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技术实施方案(42页).doc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技术实施方案(4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技术实施方案(42页).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技术实施方案-第 - 35 - 页XXX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实施方案XXX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七月目 录1 总则- 1 -1.1 编制目的及意义- 1 -1.2 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2 -1.2.1 指导思想- 2 -1.2.2 目标任务- 2 -1.3 基本原则和依据- 2 -1.3.1 基本原则- 4 -1.3.2 编制依据- 6 -1.4 规划范围、期限- 7 -1.4.1 规划范围- 7 -1.4.2 规划期限- 7 -1.5 编制程序- 7 -1.6 技术路线- 10 -2 规划编制技术方案- 11 -2.1 准备工作- 11 -2.2 调研分析- 11 -2.3 基础研
2、究- 13 -2.3.1 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 13 -2.3.2 土地整理潜力调查与评价- 14 -2.3.3 重大问题研究- 20 -2.4 拟定方案- 21 -2.4.1 确定土地整治规划战略目标- 21 -2.4.2 土地整治总体布局- 22 -2.4.3 农地保护与绿色空间格局构建- 24 -2.4.4 镇村体系空间布局优化- 24 -2.4.5基本农田整备区空间安排- 25 -2.4.6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安排- 25 -2.4.7 土地整治基础设施体系构建- 25 -2.4.8 制定重点工程及重点项目- 26 -2.4.9 规划投资与筹资分析- 27 -2.4.10
3、近期规划安排- 29 -2.4.11 规划效益影响评价- 29 -2.4.12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制定- 30 -3 规划成果- 31 -3.1 文本- 31 -3.2 图件- 32 -3.2.1 图件名称- 32 -3.2.2 比例尺要求- 33 -3.2.3 图例和图面配置- 33 -3.3 规划说明- 34 -附件 XXX土地整治规划资料收集清单- 35 -1 总则1.1 编制目的及意义XXX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阶段,面临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的双重压力,为贯彻落实XXX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的相关指标,实现区域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县域济平稳较快发展。
4、通过科学编制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积极引导全县土地综合整治健康有序推进,确保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目标顺利实现。根据河北省关于土地整治规划的有关精神,结合XXX实际,特编制本方案。(1)土地整治规划是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整治活动的现实需要当前土地整治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已由过去单纯的农地整理走向了农地整理和村庄土地整治相结合的重要发展阶段。土地整治已成为破解“双保”难题的重要抓手,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构建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对于有效整合各类资源,优化用地结构,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各项活动,促进耕地
5、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对于统筹协调农村土地整治、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统筹推进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环境治理,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基础平台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编制土地整治规划是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迫切需要为细化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等各项土地整治活动,合理布局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指导各地规范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有必要开展土地整治规划工作。1.2 指导思想、目标任务1.2.1 指导思想适应土地整治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既
6、要落实总规纲要的土地整治目标任务,服务于土地整治工程和项目的实施,落实两个“最严格制度”;又要体现新要求,把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纳入整治规划统筹安排,充分发挥整治规划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以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以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平台,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土地整治活动,协调好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等的关系,促进XXX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7、、跨越发展,为土地整治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供科学依据。1.2.2 目标任务编制土地整治规划,要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增加耕地与提高耕地质量并重、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土地整治的方针和目标,以农用地整治为重点,合理安排土地整治的规模布局、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布局安排,确保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的统一;推进散乱、废弃、损
8、毁、闲置、低效建设用地集中整治,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设施逐步完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土地整治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以2015年为目标年,可展望到2020年。规划数据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相衔接。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是:、评价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执行情况。客观评价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深入调研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情况,全面总结成效、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编制新一规划的意见和措施。 2、深入调查分析土地整治潜力。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
9、上,以土地二次调查数据成果为基础,统筹分析农用地、未利用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包括土地补充耕地的规模、质量及分布。3、明确土地整治的任务目标。提出规划期间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以及城乡建设用地节余的规模和重点区域布局。落实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规划,明确补充耕地、“建设用地节余”等任务,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目标实现。4、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布局安排。以土地整治潜力为基础,围绕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集中区建设、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科学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和项目,提出实施计划和资金预测。5、组织开展土地整治规
10、划专题研究。紧紧围绕我省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规划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提高规划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开展土地整治潜力研究、上一轮土地整理规划与土地整治工作评价、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布局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基础条件评价研究。1.3 基本原则和依据1.3.1 基本原则土地整治规划应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内涵挖潜为重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依规科学规划。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落实和细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
11、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整治规模和范围、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重点工程或项目、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区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可行。2、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要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3、上下结合相互协调。坚持上下结合,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等,统筹安排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广泛听取意见,在重要指标、重点工程和重
12、点项目安排上必须做到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加强部门协调,重点做好与城乡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的衔接。4、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加强规划的咨询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认真听取土地整治范围内的群众意见,坚持尊重民意、量力而行,编制规划,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1.3.2 编制依据县级规划的编制依据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
13、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7)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8)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9)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1990);(10)土地基本术语(GB/T 19231-2003);(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12)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13)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 1011-2000);(14)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15)农
14、用地定级规程(TD/T 1005-2003);(16)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17)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1-2009);(18)市级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19)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国民经济发展规划。1.4 规划范围、期限1.4.1 规划范围县级规划范围为县级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相一致。1.4.2 规划期限XXX土地整治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以2015年为目标年,可展望到2020年。1.5 编制程序规划编制一般分为以下阶段:1、准备工作区
15、域基础资料收集:(1)在发改委、统计、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水利、林业、农业、人口计生委、电力、旅游等部门收集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人口、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关的基础性资料。(2)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资料在国土资源部门及农业部门收集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资源专项调查资料、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土地评价及土壤分级资料。(3)历年土地开发整理资料在国土资源部门收集区域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制定与实施、项目实施、重大(重点)工程安排与实施情况。(4)有关规划资料包括收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各种涉及人
16、口、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和粮食安全的相关规划,并收集相关的规划图件。收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关资料,包括各级部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各级部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等资料。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汇总整理要与基本农田保护、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机结合,以各县县区自身资源和经济状况为基础,初步确定各县县区要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个数、进度、要求和规模。2、调研分析调研采取座谈会、调查问卷、实在踏勘等形式进行,通过调研获取全县各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开发难度;落实各地耕地补充任务和年度计划;土地整治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农业结构调整和规划情况;社会主义新农
17、村建设规划等内容。3、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主要包括:(1)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土地整治工作评价;(2)土地整治潜力研究;(3)重点项目布局安排研究;(4)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基础条件评价研究;(5)建设用地整治研究;(6)土地整治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7)资金测算和保障措施。4、拟定方案;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XXX的实际情况,根据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相关技术要求,在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编制XXX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文本、说明、图件等相关成果资料,。5、协调论证;6、评审报批;7、规划成果应用。1.6 技术路线潜力调查评价规划基础研究重大问题研究实地调查组织准备技术准备整治潜力功能分区研究
18、农用地整治潜力研究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研究土地复垦潜力评估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评估县域发展条件分析上轮规划实施及相关工作评估相关规划协调研究准备工作阶段调查分析阶段规划投资与筹资分析土地整治总体布局农村保护与绿色空间格局构建镇村体系空间优化基本农田整备空间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安排土地整治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县域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及重点项目土地开发整治复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措施研究土地整治收益估算及分配机制研究镇村体系布局优化研究基本农田整治空间布局研究土地整治生态敏感性格局研究经济效益分析环境效益评价近期规划安排社会影响评价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规划报批应用报批应用阶段基础
19、研究阶段规划编辑阶段2 规划编制技术方案2.1 准备工作(1)成立规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工作计划,落实编制经费,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解决规划中的重大问题,审查规划方案等。(2)组建规划编制组。编制组负责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3)进行宣传动员,对有关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2.2 调研分析(1)基础资料收集根据规划需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目标,调查收集以下基本资料:A. 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资料;B. 已开展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情况;C. 已实施的新民居建设项目的拆旧区、建新区的建设情况;D. 二调成果;E.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及相关资料;F. 农用
20、地分等定级成果;G. 2005-2011年统计年鉴;H.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I. 土壤志;J. 水利志;K. 宅基地建设标准;L. 高集约利用水平区片位置及分布;M. 待整理农村建设用地位置、面积;N. 已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村庄建设用地腾退规模、增加耕地面积情况;O. 废弃地位置及数量;P. 待开发未利用地位置及数量情况;Q.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R.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S. 2005-2010年上级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L. 上级下达的土地开发整理分解指标和要求。(2)规划基数以合法审定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工作,将二调成果更新到规划基期,形成规
21、划基数。(3)基础图件准备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有关图件的基础上,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及近期土地利用的变化,调整形成规划基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根据土地整治规划制图要求选择和准备有关基础图件。(4)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根据调查和收集的资料,对土地利用现状及结构进行分析,掌握土地整治工作开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2.3 基础研究2.3.1 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1)上轮规划编制情况介绍结合上轮规划编制环境背景,分析上轮规划编制原则、指导思想、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及主要实施措施情况。(2)上轮规划实施及相关工作总结总结上轮规划实施及相关工作经验,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潜力挖掘情况
22、,补充耕地主要途径、面临问题及困难,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3)上轮规划目标实现情况分析对比分析上轮规划实施期间补充耕地及耕地占补平衡落实情况。(4)总体效益评价结合上轮规划实施及相关工作,从不同项目类型角度,结合土地整治项目的目标设置来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评价上轮规划实施及相关工作的总体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5)保障措施及有关政策落实情况总结现行规划保障措施及有关政策、组织、资金执行情况。(6)总结与建议评估上轮规划编制实施及有关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分析问题存在原因,并提出改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建议。2.3.2 土地整理潜力调查与评价
23、2.3.2.1潜力调查(1)农用地整理潜力调查以乡镇为组织单元,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图件与数据分析,了解各村闲散地,待开发园地、牧草地,待复垦设施农用地,待填埋坑塘水面总量,及现状农村道路占耕地比例、农田水利用地占耕地比例、田坎系数等。同时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已开展农用地整理的行政村,测算以上各类农用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和增加耕地系数,或设定在当前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耕地片区内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田坎的比例。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县域内待整理、开发和复垦区域面积已开展开发整理区域分析确定增加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系数农用地整理潜力农用地集约利用区利用条件分析农村道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 整治 规划 编制 技术 实施方案 4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