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32页).doc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3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32页).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第 1 页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文本图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滁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2004年10月项 目 名 称: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委托方(甲方):滁州市人民政府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 家 事 业 法 人 代 码:40001083-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 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21001)院 长总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04年10月 日前 言经安徽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修编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年8月,受滁州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承担了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任务。滁州市总体规划修编任务由中国城市规划院与滁州市城乡规划院合作完成,滁州市规划院具体承担市政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规划规划。2002年9月,滁州市总体规划修编项目组成员在滁州市规划局和滁州市城乡规划院的大力协助下,进行了深入的现场勘察和广泛的基础资料调研工作。项目组走访调查了市域所辖的四县二市二区。在调研期间,市委市政府召开滁州市城市规划动员会,项目组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和主要职能部分领导汇报了对滁州市城市规划的初步认识,听取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项目组工作的意见和指导。2002年10月25日项目组向中规院领导进行了初步方案汇报。在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后,项目组
3、确定了城镇体系规划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3个初步方案。2002年11月1820日,项目组向滁州市政府有关领导、规划局分别进行汇报、交流,对规划初步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座谈讨论。项目组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开始进行规划纲要编制。2003年1月914日,规划组向中规院主管总工进行纲要汇报,对项目组前期的规划研究及规划内容进行了审议,同时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项目组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认真修改和完善后,形成规划纲要成果。2003年4月89日在滁州市召开了总体规划纲要技术审查会,认为纲要符合编制的技术要求,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要求。纲要审查会以后,工作进入正草图和
4、成果编制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发生的几件大事(波及全国的非典疫情、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以及京沪高速铁路数次改线)影响了规划的进度,也使城市总体布局、城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项目组重新审视了规划的一些技术细节,规划成果和纲要时期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动,更趋于科学合理实用。2004年9月,安徽省建设厅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和省内外专家对滁州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专家评审,认为规划成果基本符合国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经修改完善后可按法定程序上报审批。根据纪要的要求,规划组对成果进行了认真全面的修改和完善。回顾整个工作过程,规划组对滁州市对规划的极度重视和全力配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双方的共同努力是提高规划成果质量的基
5、本保证。祝愿滁州市的明天更美好。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主管总工汪志明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主管所长涂英时规划设计所副所长主 任 工程师闵希莹高级城市规划师胡 毅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 魏天爵 高级城市规划师 张 莉 城市规划师、博士成员: 童 娣 城市规划师李东泉 副教授、博士宋一男 助理城市规划师王 泽 助理城市规划师滁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项目负责人 丁文军 高级城市规划师成员 袁家金 高级城市规划师黄国泽 城市规划师陶开祥 城市规划师许全胜 城市规划师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组 长:缪学刚(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副组长:何希勇(市政府副市长)成 员:徐培昌(市规划局局长)
6、 方启鸿(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王学海(市建设委员会主任)王捍群(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刑 高(市交通局局长)邵国胜(市水利局局长)杨家良(市财政局局长)张春林(市教育局局长)秦钢昌(市公安局局长)董一平(市卫生局局长)龚荣刚(市环保局局长)汤国建(市文化局局长)张荣和(市规划局副局长)王 勇(市旅游局局长)陈德勇(琅琊山管理处处长)陈凤桐(市统计局局长)陈修言(市供电局局长)戴建国(市气象局局长)任明伟(市水文资源局局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 任:徐培昌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1条 为促进滁州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更好的指导城市建设,在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7、2004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成果由文本、图纸、附件(说明书、专题报告)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2条 本规划自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成为指导滁州市城市建设的法律性文件,由滁州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在本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城市建设活动及总体规划以下各层次规划均应遵守本规划。第3条 规划基本依据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9.3)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6.8)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5、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6
8、、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7、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和规范第4条 规划期限为: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本世纪中叶第5条 本规划涉及的空间范围有:市域、大滁州地域、市区、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1、市域:总面积为13328平方公里,包括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定远县、凤阳县,为城镇体系规划范围。2、大滁州地域:总面积为4412平方公里,由琅琊、南谯二区和来安、全椒两县构成,在规划期内大滁州地域应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区域,鼓励来安、全椒县城与滁城的协同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城镇群。3、市区:琅琊区、南谯区行政管辖范围即为市区。面积13
9、99平方公里。4、城市规划区:滁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与市区范围一致。5、中心城区:由琅琊区、南谯区城市建设区组成,简称滁城。第6条 以下文本中有下划线的条目属于强制性执行内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相关规定必须执行。第二章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第7条 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城市职能,提高城市集聚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把滁州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工业、商贸、旅游城市。滁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预测表项 目2003年2
10、010年2020年总量(或比例)总量(或比例)年均增长速度(%)总量(或比例)年均增长速度(%)GDP(亿元)299.405479142010人均GDP(元)6935120008300009第一产业(万元)62.78241304第二产业(万元)131.02711177011第三产业(万元)105.7193952010第一产业(%)20.9415.0-9.1-第二产业(%)43.7549.5-54.3-第三产业(%)35.3035.5-36.6-总人口(万人)4334500.554800.55城镇人口(万人)1201906.72904.3城镇化水平(%)2843-60-社会商品零售额(亿元)78
11、.361398.53008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401578241017000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2.745.00-35.0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4.040.00-36.00-50.00-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人)1825-35-每百户拥有电话量(部)5762-70-第8条 经济增长目标:在“十五”期间的今后几年内,滁州市GDP增长在保持9%的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8%,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为8.5%;在20052020年,GDP增长速度为10%,人均GDP增长速度为9%,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为8%。到2020年,滁州市域GDP翻两番,人均GDP超过30000元,全
12、面实现小康社会。第9条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化进程进入中期发展阶段,GDP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21:44:35调整为2010年的15:50:35,2020年调整为9:54:37。第10条 对外开放目标: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幅度不断扩大,规划期内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8%以上。第11条 人口与城镇化发展目标:人口自然增长进入低速增长期,在今后15年内增长速度保持7以内;城镇人口增长迅速,近期和远期分别保持6.7%和4.3%的增长率,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43%,2020年为60%。第12条 人民生活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规划期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
13、均增长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到30%和35%以下。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第13条 总体发展战略:内(力)外(力)结合、联动发展,重视对地方企业的扶植和培育,形成外来企业和当地企业联动发展的态势,为区域的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第14条 区域发展战略:面向东部、借力发展,借力发展的方向主要有四个层次:1、与南京都市圈规划相呼应,融入南京都市圈发展之中2、紧密协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步伐,形成互补发展态势。3、积极争取和接受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资金、技术转移。4、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第15条 产业发展战略:工业带动、优化
14、升级;调整农业,稳定发展;扩大第三产业,服务区域;规划期内,滁州市三次产业的发展重点分别是:1、第一产业: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一是要大力改造传统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优质为根本,以高效为目的,提高产品竞争力,建立生态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体系。二是要依托本地众多优质农副产品,面向消费市场,加大农业投入和科技含量,在现有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运输销售体系,重点扩展南京市场并努力争取区外和境外出口。三是有序引导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快剩余劳动力输出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2、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充分利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大量
15、成果,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进程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工业化的科技含量;二是强调工业发展要有利于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三是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四是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3、第三产业:重视与周边大城市互相补充,错位发展。要结合南京都市圈规划之机,提高滁州市旅游业和商贸业的区域地位。第16条 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形成以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业、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流通业、现代旅游业为支柱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第三节 滁城产业发展策略第17条 第二产业:在对现
16、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外地企业和本地民营龙头企业的进驻。保持食品、纺织的传统优势,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以家电、汽车为主导,择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规模期末,把滁城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第18条 第三产业:在长江商贸城等市场建设的基础上,逐渐走专业化的道路,发展专业化商贸业,成为辐射南京都市圈及长江下游地区的流通中心。发展休闲旅游业,成为重要的休闲旅游基地和旅游服务中心。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 城镇发展目标与战略第19条 城镇发展总体目标:通过各城镇在规模大小、职能分工、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协调、完善,达到城乡协调、地域协调、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目的,为滁州市社会
17、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提高城市竞争力,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1、近期大力推进滁州中心城市建设,积极发展县城,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形成以滁城为核心、县城为骨干、重点中心镇为纽带的、城乡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2、远期进一步增强滁州中心城市实力,壮大各级城镇集聚规模,推进区域城镇发展的全面化和现代化,形成大小市镇分工明确、职能互补、结构合理的总体格局。第20条 城镇发展战略:采取“中心集聚、重点发展”的战略,中心集聚是指市域以滁城为中心、县以县城和重点镇为中心;重点发展是指以滁城、来安、全椒构成的大滁州地域为重点、兼顾其他县城的发展。在户籍政策、城镇功能和基础设施
18、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重点地区的发展。第二节 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第21条 规划预测滁州市2005年总人口为450万人,2020年为480万人。第22条 城镇化水平预测:2010年,43%2020年,60%第三节 城镇体系规划第23条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滁州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分为五个等级。第一级为滁州中心城市滁城,发展为7080万人口的大城市;第二级为天长、明光、全椒、定远、来安、凤阳等各县域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2030万人;第三为一些现状规模较大或发展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其规模级分为510万、25万两个等级;第四级是2万人以下的其他建制镇。滁州市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2020年)城镇等
19、级城镇名称规模结构一级:市域中心滁城(中心城市)80万二级:县域中心天长市中心城市、明光中心城市、全椒县城、定远县城、来安县城、凤阳县城(府临门三镇)2030万三级:重点镇炉桥、铜城、乌衣、古河510万半塔、刘府、武店、永康、藕塘、池河、张桥、秦栏、潘村、管店、沙河、汊河25万四级:一般镇其他镇2万第24条 职能结构:规划形成市域中心、县域中心、重点镇、一般镇的职能结构。市域中心和各县域中心基本为工业、商贸业等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城镇。重点镇既承担镇域中心职能,也可以为周围乡镇服务,在职能类型上多为综合性城镇。一般镇则可以分为工业、商贸、交通、旅游等多种类型。规划期内,应发挥中心城市与重点镇的带动
20、辐射作用,完善城镇职能,加强城镇之间联系。滁州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2020年)城镇职能类型市域中心滁城综合型城市:市域(地级滁州市)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西部门户城市,以工业、商贸、旅游业为主导的综合型城市;县域中心全椒县城关镇综合型城市:县域中心,综合型城镇,南京都市圈卫星城镇来安县城关镇综合型城市:县域中心,综合型城镇,南京都市圈卫星城镇;天长中心城市综合型城市:天长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三产业发达的综合型城市明光中心城市综合型城市:明光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徽省京沪城镇带组成部分凤阳县城综合型城市: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京沪城镇带重要组成部分,明文化旅游基地。定远县城综合型城市
21、: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点镇秦栏、铜城、汊涧、半塔、水口、汊河、古河、二郎口、大墅、马厂、管店、三界、张八岭、潘村、炉桥、永康、藕塘、池河、张桥、刘府、小溪河、总铺除镇域中心职能外,承担某些为周围乡镇服务的职能,如工业、商贸业、交通、旅游服务等。一般镇其它建制镇分为工业型、商贸型、交通型、旅游型等类型第25条 空间结构:未来滁州将形成“一区四轴”的扇形空间模式。1、一区:一个城镇密集区,也是一个大核心。由滁城、来安、全椒组成的大滁州地域。2、四轴:一级发展轴一条:滁凤发展轴:104国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京沪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组成,连接滁城、明光和凤阳。二级发展轴三条:滁定发展轴
22、:滁州到定远,以省道311为主要联络线;滁全发展轴:滁州到全椒,省道206和合宁高速公路为联络线;滁天发展轴:滁州到来安、天长,省道312为主要连接线。第26条 重点城镇发展规划1、天长市中心城区:天长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三产业发达的综合型城市。城市规模2020年30万人。2、明光市中心城区: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徽省京沪城镇带组成部分。城市规模2020年20万人。3、凤阳县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安徽省京沪城镇带重要组成部分,明文化旅游基地。城市规模2020年20万人。4、定远县城:功能定位: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模2020年20万人。第四节 大滁州地域城镇发展规划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滁州市 城市 总体规划 3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