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大纲范本(19页).doc





《河道整治大纲范本(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整治大纲范本(19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道整治大纲范本-第 12 页河道整治工程设计工作大纲范本(试行)(初设阶段)BIDR/J003-20042004-03-01发布 2004-03-01实施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编写说明本大纲范本按照初设的内容及深度要求编写,由于河道整治工程涉及到的工程项目多,不同的河道其整治目的不同、工程项目不同,本大纲所涉及到的整治项目有限。因此,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及侧重点的不同,对大纲的内容进行增减或修改。可研阶段的河道整治大纲可参照本大纲范本编写,但其中的部分工作深度可简化。本大纲侧重于已有堤防的平原河道整治,对于新开的河道、城市内的河道或河口整治大纲编写仅供参考。本大纲不包括跨河建筑物部分
2、,如拦河闸、拦河坝、桥梁等,如果跨河建筑物在河道整治工程范围内,则应增加相应建筑物的大纲编写,可参照水闸大纲范本根据增加的工作内容进行补充。本大纲范本自2004年3月日1起试行。在实施过程中,如对大纲范本的内容、格式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或还需补充编写哪些大纲范本,请及时将意见或建议以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技术质量处。批 准:杜雷功技术质量处:熊明武审 阅:李启业校 核:任晓枫编 写:陈宝中河道整治工程设计工作大纲范本(初设阶段)技术YYYYNN号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年 月批 准: 审 定: 技 术 质 量 处: 经营及项目管理处: 设总(项目负责人): 编 制: 目 录1 工
3、程概况12 设计依据13 基本资料24 工作内容与要求24.1 测量24.2 工程地质34.3 水文、气象3河道整治方案比较44.5 河道清淤设计4堤防加固设计44.7 堤防险段加固设计54.8 堤防险工防护设计64.9 穿堤建筑物重建、封堵、维修加固设计64.10 施工组织设计74.11 工程占地及迁建84.12 环境影响评价84.13 水土保持设计94.14 工程管理94.15 工程投资概算10经济评价105 关键技术106专业间的配合与协调11产品完成时间11设计评审、设计确认117 外部关系128 设计和专题成果129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12 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大纲范本1 工程
4、概况说明河道所在的流域,控制的流域面积,河道长度,所属的地理位置(主要地貌及行政区包括省、市、县),河道的功能(包括行洪、排涝、灌溉、输水、航运等)。说明流域综合规划对河道各项功能的要求。防洪:防洪标准、分段行洪流量;排涝:排涝范围、排涝标准、排涝流量;灌溉:灌溉供水范围、灌溉面积,灌溉引水量;输水:输水范围、输水流量;航运:航道级别。简要说明原河道治理设计标准,历次治理情况,河道现状基本情况,包括河道长度、宽度(主槽、滩地),断面形式、堤防长度,跨河建筑物、拦河建筑物、穿堤建筑物等座数,主要建筑物结构形式及设计标准、现有控导工程情况。历史上(特别是近期)洪水情况及河道泄洪情况简单描述。根据初
5、步了解的情况,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河道淤积、行洪能力、堤防及堤防险工、主要建筑物存在的问题。两岸地方政府对治理的要求;本次设计范围、治理任务及治理目标。上阶段的主要设计成果及审查意见简单介绍;2 设计依据1) *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项目任务书或委托书;2)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3)河道所属流域已批准的流域综合规划、河道治理规划;4)任务书或前期(建议书、可研)设计成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或批复;5)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及各专业有关规程、规范;6)本院质量体系文件有关规定;7)*河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总体计划表。3 基本资料1)测量资
6、料 列出已经收集到并经过确认的资料(包括河道平面地形资料,河道纵横断面资料,建筑物或险工平面地形资料);2)地质资料 列出已经收集到并经过确认的资料(包括堤防地质勘探资料、建筑物地质勘探资料);3)过去历次治理的报告等设计资料,建筑物设计资料;4)有关的科研成果及试验成果;5)已经收集到并经过确认气象资料、泥沙资料、潮位资料、径流资料、洪水及涝水资料等; 6)经过验证可参考的各级政府提供的资料及建议等;7)尚需业主提供的资料(包括河道径流资料、引水资料,堤防出险资料、工程管理现状及今后管理建议等)。4 工作内容与要求4.1 测量 1 提出需要补充测量的河道及堤防地形及断面图,测量布置上应满足本
7、阶段的设计需要,测量要求见测量任务书。(测量任务书中安排的测图要求见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表3.3.1,对于地形变化大的河段应适当缩小断面间距。河道顺直时,堤防加固小断面测量间距50200m,河道主槽清淤断面测量间距可取50200m,对于变化较小的堤防及一般河段尽量利用前阶段测量成果,可研阶段可加大间距);2 对新建、改建的穿堤建筑物地形进行平面测量;3 对河道险工进行平面测量及横断面测量(变化小的堤段利用可研测量成果,横断面测量间距50m);4 对排泥场地形进行平面测量(变化不大则利用上阶段的的测量成果);测量安排上,注意河道平面测量宽度要求,特别是堤线调整段。游荡性河段如进行物理模型实验,注意河
8、段平面地形测量范围及精度。4.2 工程地质 1 收集已有的堤防工程的地质勘测资料,根据本阶段的勘察任务要求,进行地质补充勘察;2 勘察堤防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分段阐述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对堤防工程堤身及堤基地质进行评价;3调查堤身、堤基病害险情,对可研阶段初步分析的病害险情进一步详查,重点对拟加固险工段、历史决口段进行勘察;收集险工段的历史及险情资料,查明堤身及堤基地质;4 查明拟加固堤身、堤基土体性质、渗透特性及地层结构; 堤外坑塘水体情况;5 查明新建堤防的堤基地层结构等地质特性并进行评价;6 对主要穿堤建筑物工程地质进行勘察评价,对存在地质问题的建筑物提出处理措施;一般穿堤建
9、筑物可结合堤防地质进行简单评价;7 对土料场进一步勘察,说明加堤建筑材料数量、质量、运输开采条件、地下水位情况(取土场位置应充分征求地方意见)。8 提出堤防地质纵剖面图,险工、建筑物钻孔柱状图及相应附表等。4.3 水文、气象1 检验已有的各项基本资料,延长河道的水文资料;2 根据上阶段审查意见,对水文成果进行修订,复核河道设计防洪标准,行洪流量及典型洪水过程;防潮标准,典型潮位及潮型;泥沙来源及输沙量(可研阶段根在河道规划成果基础上,分析计算上述指标);3 根据河道排涝范围,确定河道排涝标准及流量;4 分析潮汐与洪涝水遭遇特性,干支流洪涝水遭遇特性;5 提出水文气象要素、河道工程施工期的设计来
10、水。(初设阶段主要是在可研成果的基础上,延长系列,对可研成果进行复核修订)4.4 河道整治方案比较 1 确定河道(分段)的治理任务,治理标准。分析河道存在的问题(如堤防险工、阻水建筑物、河道淤积等),现状过流能力分析,推算设计洪水水面线;2 对河道冲淤进行预测,初步提出河道整治方案,如河道清淤、堤防加高、制导线调整,堤防改线(退堤、裁弯等)、建控导工程等;3 对河道各治理方案从工程费用、效果、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提出推荐方案。4.5 河道清淤设计1 明确清淤的主要目的,分析河道淤积原因,进一步分析河道清淤后维持清淤断面的可能性;2 计算不同清淤规模的河道清淤量,进行不同清淤断面下的河道设计
11、水面线计算,河道水面线计算时,注意主槽、摊地糙率选取,分析不同的清淤规模对行洪、排涝、航运的影响; 确定清淤规模(包括长度、宽度、清淤底高程等)及河道设计指标(包括主槽断面、边坡、河底高程),河道设计水面线计算;3 绘制河道设计纵断图、清淤典型断面图。4.6 堤防加固设计 根据保护范围及防洪标准确定堤防等级;1 根据防洪规划及河道地形地质条件,进行治导线设计;2 新筑堤防设计1) 进行堤线布置 大纲中根据工程情况,提出对堤线布置的具体要求及遵循的主要原则;2) 确定河堤堤距及主槽断面,河口段适当考虑今后主槽及滩面淤积的影响;提出不同堤距的技术经济指标;3)裁弯取直段应进行方案比较及必要性论证;
12、4)根据推荐的水面线确定堤顶高程,堤顶超高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的公式计算;适当考虑堤防沉降量(堤防本身沉降、地面沉降);5)分段确定堤防加高断面形式及标准,结合河道清淤段采用临水侧加高帮宽,临水侧加宽考虑对行洪的影响,背水侧加宽考虑占地问题,堤防质量问题;堤防宽度考虑防汛要求及交通要求;城区段堤防结合城市建设及环境美化要求,对堤防断面进行优化设计;6)对堤顶已有公路段根据交通及管理部门意见,进行加高方案与防浪墙(或防洪墙)方案设计比较; 7)确定堤顶防汛路面形式、宽度、长度;进行结构形式设计;8)对加高后的堤防进行边坡抗滑稳定计算及渗流稳定计算,断面选择应有代表性,并考虑不同水位情况的组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道 整治 大纲 范本 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