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的供油系统介绍(20页).doc
《汽轮机的供油系统介绍(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的供油系统介绍(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轮机的供油系统介绍-第 20 页供油装置1.性能简介:1.1供油装置为集中油站。1.2供油装置供汽轮机润滑油,调节油。1.3本供油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按照标准: ZBK54036-89 工业汽轮机润滑和调节供油系统技术条件。带单独的溢流底盘。1.4本供油装置的使用环境为: 电气防爆等级为:不防爆 2技术参数:见表:名 称单 位数 值备 注工作介质ISOVG46润滑油额定流量L/min400润滑油总管压力Mpa调节油流量L/min125调节油压力Mpa油箱公称容积m4油箱实际容积m首次充油量m润滑油供油温度45+3 -23.外型简图(见图2.8)图2.8 外型简图采用润滑和调节油合在一起的油系
2、统来供油。当供油装置工作时,主泵或辅助油泵的吸油管将润滑油从油箱内吸出,一路经调节滤油器,直接去调节系统,一路送入双联冷油器进行冷却,再送入清除机械杂质的双联过滤器,经过滤后,进入汽轮机供油总管,被送到各润滑部位。润滑油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使相对运动副得到润滑,并带走运行副间磨损的金属微粒和热量后,流入回油总管再回到油箱,经过油箱的过滤、沉淀、散热后再由主油泵或辅助油泵吸出,就这样形成油循环系统。5.主要组成部套(设备)和结构特征本装置是有一台汽轮机驱动的离心泵作为主油泵,一台离心泵作为辅泵,一台直流电机驱动的事故泵,一台润滑油双联滤油器,一台调节油双联滤油器,一台双联冷油器,一台排烟风机
3、,一只油箱,一只底盘,以及管道,阀门仪表组成。简述:油箱的作用是储存油、分离油中的水分、蒸汽,以及沉淀杂物。油箱顶上装辅助油泵、事故油泵、排烟风机、液位计、吸油喷射管等。回油经滤网流至油箱内最低油位以下,油面以上留有100mm的空间,排烟风机的作用,使得油箱上部有一定的真空度,油中的泡沫自行上浮至油液表面后破裂,消除了泡沫,油箱内部有隔板,增加了流程,有利于杂物沉淀。油箱简图(见图2.9)油箱视图中各件号说明如下1 油过滤机进出口 2滤网 3隔板 4回油口 5人孔盖 6吸油喷射管 7加油漏气滤网图2.9 油箱简图 油箱结构说明.1油箱是密封的,能防止水和尘土进入。.2油箱的底部是倾斜的,在最低
4、点有泄放口,保证能完全排放。.3油箱面板上有能进入油箱进行检修的人孔。.4油箱回油口安装滤网,对回油进行粗滤。保证油箱内部的清洁度。.5油箱上装有远传液位指示器,带高低报警,用于测量油箱油位。见附件翻柱式磁性浮球液位计操作维护指南.6油箱内部有两道隔板,尽量使回油至油泵吸入口的流程长,充分消除泡沫及杂质。.7油箱上有油净化装置接口(下面的为进口,上面的为出口)。.8油箱上带排烟风机。可排出液面上的油雾,防止油的老化。.9油箱顶上装有加油漏气滤网。 使用与维护.1油箱在注入油之前,应保证油箱内部是清洁的。若有杂物或铁锈,应除去,最后再用面粉团清理。.2油箱所加的油应按汽轮机,润滑和调节用油规定的
5、牌号。.3油箱的加油量取决于油箱尺寸及其他设备充油时必需的注油量。油箱第一次的加油量应高于最高油位,但低于油箱面板150mm左右。具体数据与现场连接油管的长度等有关。在汽轮机组运行时,油系统中的油损耗是很少的,只有当油箱油位低于最低油位时,才有必要加油。并且不能加的太多,以防汽轮机组停机时,回油满出油箱。.4若油箱内油位指示波动较大,可能是油箱排烟的风压引起的,可通过调整加油漏气滤网的罩盖的位置。使压力平衡即可。 .5可通过放水口,定期对油箱中的油进行化验,当水分等杂质的含量超标时,应对油箱中的油进行净化处理。当油的物理性能严重退化时,应进行换油。同时由油质的分析,可了解系统运行的信息如:油中
6、的巴氏合金的颗粒,表明系统中有轴承损坏。油中有钢质颗粒,表明运转零部件金属表面碰撞。油中有水,表明冷油器漏水或轴封漏汽。5.2 油泵主油泵由汽轮机驱动,直接连在汽轮机轴头上,其具体参数和使用说明可参见主油泵部分说明。供油装置上配有辅助油泵、事故油泵5.3 调节油滤油器概述.1本滤油器为围网式滤油器,过滤精度高,有足够的过滤面积,清洗方便。.2滤油器的过滤精度为25m,其初始压差小于0.035Mpa。.3双联滤油器由两个滤油器和一个切换阀组装而成。工作时,一个滤油器投入运行,另一个备用或清洗。.4当压差超过规定值或过滤后油的品质达不到要求时,需切换进行清洗或调换滤网。双联滤油器结构.1滤油器简图
7、如下图所示:滤油器视图中各件号说明如下:1三通切换阀 2上盖 3排气接头 4焊接壳体 5螺母 6拉杆 7滤芯 8排污口 图2.10 滤油器简图.2双联滤油器主要由滤油器壳体、滤芯和三通切换阀装置组成。.3滤油器壳体采用焊接结构,滤芯为一组不锈钢滤芯。.4滤芯通过拉杆7和螺母6固定在壳体内。.5油从三通切换阀的下面接口进入滤油器,从上面接口出来。使油通过滤油器时,油中的杂质被挡在滤网外面,并有可能沉淀在壳体底部。 双联滤油器的使用.1转动三通切换阀装置的操作连杆,使三通切换装置上的油流指向器指向某个需要使用的滤油器。.2打开需使用的滤油器上的排气接头和油箱连接管路上的放气阀。.3当油泵开启后,观
8、察滤油器上排气接头和油箱连接管路上的窥视窗,当流出的全部为油时,表明滤油器壳体内已充满油,关闭放气阀。.4滤油器以正常投入使用。 双联滤油器的切换.1滤油器的正常压差0.035Mpa。当滤油器的压差0.08Mpa-0.15Mpa,或过滤后油的品质达不到要求时,需切换进行清洗或调换滤网。.2 切换操作顺序如下:(1)观察三通切换装置上的油流指向标,搞清备用滤油器。(2)打开备用滤油器上的排汽接头和油箱连接管路上的放气阀。(3)再打开三通切换装置上的压力平衡阀。让备用的滤油器壳体内充油。(4)观察备用滤油器上排汽接头和油箱连接管路上的窥视窗,当流出的全部为油时,表明备用滤油器壳体内已充满油,关闭放
9、气阀。(5)转动三通切换装置的手柄,观察三通切换装置上的油流指向器,使备用的滤油器投入使用。(6)关闭压力平衡阀。(7)检查被替换下来的滤油器。.3清洗或检修操作顺序如下:(1)通过排污口9放掉滤油器壳体内的剩油。(2)打开盖2,拧掉螺母6。(3)取出滤芯。(4)用汽油等清洗剂或专用设备清洗滤芯,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干。(5)若滤网已损坏,则应换用备用滤芯。(6)把滤油器壳体内的污物清洗干净。(7)重新装配时,应把O型密封圈安装好,才能紧固螺6。5.4 双联润滑油滤油器 本供油装置中所配的润滑油双联滤油器的过滤精度为25m。 滤油器初始压差为小于0.035Mpa。当压差超过规定值0.08-0.15
10、Mpa或过滤后油的品质达不到要求时,需切换进行清洗或调换滤网。 双联滤油器结构.1滤油器简图如下所示:(见图2.11)滤油器视图中各件号说明如下:1三通切换阀 2上盖 3排气接头4顶盖机构 5焊接壳体 6螺母7拉杆 8滤芯 9排污口 图2.11 滤油器简图.2双联滤油器主要由滤油器壳体、滤芯和三通切换阀装置组成。.3滤油器壳体采用焊接结构,滤芯为一组不锈钢滤芯。.4滤芯通过拉杆7和螺母6固定在壳体内。.5油从三通切换阀的下面接口进入滤油器,从上面接口出来。使油通过滤油器时,油中的杂质被挡在滤网外面,并有可能沉淀在壳体底部。 双联滤油器的使用.1转动三通切换阀装置的操作连杆,使三通切换装置上的油
11、流指向器指向某个需要使用的滤油器。.2打开需使用的滤油器上的排气接头和油箱连接管路上的放气阀。.3当油泵开启后,观察滤油器上排气接头和油箱连接管路上的窥视窗,当流出的全部为油时,表明滤油器壳体内已充满油,关闭放气阀。.4滤油器以正常投入使用。 双联滤油器的切换.1滤油器的正常压差0.035Mpa。当滤油器的压差0.08Mpa-0.15Mpa,或过滤后油的品质达不到要求时,需切换进行清洗或调换滤网。.2切换操作顺序如下:(1)观察三通切换装置上的油流指向标,搞清备用滤油器。(2)打开备用滤油器上的排气接头和油箱连接管路上的放气阀。(3)再打开三通切换装置上的压力平衡阀。让备用的滤油器壳体内充油。
12、(4)观察备用滤油器上排气接头和油箱连接管路上的窥视窗,当流出的全部为油时,表明备用滤油器壳体内已充满油,关闭放气阀。(5)转动三通切换装置的手柄,观察三通切换装置上的油流指向器,使备用的滤油器投入使用。(6)关闭压力平衡阀。(7)检查被替换下来的滤油器。.3清洗或检修操作顺序如下:(1)通过排污口9放掉滤油器壳体内的剩油。(2)打开盖2,拧掉螺母6。(3)取出滤芯。(4)用汽油等清洗剂或专用设备清洗滤芯,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干。(5)若滤网已损坏,则应换用备用滤芯。(6)把滤油器壳体内的污物清洗干净。(7)重新装配时,应把O型密封圈安装好,才能紧固螺6。概述冷油器采用并联结构,工作方式为两只冷油
13、器一用一备。冷油器为管式冷油器,卧式结构。每个冷油器的冷却面积能保证总的冷却负荷。结构冷油器简图如下:冷油器视图中各件号说明如下:5.压紧垫圈 6.密封圈 7.壳侧排气口 8壳体13.后水室 14.进出油口 15. 放油口双联冷油器简图单个冷油器剖视图图2.12 冷油器简图冷油器主要由冷油器壳体、管束、前水室、后水室等组成。冷油器壳体采用焊接结构,壳体上有排油气口、放油口及进出油口。管束有不锈钢波螺管、管板、隔板、定距管、拉紧螺栓等组成。管子与管板采用胀管的方式联接,隔板由定距管和拉紧螺栓固定。前、后水室采用焊接结构,后水室上有排气口及放水口,前水室联接进出水管。水室设计采用二流程结构。前管板
14、与壳体是固定的,后管板是浮动的,后管板的密封设计采用法兰间加压紧垫圈和若干个耐油橡胶密封圈组成的密封结构。水在管内流动,油在管外流动。热油从进油口(进出油口可以切换)进入冷油器,通过隔板改变油流方向,使油流动路程更长,起强化换热作用。让油和管内的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油从出油口出来时,变为符合要求温度的冷油。双联冷油器的使用转动三通切换装置的操作连杆,使三通切换装置上的油流指向器指向某个冷油器。观察三通切换装置上的油流指向器,搞清需要使用的冷油器。打开需要使用的冷油器上的排油气口和油箱相连接管路上的放气阀。打开冷油器后水室上的放气阀,然后徐徐开启冷油器进水阀(排出阀处于关闭状态)。当水溢出时,关
15、闭进水阀,同时将放气阀关闭。当油泵开启后,观察冷油器上排油气口和油箱连接管路上的窥视窗,当流出的全部为油时,表明冷油器壳体内已充满油,关闭放气阀。此时水和油均成静止状态,经热交换后,温度差逐渐缩小。当水温升高后,打开冷却水排出阀,再逐渐打开冷却水进水阀使水流动;同时打开出油口阀门,使油液处于流动状态,然后调整冷油器的水量,使出油温度维持在正常状态之中。刚启用冷油器时,切忌很快打开进水阀,以避免因冷却水突然大量流入而使换热管表面产生一层导热性很差的“过冷层”,否则即使大量水进入,由于“过冷层”的存在将严重影响换热效果。开机时,先充水,后充油;关机时先关油后关水,而且将水放尽。、双联冷油器的切换在
16、冷油器的冷却水量没有变化和进水温度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冷油器的出油温度大于48,则表明冷油器被污染;当检验水中含油时,可能冷油器漏油;这时应切换双联冷油器,使用备用冷油器。刚投入运行阶段及正常运行中,切忌不要频繁切换。切换操作顺序:1. 观察三通切换装置上的油流指向器,搞清备用冷油器。2. 打开备用冷油器上的排气接头和油箱连接管路上的放气阀。3. 再打开三通切换装置上的压力平衡阀。让备用的冷油器壳体内充油。4. 观察备用冷油器上排气接头和油箱连接管路上的窥视窗,当流出的全部为油时,表明备用冷油器壳体内已充满油,关闭放气阀。5. 打开备用冷油器的冷却水进出口阀门,使备用冷油器进入使用状态。6. 转
17、动三通切换装置的手柄,观察三通切换阀的油流指向器,使备用的冷油器投入使用状态。7. 关闭压力平衡阀。8. 关闭被替换下来的冷油器的进出冷却水的阀门,必须将冷油器内的积水彻底排放干净。9. 在寒冷季节不使用冷油器时,必须放尽冷油器内剩油剩水,以防冻裂。故障及消除方法:见表故障及其产生原因消除方法换热性能下降冷却水量不足开大进水阀若管路、阀门、滤网、换热管有阻塞应排除之换热管内或管间积气分别拧下两种排气阀进行排气换热管内或管外表面积垢流阻增大清洗换热管内外表面垢在排水中发现油胀管处泄露时用胀管器补胀若换热管破损时用管塞堵住管子两端,但堵管数不应超过总数的10%回水盖或后盖连接处发生泄漏拧紧泄漏处的
18、螺栓或更换密封垫拆卸后尽可能使用新密封垫固定管板、浮动管板或换热管口被腐蚀,使冷却器失去密封性更换管束清洗冷却器长期工作后管壁会逐渐积垢,将导致冷却效果下降,若已不能保证冷却要求时,就必须停用进行清洗,清洗方法如下:(1)水侧:用软管引洁净水高速冲洗回水盖、后盖内壁和换热管内表面,同时用清洗通条进行洗刷,最后用压缩空气吹干。(2)油侧:第一种方法:用三氯乙烯溶液进行冲洗,使清洗溶液在冷却器内循环流动,压力不大于1.6Mpa,流向最好与原流向相反,清洗时间视结垢情况而定,以上述溶液循环冲洗后,再将清水引入清洗,直到流出的水清洁为止。第二种方法:将四氯化碳溶液灌入冷却器进行浸泡,历时15-20分钟
19、观看溶液颜色,若混浊则更换新液重新浸泡,直到溶液保持洁净为止,然后再用清水冲净。用此法时,应有良好通风,以免中毒。(3)清洗干净后进行水压密封试验,然后再装到系统上使用。1.本供油装置上的双联冷油器、润滑油双联滤油器、调节油双联滤油器,均采用三通切换装置来进行切换。2.所使用的3套三通切换装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是一致的。3.三通切换装置主要由两个三通阀、油流指向器、操作连杆、压力平衡阀等组成,油流指向器固定在操作连杆上,带箭头。4.该三通切换装置的特点是:切换力矩小,操作灵活,密封性好。即使误操作油路也不会断油。当指示针指向D时,D口与E口接通;当指示针指向C时,C口与E口接通;当指示针指向中间
20、位置时,C口和D口均与E口接通。切换油路操作步骤:当用户需切换油路时,为保证系统在切换时不中断运行,必须严格按照下列步骤切换油路。1.注油。在转动切换扳手之前,首先打开平衡阀,使油液缓缓流进三通阀另一侧,使三通阀两侧的压力平衡,便于切换。2.切换。打开平衡阀后约十分钟,用切换扳手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180度至极限位置,即实现了油路切换。3.关闭平衡阀。切换后及时关闭平衡阀,否则二端相通误认为是内泄漏。维护及保养:1.切换三通阀时必须打开平衡阀,否则切换很困难。如果用力过猛会损坏内部零件O型圈或使阀芯发生变形。2.三通阀内部密封靠标准的O形耐油橡胶圈,使用时间过长,发现内部渗漏严重,可能是密封圈老
21、化,应及时更换。5.7 供油装置的安装供油装置的底盘上有四个吊耳,在油箱不充油时,用这四个吊耳进行吊装。按照整个油系统的要求进行安装、连接管道。整个安装过程应按照:DL5011-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进行。供油装置的投运1、供油装置运行前的检查2.1 冲洗安装工作结束后,应彻底冲洗整个油系统。将所有在安装时落进油管道及油系统中的污物清除干净。冲洗过程必须严格按照GB10968-89汽轮机投运前油系统冲洗技条件进行。2.2 油箱充油油箱充油大概需要的汽轮机油。油箱第一次充油时,油位应高于最高油位但低于油箱顶面150mm左右。(因运行时设备和管道均需注油,此时油位会回到最高和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轮机 供油 系统 介绍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