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三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4页).doc
《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三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三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三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第 4 页一、选择题1透过下图(北魏骑马武士陶俑)能获知()北魏骑马武士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情景北魏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政权北魏时陶瓷艺术水平高北魏时实行民族压迫政策A BC D解析:选D。骑马武士陶俑直接反映出北魏借武力统一北方,同时也映射北魏时较高的陶瓷艺术。至于统治者实行什么统治政策在图中是无从得知的。2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2、解析:选C。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单位。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方依旧圈占成片的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3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B移风易俗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D迁都洛阳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肃明纲纪时多奉法”可知当时吏治有所好转,而这正是孝文帝整顿吏治的结果。4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
3、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 解析:选B。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现象,它指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所以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民族融合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是农业化的过程;民族融合如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则是封建化过程。二、非选择题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2:太和九年(485年),“下
4、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1)材料1和材料2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材料2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解析:第(1)问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计口授田”和“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看相同之处是按人口分配土地。第(2)问可依据所学知识,回顾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涉及服饰、姓氏、语言、婚姻、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改革。第(3)问溯源可从汉族文化的先进性与鲜卑族传统分析。对后世的影响可从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三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4页 历史 人民 选修 专题 励精图治 孝文帝 改革 课时 作业 Word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