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说课稿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进酒说课稿1(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将进酒说课稿1-第 4 页将进酒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将进酒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的首篇课文,也是入选的能够代表李白风格与成就的两篇作品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李白这首诗虽借用了旧题,却又跳出了前人或以饮酒放歌为言或以濡首荒志为戒的窠臼,自创新意,将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该诗题以积极的内容。作者感叹时光流逝,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豪壮的酒话背后是
2、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愤激,再转狂放,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诗人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品质和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诗风可见一斑。(二)教学目标:面对的是内容上大胆开拓,感情上跌宕起伏,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匠心的诗篇,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1)体会诗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诗人充实深厚的内在情感及潜在的郁怒情绪;(2)鉴赏诗歌中比兴,对比,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如:比兴手法的运用如开头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开篇即以黄河起兴,既是排比又有夸张。)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诵读能力;(2)背诵课
3、文,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3.情感目标:珍惜现在的时光,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人生观。(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阅读诗歌,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2.鉴赏此诗的夸张、对比等艺术特色。教学难点:发表对李白痛饮狂歌的见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设计依据:反复诵读文本有助于深入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方便教师教学,所以我把诵读作为一个重点;鉴赏诗歌表达上的技巧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因此,将鉴赏此诗的夸张、对比等艺术特色作为第二重点。此外,这首诗整体基调是豪放的,但是诗中诗人的情感又是复杂的,诗中一方面表现出蔑视权贵世俗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又高呼“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抱负,还反
4、映出悲叹命运和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学生对此又是怎样看待的,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发表自我见解,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我将如何看待李白的痛饮狂歌,体味诗歌的主旨作为教学难点。)二、教法和学法针对学生对诗歌不感兴趣,很难有耐心深入文本的现实,教师的指导阅读和问题引导更显得重要,因此我立足于学案导学,让学生首先在自主学习中掌握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生僻字词等基础知识;通过听朗诵,正音,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情感;借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设置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加深对文本的解读。三、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1、导入:余光中曾对李白有这样的的评价“酒入豪肠
5、,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李白一生诗酒相随,他“斗酒诗百篇”而又“举杯销愁愁更愁”;大济苍生却又处处碰壁;他悲叹,他忧愁,但李白毕竟是李白,他的悲愁不是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也不是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也不是贺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愁,李白的忧愁中有达观,更有豪放,将进酒就是酒助诗兴,笔酣墨饱的豪放之作。(设计依据:将进酒是个性鲜明的的劝酒诗,导入时将诗和酒联系起来,关照了全诗内容,而用李煜、李清照等人的愁与李白比较,让学生感受了诗人饮酒悲歌的形象,更主要的是突出李白的悲而不伤,忧而不愁的开阔、旷达,对李白的个性风
6、格有一个初步的感受。)2、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由一学生在黑板上列出他认为应该重点掌握的字词,另由一个学生订正和补充。(如:将 恣欢谑 钟鼓馔玉。设计依据:即可锻炼自学能力,又可进行学案检查。) 在正音的基础之上,由两个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全文,并让学生评价。 (设计依据:锻炼学生的自学和初步感受诗歌的能力) 放朗诵录音(设计依据:感受名家魅力,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和感情中,从而加深对本诗的理解。) 3、 再读课文,赏析全文(设计思路:通过课件展示设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内容、语言、主旨等方面做深入的挖掘,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具体问题如下:A:将进酒中的“将”是什么意思,从内容的角度来说
7、,这是一首什么诗? (说明:学生根据注解和学案导学能首先明确这是一首劝酒诗,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整体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从注解、预习提示、课后习题、补充知识等筛选有用的符合要求的信息。)B: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 a.悲 a 在前四句中找一个字概括诗人的情感?(悲) b “悲”从何来?(时光飞逝,功业无成) c 作者在表现“悲”时使用了什么手法,具体分析?(对比、夸张,起兴。在这里要重点讲述起兴的) d 讨论 用幻灯片展示诗句比较: 黄河如丝天际来,洪波奔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同写黄河,第三句和前两句相比在情
8、感基调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设计说明:前两句基调是“壮”,后一句,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可能会有难度,此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通过对比,把握重点词语,从而体会文本的深层内涵。)b欢 a 整日穷愁并非李白本性,在接下来的六句中,找一个字概括此时的情感?(欢) b 欢从何来? (白发如丝悲何益,政治途径也并不“得意”,但朋友相聚亦是一件快事) c 讨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不同于凡夫俗子的一醉方休,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设计说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从貌似消极的现象
9、中露出了深藏其中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事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设计此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透过现象看到诗人的这种蔑视权贵、建功立业的心志和报负。) d 讨论 诗人当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现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前后有什么异同?(设计说明:都洋溢着高度自信的情感。前者作者尚未入世,言辞之中带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情,而后者是作者仕途失意之后的对自己的深情慰藉。必有用,隐含此时没有被用;还复来,隐含此时穷困落魄。此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透过文本窥视作者的内心世界。)c愤激 a 一边是“钟鼓馔玉”,一边是“圣贤寂寞”,强烈的对比中,推测此时作者的情感?(愤激)b 讨论
10、作者一方面“天生我材必有用”,渴望走上仕途,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惟有饮者留其名”,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设计说明: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已到了目不忍视的程度,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一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这种概括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他地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不是否定他们,而
11、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 统治阶级埋没人才,诗人看穿了这一点,对统治者不再抱有幻想,决心逃于酒乡,所以接着就说“唯有饮者留其名。 ) c古来圣贤不计其数,何以偏举陈王?(设计说明:此环节让学生体会作品中作者所用材料的典型性。在遭遇排挤,抑郁不得志的圣贤中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这是典型其一;陈王与酒联系较多,这是典型其二。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d 狂放 a 诗人在宴会最后反客为主,要主人将一切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推测此时作者的情感?b 如何看待李白的痛饮狂歌?( 设计说明: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是一种消极行为,但这是他的傲世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使然,是无法改变的。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试图说服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杜甫这个批评是正确的,但我们也不可忽视李白的饮酒诗中仍包含着积极的内容。此问题的实际有助于让学生正确评价李白,从而也有助于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评判标准。) 板书:悲: 时光易逝,人生易老 欢: 烹羊宰牛,饮酒作乐 愤激:不足贵,不复醒 皆寂寞,留其名 豪放:同销忧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