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技术的远程机器人控制通信系统设计毕业论文(4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ARM技术的远程机器人控制通信系统设计毕业论文(4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RM技术的远程机器人控制通信系统设计毕业论文(40页).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ARM技术的远程机器人控制通信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第 33 页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基于ARM技术的远程机器人控制通信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机器人在实际生活和科研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远程机器人来说,一个安全可靠的控制通信协议,是保证远程机器人能正常和安全地被操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ARM硬件平台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可以在无线网络中实现远程操控的机器人控制系统。首先阐述了机器人的软硬件设计和手持控制终端软件的设计,重点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基于TCP网络传输协议的新型控制和通信系统,增强了机器人在远程控制方面的安全性。关键词 机器人;控制
2、;通信;Linux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mote robot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real lif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for the remote robot, a safe and reliable protocol of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is to
3、 ensure that the remote robot can be operated normally and safety. Based on the ARM hardware platform and embedded Linux operating system, a remote robot control system which can operate by remote control in the wireless network is designed. The paper first elaborates the design of the software and
4、hardware system of robot and hand-held terminal control software, focusing on this design proposed and designed a new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TCP network transmission agreement, enhance the way of security in the remote control .KEY WORDS Robot; Control; Communication; Linux目 录1 前
5、言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2 机器人发展历史11.3 当前国内外研究动态2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32 机器人总体设计42.1 嵌入式系统概述42.2 ARM微处理器42.2.1 ARM微处理器概述42.2.2 ARM微处理器的特点52.2.3 ARM微处理器系列52.3 嵌入式操作系统52.3.1 嵌入式系统软件结构体系52.3.2 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62.3.3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简介62.4 机器人总体设计方案63 机器人嵌入式硬件平台设计83.1 嵌入式系统硬件结构83.2 三星S3C2440A微处理器93.3 Mini2440开发板93.4 机器人嵌入式硬件系统设计方
6、案103.4.1 机器人嵌入式硬件系统设计总述103.4.2 传感器系统电路设计113.4.3 动力系统电路设计123.4.4 无线通信系统电路设计124 机器人嵌入式系统平台搭建144.1 构建交叉编译工具链144.1.1 交叉编译工具链简介144.1.2 用Crosstool-ng构建交叉编译工具链144.2 Bootloader移植154.2.1 Bootloader简介154.2.2 Uboot移植154.3 Linux Kernel移植174.3.1 获取内核源码174.3.2 配置内核174.3.3 编译184.4 文件系统构建194.4.1 Yaffs2文件系统简介194.4.2
7、 Yaffs2文件系统移植195 机器人嵌入式中控系统软件和手持控制终端软件设计205.1 机器人中控系统软件设计205.1.1 机器人中控系统软件设计总述205.1.2 机器人中控系统软件整体程序设计205.1.3 传感器驱动软件模块设计215.1.3.1 USB摄像头驱动和图像采集功能实现215.1.3.2 GPS数据采集225.1.3.3 电子罗盘数据采集225.1.4 机器人运动控制模块设计225.1.5 机器人网络通信模块设计235.1.5.1 TCP协议简介235.1.5.2 Socket编程简介235.1.5.3 机器人网络编程模块程序设计245.2 机器人手持控制终端软件设计2
8、55.2.1 机器人手持控制终端软件设计总述255.2.2 机器人手持控制终端软件设计程序整体设计255.2.3 基于QT for Android的UI模块设计265.2.4 控制通信模块设计276 机器人控制通信系统协议及其实现分析286.1 机器人控制通信系统总述286.2 机器人控制通信系统通信机制296.2.1 网络通信线程296.2.2 消息包定义296.2.3 数据封包和解包机制296.2.4 消息包序列化机制306.2.5 登陆和退出机制306.2.6 通信应答机制316.2.7 数据加密机制316.2.8 心跳检测机制326.3 机器人控制通信系统控制机制336.3.1 消息注
9、册机制336.3.2 消息接收机制346.3.3 消息派发机制347 系统分析和总结367.1 系统分析367.1.1 系统分析方法简述367.1.2 压力通信测试367.1.3 断网测试367.2 测试结论378 总 结38参考文献40附 录41致 谢421 前 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根据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的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机器人技术是一门综合了计算机、电子、通信、信息、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体现一个国家现代工业自动化、国家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
10、实力的重要标志的技术,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研究技术,其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而作为机器人学科重要组成部分的远程机器人,具备执行目前人类尚无法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诸如太空探索、探险、救灾、搜救和大规模工业自动化生产等方面的任务。在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借助于现代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远程机器人具备了感知外部世界和与外部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人类的远程操控下,远程机器人也同样变得越来越智能。在诸如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的核辐射危机处理和火星探索等任务中,远程机器人都是重要的执行力量。开展远程机器人的研究,对国家在太空探索、探险、救灾、搜救和工业自动化生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
11、2 机器人发展历史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科学技术水平每一次的重大变革都意味着不断有新发明的机器代替人类从事某些工作。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诸如“蒸汽机”、“珍妮机”等机器取代人力,人类开始运用这些机器开始大规模地开展工业化并开始逐步取代手工劳动。此后在1946年2月14日,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这标志着人类使用人工智能成为可能。机器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使得机器人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中首次提出了“机器人”这一词语。1959年恩格尔伯格建立的Uni
12、mation公司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护士助手”机器人。机器人的第二个重大变革是与传感器的结合。由于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可操作性,人们试着在机器人上安装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采用的触觉传感器,托莫维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最早的“灵巧手”上用到了压力传感器,而麦卡锡1963年则开始在机器人中加入视觉传感系统,并在1965年,帮助MI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能识别并定位积木的机器人系统。此后,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出现,无线通信技术成为推动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力量。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车-索杰纳号机器人抵达火星代替人类进行考察,从而开启了人类利用远程
13、机器人在火星探索的历史。随后的勇气号、好奇号等火星车也相应地抵达火星,它们的出现给人类在太空探索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帮助。2011年3月,日本也利用了远程遥控机器人参与福岛核泄漏事件的救灾中。1.3 当前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国内,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建立了9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和7个科研基地。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为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已经能够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平面关节型装配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搬运码垛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不少品种已经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尽管机器人产业化已呈星火燎原之势,但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除了众多历史原因造成制造业水平低下的原因外,更
14、多的是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认识和定位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为了推动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国内一直重视对学生开展机器人研究,为了培养青少年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的兴趣,举办了诸如面向大学生的探索科技、创新思维与实际行动结合的全国范围的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包括机器人工程设计展评、机器人足球比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机器人单项竞技比赛、FLL机器人挑战赛、机器人擂台赛等比赛项目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此外,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国内企业注重研究用于开展探险、救灾的机器人,其机器人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玉树抗震救灾、广州亚运安保等任务。在国外,为了使机器人能更好的应用于工业,各工业发
15、达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工业企业对机器人系统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美国和加拿大,各主要大学都设有机器人研究室,麻省理工学院侧重于制造过程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卡耐基梅隆机器人研究所侧重于挖掘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而斯坦福大学则着重于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德国正研究开发“MOVE AND PLAY”机器人系统,使机器人操作就像人们操作录像机、开汽车一样。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是以ARM9为硬件平台并搭载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基础的研究手持式可视化远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控制通信系统方面的问题。所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建立基于ARM9微处理器的远程机器人的硬件
16、平台及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平台的远程机器人嵌入式系统平台。(2)构建了以ARM9为微处理器和机器人使用的传感器为硬件基础的机器人端硬件平台。(3)搭建了机器人端硬件平台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平台,在机器人端实现了Uboot、内核和文件系统的移植。(4)对机器人端的控制方式进行研究,实现了对外围器件的控制。(5)基于QT图形系统设计了一个手持控制终端程序,对机器人进行手持式可视化远程控制。(6)基于嵌入式Linux平台,设计了一个高效可靠的基于TCP传输协议的机器人控制和通信系统。2 机器人系统总体设计2.1 嵌入式系统概述根据IEEE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控制、监视或者辅助装
17、置、机器和设备运行的装置”。而国内普遍认同的一种的说法是,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对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是把计算机直接嵌入到应用系统中,它融合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对嵌入式系统而言,它也是一个计算机系统,其构架与计算机系统相似,可以分成四个部分: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I/O)和软件系统。但与计算机系统不同的是,嵌入式系统具有系统内核小而精简、专用性强、高实时性或者分时性和高稳定性等特点。2.2 ARM微处理器2.2.1 ARM微处理器概述ARM(Advanced RIS
18、C Machines),既可认为是一个公司的名字,也可认为是对一类微处理器的统称。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处理器是Acorn计算机有限公司面向低预算市场设计的RISC微处理器。更早称作Acorn RISC Machine。ARM处理器本身是32位设计,但也配备16位指令集。一般来讲比等价32位代码节省达35,却能保留32位系统的所有优势。基于ARM技术的微处理器应用约占据了32位RISC微处理器75以上的市场份额,ARM技术正在逐步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到目前为止,ARM微处理器及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工业控制领域、网络应用、消费类电子产品、成像和安
19、全产品等。2.2.2 ARM微处理器的特点ARM处理器的三大特点是:耗电少功能强、16位/32位双指令集和合作伙伴众多。(1)体积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2)支持Thumb(16位)/ARM(32位)双指令集,能很好的兼容8位/16位器件。(3)大量使用寄存器,指令执行速度更快。(4)大多数数据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5)寻址方式灵活简单,执行效率高。(6)指令长度固定。2.2.3 ARM微处理器系列目前,ARM推出的处理器内核主要包括:ARM7、ARM9、ARM9E、ARM10E、ARM11、Cortex和SecurCore等。其合作公司根据ARM公司的处理器内核设计出自己的处理器,例
20、如:德州仪器的Omap和飞思卡尔的iMX等系列处理器。每个系列都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的,其拥有不同的特性。2.3 嵌入式操作系统2.3.1 嵌入式系统软件结构体系嵌入式系统软件结构主要可以分为设备驱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开发库和应用程序等四个层次,如图 2-1 嵌入式系统软件结构图所示。图 2-1 嵌入式系统软件结构图2.3.2 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其主要负责嵌入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调度工作,控制协调并发活动;它必须体现其所在系统的特征,能够通过装卸某些模块来达到系统所要求的功能。嵌入式操作系统在系统实时高效性、硬件的相关依赖性、软件固态化以及应
21、用的专用性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嵌入式操作系统与普通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相比,除具备了一般操作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如任务调度、同步机制、中断处理、文件功能等,还有系统功能可裁剪、代码通常固化在ROM里面以及与嵌入式微处理器紧密集合等特点。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Linux、uClinux、WinCE、Android、PalmOS、Symbian、eCos、uCOS-II、VxWorks和iOS等。2.3.3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简介嵌入式Linux是在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为了能使其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上运行而进行裁剪修改的一种操作系统。由于Linux操作系统是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其特点
22、是免费,资源多,开发成本低。嵌入式Linux既继承了这一开源的特性,又具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高效精简的特性。Linux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的有信息家电、PDA、机顶盒、数据网络、远程通信、医疗电子、交通运输计算机外设、工业控制、航空航天领域等。2.4 机器人总体设计方案本文设计的远程机器人控制系统,是基于ARM9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平台上实现的一个远程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如图 2-2所示。该机器人依靠ARM微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中控系统,同时结合摄像头、电子罗盘、GPS等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通过对无线网卡的操作,实现对外界的信息交互,从而实现
23、上位机对整个机器人的远程控制以及机器人对周围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的功能。图 2-2 机器人总体设计框架图在整个设计方案中,远程机器人硬件系统共分为两部分:机器人端和嵌入式手持控制终端(也可用PC终端替代)。对于机器人端,整个嵌入式中控系统负责控制所有的传感器和动力驱动器以及无线网络设备,其与外界通信的唯一通道为无线网络。对于嵌入式手持终端,本设计是采用了一台基于TI Omap3630嵌入式微处理器的Android平板电脑。在软件设计方面,嵌入式手持终端,只需开发一个上位机控制程序即可。而对机器人而言,需要为其构建一个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并在该系统平台上开发一个嵌入式中控系统软件来全面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ARM 技术 远程 机器人 控制 通信 系统 设计 毕业论文 4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