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直流调速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3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单片机直流调速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3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直流调速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31页).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单片机直流调速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第 23 页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基于单片机直流调速系统设计Design of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吉 林 化 工 学 院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
2、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
3、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随
4、着微型机的迅速发展,许多交直流数字化系统已达到实用阶段。基于微处理器的数字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标准化程度日益变高,不易受器件温度漂移的影响且经济性能较好。其控制软件能够进行逻辑判断和复杂运算,能实现不同于一般线性调节的最优化、自适应、非线性、智能化等控制规律。故微机数字系统在各个方面性能都大大优于模拟系统,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直流调速方法,并系统讲述了以此方法进行对他励直流电机的调速设计。本次设计以AT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步进电机为对象,以两个键盘为输入,6个LED显示器输出转速,从而达到对电机的实时控制,实现了直流电机的正转、反转和启停控制。控制结果表明,
5、本数字化直流调速系统通过Proteus软件调试,能使控制精度提高、成本降低、容易推广,且各项性能指标优于模拟直流调速系统,因而能够实际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关键词:单片机;软件调试;直流调速系统;数字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computer, many AC and DC digital control systems have reached the practical stage. The hardware circuit of microprocessor-based digital control sys
6、tem is becoming more standard, less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drift of the devices and the economic gain is better. The control software possesses the ability of logic judgment and complex operation, and can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optimization, self-adaption, nonlinearity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7、which are all highly different from general linear adjustment. As a result, the microprocessor digital system is greatly superior to analog system in various aspects of performance, and being applied more and more widely.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one of DC speed 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single-
8、chip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clarifies the design of speed control of separately excited DC motor. The core of the design is an AT89C52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he object stepping motor, the input a couple of keyboards and the output of speed 6 units of LED display. Consequently the design
9、 can attain a real-time control and controls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settings、speed setting、start and stop. Real- time contro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gital speed control system can improve the precision, reduce the costs and extend easily through software debugging, which adopts Proteus. Whats mo
10、re, each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products with a digital system is superior to the one with an analog system. Thus, it is applicable and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production line.Key Words:Single-chip microcomputer;Software debugging;DC speed control system;Digital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11、绪论11.1 课题研究背景11.2 课题研究方法2第2章 设计方案确定32.1 设计思路32.2 调速实现方案选择3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53.1 AT89C52单片机简介53.1.1 功能特性53.1.2 主要引脚53.1.3 控制功能端口63.1.4 定时器273.2 直流电动机模块103.2.1 构造及分类103.2.2 工作原理113.2.3 驱动电路123.3 转速显示模块133.3.1 数码管分类133.3.2 数码管结构及驱动133.3.3 数码管片选控制143.3.4 限流电阻的选择153.4 总体设计电路图15第4章 软件编程设计174.1 程序实现功能174.2 仿真软件概述
12、174.3 程序流程图194.4 C语言程序设计214.4.1 主程序的设计214.4.2 T1中断子程序的设计234.4.3 转速显示子程序的设计244.5 仿真结果25结 论28参考文献29致 谢30第1章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直流电机问世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在设计和制造技术上有很大进步,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整流电源的普及, 促进了一般工业用直流电机的不断扩大, 品种的日益繁多。从小至数瓦, 大到万余千瓦, 广泛地用于冶金、矿山、煤炭、起重运输、机床制造、纺织印染等各个部门中, 特别是近几年电子计算技术广泛应用在直流电机设计制造中。从直流电动机的演变历史, 也可以纵观直流电动
13、机的发展历史和动向、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的前期, 直流电动机的电源主要是采用M-G电动发电机组,六十年代初, 电动发电机组电源已被水银整流器逐渐代替, 到六十年代后期, 由于可控硅整流装置的出现, 并得到迅速发展, 可控硅整流电源已占统治地位。由于直流电源供电方式的不断更新换代, 特别是在最近的十几年期问, 进一步促使了直流电动机的单机功率、转速不断提高, 目前朝着高速、大功率方向发展。另外, 由于绝缘技术和分析技术的进步, 直流电动机已迅速向小型轻量, 低惯量方面发展。随着各种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展开,诸多高质量的直线电机产品和科研成果纷纷出现。1985年,美国Ingersol铣床公司生产
14、了采用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HVM600高速加工中心,最大进给速度达76.2m/min。而在1997年,汉诺威12.EMO展览会上有20多家公司展出了直线电机传动装置,如德国Trumpf公司的激光机床,法国Renault automation公司的加工中心等,展出的直线电机最大速度达150200 m/min。这些被称为最有前途的展品表明,在高速度机床的进给机构中愈来愈多的采用直线电机。新型磁性材料和控制技术、冷却方法的出现,为应用经济高速高动力直线电机创造了条件。在当今的电气时代,电动机一直在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航空,医疗卫生,商务与办公设备,还是
15、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无一都大量使用着各式各样的电动机。而随着控制智能化,仪器微型化,功耗微小化等对设备日益苛刻的要求,利用单片机对电动机的控制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焦点。早期电机调速常采用串联电阻调速法来调节电枢电压,这种方法不仅耗能很大,而且调速不太平滑,逐渐被其他调速装置代替。随后又出现了晶阐管、MOSFET、IGBT等为主控元件的调速装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直流电机调速逐渐由模拟化向数字化转变,特别是单片机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直流电机调速技术进入一个新纪元。前期的晶阐管直流调速系统控制回路的硬件装置极其复杂,安装调试极困难,相对故障率很高,检修比较困难。然而利用单片机控制的电机调速系
16、统,其控制方案是依靠软件实现的,控制器由可编程功能模块组成,配置和参数调整简单方便,工作稳定。另外,直流电动机机启动转矩大,启动电流小,调速平滑、方便,调节范围宽,过载能力强,能承受频繁的冲击负载,可实现频繁的无极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为满足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各种不同的特殊需求,对其调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改变电枢回路电阻、改变电压等传统调压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科技的要求。为此,研究并改善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他励直流电动机调速方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代意义。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利用单片机对他励直流电动机转速的监测和控制。1.2 课题研究方法设计一个他励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
17、心,通过C语言编程来实现直流电机的平稳调速、正反转等功能。调速方式采用脉宽调制技术(PWM) ,直流电机在单片机控制下能实现启动、停止动作,采用AD 转换模块实现直流电机的无级调速。在采样控制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即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其效果基本相同。冲量既指窄脉冲的面积。这里所说的效果基本相同。是指该环节的输出响应波形基本相同。如把各输出波形用傅里叶变换分析,则它们的低频段特性非常接近,仅在高频段略有差异。根据上面理论我们就可以用不同宽度的矩形波来代替正弦波,通过对矩形波的控制来模拟输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PWM具有很强的抗噪性,且有节约空间、比较经济等特点。PW
18、M控制的基本原理很早就已经提出,但是受电力电子器件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未能实现.直到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和迅速发展,PWM控制技术才真正得到应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的理论方法,如现代控制理论,非线性系统控制思想的应用,PWM控制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多种PWM控制技术。本文充分利用单片机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运算快、外围电路少、系统组成简单、可靠的特点,将其应用于步进电机的调速。实验表明,该设计使得步进直流电动机的组成简化和性能的改进成为可能,有利于电机的小型化和智能化。第2章 设计方案确定2
19、.1 设计思路设计一个可控制直流电机转速,并可显示转速的系统。电机的转速控制要求按照加速、减速、正转、反转及停止等内容进行设计。根据设计任务及要求可知,一方面,要将电机的转速实时显示,这就肯定会涉及显示模块,另一方面,电机的转动情况要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这就必然会涉及按键控制模块。此外,电机本身的工作也需要一些相关元件,因此可列为电机模块。于是,系统设计的框图如图2-1所示。电机状态控制按键直流电机电路单片机显示数码管控制信息息电机控制数据转速数据图2-1 调速系统设计框图2.2 调速实现方案选择一般情况下,直流电动机的转速n和其他参量的关系如下公式(2-1)所示: (2-1)式中 Ua为
20、电枢供电电压(V),Ia为电枢电流(A),为励磁磁通(Wb),Ra为电枢回路总电阻(),Ce为电势系数。其中,p为电磁对数,a为电枢并联支路数,N为导体数。由以上分析可知,调速方法主要有如下3种:1改变电枢回路总电阻Ra;2改变电枢供电电压Ua;3改变励磁。调阻调速的工作条件是保持励磁 F = F n,保持电压U =UN 。其调节过程大致为增加电阻 Ra 使得R上升,R 上升使得n 下降,理想空载转速n0不变。其调速特性是转速下降,机械特性曲线变软。调压调速的工作条件是保持励磁 F = Fn ,保持电枢回路总电阻R = Ra。其调节过程大致为改变额定工作电压 Un使得Ua下降,Ua下降使得n下
21、降,理想空载转速n0 下降。其调速特性是转速下降,机械特性曲线平行下移。调磁调速的工作条件是保持电压 U =Ua ,保持电枢回路总电阻R = Ra 。其调节过程大致为减小额定励磁 Fn使得F下降,F下降 使得n 上升,理想空载转速n0 上升。其调速特性是转速上升,机械特性曲线变软。对于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平滑调速的系统来说,以调节电枢供电电压的方式为最好。改变电阻只能有级调速;减弱磁通虽然能够平滑调速,但调速范围不大,往往只是配合调压方案,在基速(即电机额定转速)以上作小范围的弱磁升速。因此,自动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往往以调压调速为主。由第二种方法知道,直流电机转速与加在电机两端电压有关,故可选
22、用单片机产生PWM方波,经驱动电路放大后驱动电机旋转。通过单片机输出一定频率的方波,方波的占空比大小绝对平均电压的大小,也决定了电机的转速大小。PWM是一种对模拟信号电平进行数字编码的方法,PWM控制为脉冲宽度调制,保持开关周期不变,调制导通时间。脉宽调速系统历史久远,但缺乏高速大功率开关器件,未能及时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后来,由于大功率晶体管(GTR),特别是IGBT功率器件,使直流电动机脉宽调速系统才获得迅猛发展。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3.1 AT89C52单片机简介3.1.1 功能特性AT89C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属于51系列单片机的一个型号,片内含8k byte
23、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AT89C52单片机在电子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功能如下:1、兼容MCS51指令系统;2、8kB可反复擦写(大于1000次)Flash ROM;3、32个双向I/O口;4、256x8bit内部RAM;5、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6、时钟频率0-24MHz;7、2个串行中断,可编程UART串行通道;8、2个外部中断源,共8个中断源;9、2个读写中断口线,3级加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直流 调速 系统 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3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