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8页).doc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二章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第 8 页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城市化1概念城市化(Urbanization)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它包括三个密切联系的方面: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二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地域城市化;三是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误区警示 城市化的三个过程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城市化的三个过程是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2表现(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
2、不断扩大,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城市化主要有三个标志,即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的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最主要的标志,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而城市人口增加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发展的合理性。误区警示 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能只从表面上认为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方法点拨 如何理解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都是相对的,不能作为绝对标准,在认识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时,还应结合城乡收入、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异性和价值观念的趋向性等各项指标,以衡量、综合分析城市化水平
3、和合理程度。3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作为一种影响极其深广的社会现象,给人们不仅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化使人口、产业结构、工业、科技、文化思想等都发生了转变,如表2-16所示。表2-16项目意义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产业结构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工业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动力科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
4、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要点提示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能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化不仅包括物质形态上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知识拓展 乡村城市转型乡村城市转型强调的是在农村地区发生的城市化现象,包括景观的、社会的、经济的、人口的转变,实际上是农村经济结构功能的现代化转变,如表2-17所示
5、。表2-17项目表现景观乡村景观转变为城市景观。由原来的阡陌纵横变为烟囱林立,由分散的民居变成密集的楼房社会文化教育、人们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变化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二、三产业为主人口由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二、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工业化是导致近代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城市化通常是指工业革命以后的城市化。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才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进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是导致近代城市化迅猛发
6、展的根本动力。在大多数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工业革命前漫长的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缓慢,城市规模小,城市化水平很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加快了地域分工,使工业和人口在地域上集中。工业革命之后,城市成为工业生产中心,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工业化的发展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新的工矿城市。工业化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为城市的产业提供了后备劳动者,从而使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所以,城市化通常是指工业革命以后的城市化。城市的兴起又与
7、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深化升华 自城市开始出现以后,城市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但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影响的范围和城市化的速度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城市化进程的时间特点: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图2-19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2-19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中期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大多在7
8、5%以上。发达国家出现的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以及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1)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如图2-20所示。图2-20(2)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郊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如图2-21所示。图2-21(3)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城市产业因地租上扬,而迁往郊区或其他地区。大城市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而郊区和乡村环境优美、居住条件好。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方便的服务。误区警示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衰败的表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
9、、接近形成一体化基础上的。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不断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居城市中心面对混浊空气、噪音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和城镇居住或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大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南美洲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则比较高,表现为“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的特点,如表2-18所示。表2-18类型特点举例虚假城市化城市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
10、落后南美洲国家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结果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辨析比较 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如表2-19所示。表2-19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起步早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大多数在75%以上城市化水平较低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注重营造人居环境,绿化率高生态破坏严重,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原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一些大城市的
11、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商业和制造业由市中心区向边缘区迁移;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化率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重视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国家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不平衡,出现“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不同特点可以说明,城市化水平是由经济水平决定的。不同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不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发展中国家起步早。城市化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常见的问题如表2-20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二章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8页 地理 湘教版 必修 教材 梳理 第二 城市化 过程 特点 Word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704909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