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复习考试重点(14页).doc





《院内感染复习考试重点(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内感染复习考试重点(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院内感染复习考试重点-第 14 页一、大纲需掌握的定义:医院感染: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监测:长期、系统、主动、连续地观察和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医院感染爆发:当某医院或某病区在较短时间内,尤其在某病的一个潜伏期之内出现了3例以上医院感染病例。交叉感染:又称外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身体以外的个体、环境等。由其他病人、工作人员、物品或医
2、院环境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感染。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物上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和非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水平。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杀死病原和非病原微生物,繁殖体、芽胞等,使之达到无菌水平。灭菌后的物品必须是完全无菌的。无菌:不含活菌,是灭菌的结果。指在环境中一切有生命活动的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及其芽孢或孢子都不存在。无菌操作:用于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组织或其它无菌范围的操作技术。低效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亲脂类病毒的物理与化学方法,如通风、冲洗等机械除菌法,低效消毒剂有新洁尔灭、氯已定等。中效消毒法:可以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的
3、物理、化学方法。具有中水平杀菌能力的主要有碘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高效消毒法: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物理和化学方法,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属于此类的化学消毒剂和物理消毒方法有:紫外线、含氯消毒剂、臭氧、二氧化氯等。中度危险物品:只接触人体完整的皮肤黏膜的物品。例如,体温表、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压舌板、喉镜、便器、餐具、茶具等。高度危险物品:在操作中要穿过皮肤或黏膜,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或接触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机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
4、组织检查钳等。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称之。隔离:将传染病人、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传染病人采取传染源隔离,其目的是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易感人群采取保护性隔离。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治疗室、配餐食、库房、更衣室等。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走廊、检查室、消毒室等。污染区: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室、厕所、浴室等。手术部位感染:发生在手术部位并且与手术操作有关的感染。是常见医院人之一。清洁切口:手术切口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
5、道、口咽部,无创伤、无感染、无炎症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清洁-污染切口:手术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泌尿生殖道手术时尿培养阴性,肝胆手术时胆汁培养阴性。污染切口:开放的新鲜切口;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涉及泌尿生殖道且尿培养阳性的手术,胆汁培养阳性的胆道手术;有明显胃肠道内容物溢出污染;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的切口。污秽切口:有坏死组织、异物、排泄物污染的切口,脏器穿孔,急性化脓性细菌性炎症。围手术期: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
6、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邦德:与一种疾病(感染)过程有关的一组干预措施;当一起执行时比单独执行时效果更好;邦德提供的每一种元素师使对患者的医护更可靠。感染性腹泻:由病原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职业防护:医院工作人员在医疗操作、医技诊查等医疗活动中暴露于感染性疾病、各种化伤因子及医疗垃圾等的危害与防护措施。(课件没有明确写出,此题为网上找的)二、大纲需要掌握的知识点:1、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宿主的易感因素:年龄:新生儿、早产儿、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老年人免疫力降
7、低。免疫受损的基础性疾病:重症肝、肺、肾等疾病、糖尿病、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与血液病。治疗过程当中(手术、插管、放疗、化疗等)进一步导致免疫屏障结构破坏意识障碍2)侵入性检查和诊疗技术方面因素:介入性诊治手段:(损伤人体的正常防御屏障,使正常菌群侵入非正常寄居部位)内镜、插管导管、呼吸机、心脏起博器器官移植:感染、免疫抑制剂透析:血透、腹透3)外科手术和引流:污染或脏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长、操作不细致4)直接损害免疫系统功能的因素:肿瘤放疗肿瘤化疗:细胞毒类药物激素5)滥用抗生素:无适应症用药、大剂量、长时间、联合用药,导致耐药、菌群失调、二重感染6)住院时间长2、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工作。1.
8、加大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机构,教育培训,提高意识。2.改进医院建筑与布局传染病房、超净病房、手术室、监护室、观察室、探视接待室、供应室、洗衣房、厨房等,从预防感染角度来看,为防止细菌的扩散和疾病的蔓延,在设备与布局上都应有特殊的要求。3.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管理:4.加强消毒灭菌的监督和监测: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并实施监督。5.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和管理:诊疗用液,血液和血液制品,诊疗性操作及设备的使用。6.各种医疗用品的采购、使用和管理3、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内容:1、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监测(包括各科室发病率监测):主要监测在一定时期住院病人新发感染病
9、例的频率。2.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高危科室、高危人群的监测):监测手术、全麻、放疗、化疗、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免疫抑制剂和抗菌药物的应用3.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消毒灭菌物品、消毒灭菌设备(物理、化学、工艺、生物)、正在使用的消毒剂、灭菌剂(进行生物和化学检测、血液净化系统(微生物监测)4.环境卫生监测:空气、物体、手、污水处理、医用废物5.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监测:艾滋病毒、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非典型分枝杆菌、多重耐药的MRSA,MRSE,VRE等6.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适应症、使用率、病原学检查率及药敏指导使用的比率、预防用药的比例及合理使用情况、给药途径和方法是否正确、不良反应的
10、监测、使用率最高的前5种抗菌药物、对严重感染病人开展药代动力、合理与不合理应用抗菌素的比例方法:1、主动监测:院感专职人员主动去病房检查发现病例。资料可靠,但耗时耗力。2.被动监测:由病房医务人员发现和报告院感事件。缺点:标准掌握尺度不一,导致漏报。4、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及形式、传播途径。条件:1、外源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内源性:自身菌群易位,定位、定性、定量改变,导致生态环境失衡传播途径:1.接触传播:直接、间接2.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菌尘传播3.消化道传播:水源、食物4.医源性传播:注射、输液、输血传播、药品及药液、诊器械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5.生物媒介传播:蚊子、苍蝇、
11、蟑螂、鼠5、医院消毒存在的问题。1医院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医护人员整体消毒隔离知识比较欠缺3消毒方法不合适4消毒剂应用不合理5不重视对消毒与灭菌效果的检测6重点科室消毒不规范7消毒产品索证不全。6、常见的医疗器械、用品、医院室内空气、身体部位等的消毒灭菌的方法1、物理消毒:热力(干热灭菌法:焚烧、烧灼、干烤、红外线、湿热消毒灭菌法: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通蒸汽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辐射(紫外线、电离辐射)、滤过、超声波、干燥、低温2)化学消毒:戊二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7、医院消毒的质量监测1)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2)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
12、学监测和生物监测。3)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4)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5)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及其它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6)各种灭菌后的内镜(如腹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膀胱镜、胸腔镜等)、活检钳和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8、隔离的种类及各项措施的实施要求。严密隔离(strict isolation):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与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染的烈性传染病,如白喉、鼠疫、霍乱等。呼吸道隔离(respiratory tract
13、isolation):适用于经呼吸道分泌物引起感染的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百日咳、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肠道隔离(digestive tract isolation)|适用于由病人的排泄物传染的疾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甲肝等。粪口途径传播。接触隔离(contact isolation):适用于病原微生物经体表或伤口,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皮肤或粘膜破损处而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及绿脓杆菌感染等。昆虫隔离(insect isolation)|适用于由昆虫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脑炎、疟疾、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回归热等。血液-体液隔离(blood-body liquid i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院内 感染 复习 考试 重点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