方案、制定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体育课程编制者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我国的体育教育目标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根据制定出体育课程的具体目标、内容标准、方法与组织及评价的方案。二、体育课程实施阶段在体育课程实施中,体育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角色。另外必须考虑的因素有:安排课程表,明确体育课程内各教学内容的开设顺序和时间的分配;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研
15、究所教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选择并确定与学生学习风格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进行规划;组织并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并及时改进。三、体育课程评价阶段在具体实施中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课程建设评价。第四节 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一、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体育课程理念是人们对体育课程的价值认识与追求,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具体明确指向性的体育课程的认识与观念体系。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
16、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课程的改革体育教学方式的变化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4.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1.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将体育课程学习标注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学习领域)2.根据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3.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加大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4.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5.跟君课程的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第五章 体育课程的实施第一节 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一、体育课程实施的概念体育课程实施: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所
17、确定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和所指导的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参照所选用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材料,呈现方式等,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经验、风格,从学生学习水平、志趣、习惯以及教学的设备、资源、环境等条件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显现体育课程本质、体现体育课程价值、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过程。二、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从体育课程实施内部看,包括体育课程采用、体育课程调适、体育课程应用三个环节。体育课程实施是复杂的、系统的和整体的,体育课程实施过程有着许多不可预期性和不确定性。第二节 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及过程一、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1.忠实取向 2.相互适应取向 3.创生取向二、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策略应注意的问题1.体育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2.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3.重视发展学校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作用4.构建体育课程改革的网络状系统三、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第三节 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一、正确处理体育课程实施与计划的关系1.制定合适的实施计划2.开展交流与体育教师们交谈实行开门政策进行态度调查自由交换意见3.提供支持二、提高人们的参与积极性1.充分依靠全体参与者共同协作2.正确对待不同的观点3.以发展的观点对待体育课程改革4.掌握体育课程改革的良好时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