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设计_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31页).doc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设计_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3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设计_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31页).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设计_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第 25 页沈 阳 化 工 学 院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 目: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设计院 系: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专 业:环境工程班 级:环境0801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 8 月 31 日前言长期以来,城市污水处理均以去除有机物和悬浮物为目的,其工艺为普通活性污泥法该法对氮、磷等无机营养物去除效果很差一般来说*1,氮的去除率只有2030,磷的去除率只有1020随着大量的化肥、农药、洗涤剂等高浓度氮、磷工业废水的排出,导致城市污水中N、P浓度急剧增加,从而引起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及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影响了处理后污水的复用所以,要求在城市污水处理
2、过程中不仅要有效地去除BOD和SS,而且要有效地脱氮除磷八十年代以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已成为现代污水处理的重大课题,特别是以厌氧缺氧好氧*2*3(AnaerobicAnoxicaerobic,简称A2O工艺)系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因其特有的技术经济优势和环境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设计中即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naerobicAnoxicaerobic,即A2O工艺)对某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日处理能力163000方。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国家二级标准。目录第一章 设计总况11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11.1设计任务与内容11.2设计原始资料1第二章工艺设计方案的确定32、设计说
3、明书32.1课程设计任务32.2设计原则32.3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42.4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比较62.4处理工艺确定7第三章 改良A2/O工艺81常规A2/O工艺81.1常规A2/O工艺原理81.2常规A2/O工艺缺点82改良型A2/O工艺82.1取消混合液回流的A2O 工艺82.2倒置型A2O 工艺92.3 A+A2O 工艺102.4TRIZON 工艺103设计应用113.1A+A2O 工艺113.2取消混合液回流的A2O 工艺113.3倒置型A2O 工艺114结语12第四章 主要构筑介绍131格栅131.1格栅的概念和分类131.2常用机械格栅除污机及功能特点142沉砂池142.1沉砂池概
4、念与作用142.2沉砂池分类153初沉池163.1初沉池(沉淀池)简介163.2分类及简介164A+A2/O工艺反应池174.1厌氧/缺氧调节池174.2厌氧池174.3缺氧池174.4好氧池174.5二沉池184.6污泥浓缩池18第五章 A+A2/O反应池设计与计算201 A+A2/O生物反应池201.1设计流量201.2设计计算201.3 BOD去除率211.4反应池容积212曝气系统设计计算232.1设计需氧量232.2标准需氧量242.3所需空气动力(相对压力)253曝气器数量设计254供风管道计算25第六章 污泥中重金属去除方法研究展望261 研究意义262 国内外研究现状272.1
5、 物理稳定272.2 化学淋滤282.3 生物方法282.4 电化学293 存在问题29第七章 参考书目30第一章 设计总况1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1.1设计任务与内容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AAO工艺流程设计,对流程进行详细的工艺计算,水力计算,对工程进行概算,绘制总平面图、流程高程图,单体构筑物工艺图。工艺要求对污水进行生物脱氮除磷和大肠杆菌。1.2设计原始资料1.2.1城市气象资料(1)平均气温:23(2)夏季主导风:东南风(3)历年平均降雨量:750850mm。1.2.2地质资料厂区土层情况良好,地下2米深以内为粘土层,26.5米为砂粘土,6.588米为砾石层。厂区为地震6级区。1.2.3设计规
6、模污水厂的处理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污水厂的日处理量为16.3万方。主要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以及部分工业废水,按生活污水量来取其时变化系数为1.2。1.2.4进出水水质该水经处理以后,水质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由于进水不但含有BOD5,还含有大量的N,P所以不仅要求去BOD5除还应去除不中的N,P,大肠杆菌达到排放标准。进水PH为7.5。其他见表1:表2 污水厂设计进出水水质对照表单位:mg/LCODcrBOD5SSNH3NTP 大肠杆菌进水35020025050 6出水1003030 25 3 10该污水处理厂地势为南方向北逐渐升高,厂区地势平坦,地面标高
7、为60.34米(地面高程60.34米),地面坡度9。第二章工艺设计方案的确定2、设计说明书2.1课程设计任务1.根据污水水质情况、地形、水文等相关资料,确定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处理流程;2.对污水与污泥处理流程中主要处理构筑物进行工艺计算,确定其型号、数目与尺寸,以及主要设备型号和数量等;3.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总体布置和污水、污泥处理流程的高程设计;4.绘制工艺流程图。2.2设计原则1.在废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上应满足以下原则:(1)坚持科学可靠并借鉴同类废水处理的工程实践经验,技术上力求先进,管理方便,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维护量少,可靠程度高;(2)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减轻对受纳水体污染,
8、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3)尽量减少污泥的产生量,力求在系统内消化污泥,以减少污泥处理的投资及运行费用;(4)尽量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污水厂管理水平,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2.在废水与污泥处理工艺设计过程应依据以下原则:(1)根据废水水质、水量及其变化规律来确定设计参数,并确保计算过程尽量准确、详细;(2)在确定工艺设备时,力求做到质优可靠、管理方便、操作容易,并使投资、运行费用较低;(3)图纸的绘制与计算书的撰写格式应满足各项要求。2.3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是指在达到所要求处理程度的前提下,污水处理各单元的有机组合;构筑物的选型是
9、指处理构筑物形式的选择。两者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城市生活污水一般以BOD物质为主要去除对象。由于经过一级处理后的污水,BOD只去除30左右,仍不能排放;二级处理B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处理后的BOD含量可能降到20-30mg/L,已具备排放水体的标准*4。又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方案,既要考虑有效去除BOD5又要适当去除N,P故本设计采用A/A/O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完整的二级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污水经由一级处理的隔栅、沉沙池和初沉池进入二级处理的厌氧池缺氧池和曝气池,然后在二次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出水后直接排放。二沉池中一部分污泥作为回流污泥进入二级处理部
10、分,剩余污泥与初沉池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经浓缩之后的污泥进入脱水机房加药脱水,最后外运。图1 污水处理厂设计工艺流程图优点:该工艺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总的水力停留时间,总产占地面积少于其它的工艺 。在厌氧的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得不到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运行中无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缓搅拌,以保证充足溶解氧浓度,运行费低。缺点:除磷效果难于再行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当P/BOD值高时更是如此 。脱氮效果也难于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否则增加运行费用。对沉淀池要保持一定的浓
11、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 浓度也不宜过高。以防止循环混合液对缺反应器的干扰。2.4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比较工艺方法氧化沟法A2/O主要优点1处理流程简单,构筑物少,且基建费用较省2处理效果,有较稳定的脱氮除磷功能3对高浓度废水有很大的稀释作用4有抗冲击负荷能力5能处理不易降解的有机物,污泥成分1基建费用低,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2具有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减少污泥排放的功能3具有对难降解生物有机物去出能力,运转效果稳定4技术先进成熟运行可靠5管理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6国内工程实例多,工艺较为成熟主要缺点1处理构筑物较多2回流污泥溶解氧较高3对除磷具有一定
12、影响4容积及设备利用率不高1处理构筑物多2需增加内回流系统技术可行性1较为成熟,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中小规模2抗冲击负荷能力强1成熟,可靠,国内外均广泛应用,适用于各种规模2有一定耐冲击负荷的能力水质指标出水水质好,稳定,易于深度处理,对外界变化有一定适应性出水水质好,较易于深度处理,出水水质稳定,对外界变化适应性好环境影响噪声较小,臭味较小噪声较大,臭味较小工艺流程:氧化沟工艺流程图格栅沉砂池氧化沟沉淀池进水回流污泥排放污泥剩余污泥2.4处理工艺确定综合考虑污水水质及几种处理工艺的优缺点,A2/O工艺比较突出,但A2/O也存在缺点,查找资料及文献,决定选择改良A2/O工艺。(改良后的工艺将在下章
13、进行详细介绍。)第三章 改良A2/O工艺1常规A2/O工艺1.1常规A2/O工艺原理由图4可知,污水进入厌氧反应区,同时进入的还有从二沉池回流的活性污泥,聚磷菌在厌氧环境条件下释磷,同时转化易降解COD、VFA为PHB,部分含氮有机物进行氨化。污水经过第一个厌氧反应器以后进入缺氧反应器,本反应器的首要功能是进行脱氮。硝态氮通过混合液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传输过来,通常内回流量为原污水的24倍,部分有机物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而得到降解去除。混合液从缺氧反应区进入好氧反应区,混合液的COD浓度基本接近排放标准,好氧反应区除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外,主要进行氨氮的硝化和磷的吸收,混合液中
14、硝态氮回流至厌氧反应区,污泥中过量吸收的磷通过剩余污泥排除。1.2常规A2/O工艺缺点进入沉淀池的混合液通常需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以防止沉淀池中反硝化和厌氧释磷,但这会导致回流污泥和回流混合液中有一定的溶解氧,回流污泥中存在的硝酸盐对厌氧释磷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进入二沉池的污水,可能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导致出水水质不达标。所排放的剩余污泥中,仅有一部分污泥是经历了完整的厌氧和好氧过程,影响了污泥充分吸磷。碳源不足导致氮的去除率不高。2改良型A2/O工艺2.1取消混合液回流的A2O 工艺同济大学的任洁、顾国维等对A2O 工艺进行了取消混合液回流的中试,结果表明,当污泥回流比为150 %时对有机
15、物和氮的去除效果同传统A2O 工艺的相当,而除磷效果较优。取消混合液回流最初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曝气池在好氧状态下也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反硝化,如同氧化沟中进行的同步反硝化作用。该工艺的脱氮作用既包括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内源反硝化,也包括回流污泥在厌氧区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进行的反硝化(前者所占比例很小,以后者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该试验采用的污泥回流比较传统A2O 工艺的大,这应是脱氮效果好的主要原因: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浓度约为混合液中硝酸盐浓度的1倍左右,对脱氮来讲1倍的污泥回流相当于2倍的混合液回流。该工艺实际上是将污泥回流和混合液回流合二为一,在流程上有所减化,使得生产运行与管理也更直观、
16、简单,但其经济性还值得探讨,因为混合液回流泵的扬程为9.8kPa ,而污泥回流泵的扬程49 kPa ,电耗差别显而易见。该工艺和倒置型A2O工艺异曲同工,原理和流程十分相似:回流污泥首先同原水混合而自然形成一个缺氧区,污泥中的反硝化细菌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进行反硝化,很快便将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消耗掉,后续区段将处于严格的厌氧状态。2.2倒置型A2O 工艺同济大学的张波、高廷耀等对倒置型A2O 工艺(见图2) 的原理与特点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理论探索,在污泥回流比为200 %的条件下得到了更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则与传统A2O工艺相当。该工艺的特点是缺氧池位于厌氧池之前。脱氮效果好
17、的原因是:污泥回流比大;缺氧段位于工艺的首端,使得反硝化可优先获得碳源。除磷效果好的原因是:污泥回流比大,且所有回流污泥均经历了完整的厌氧(释磷) 好氧(吸磷) 过程,使得排放的剩余污泥含磷量更高;缺氧池在前可消除硝酸盐的不利影响;微生物经厌氧释磷后直接进入好氧环境,其在厌氧条件下形成的吸磷动力可以得到更充分利用。图5:倒置型A2/O工艺2.3 A+A2O 工艺该工艺在传统A2PO 法的厌氧池之前设置回流污泥反硝化池,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和10%左右的进水进入该池(另90 %左右的进水直接进入厌氧池) ,停留时间为2030 min,微生物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进行反硝化(去除由回流污泥带入的
18、硝酸盐),消除了硝态氮对厌氧释磷的不利影响,保证了除磷效果。该工艺简便易行,也可在厌氧池中分出一格作回流污泥反硝化池即可。图6:A+A2/O工艺2.4TRIZON 工艺法国得利满公司提交的国内某工程的技术方案中推荐了TRIZON 工艺(见图4)。该工艺的显著特点是不在污水主流路上设缺氧区,而是在回流污泥流路上设污泥活化区,在该区内污泥交替经历缺氧和好氧两种状态;第二个特点是污泥活化区、厌氧区、好氧区集中在一个池子内(称为TRIZON 生化池) ,因而占地面积较小;第三个特点是取消了混合液回流。它对生活污水中BOD5、TN、TP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5% 98%、70%90%、60 %85%。图7:
19、TRIZON 工艺3设计应用3.1A+A2O 工艺该工艺最早是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在山东泰安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中提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A2O 工艺的厌氧池前设一个回流污泥反硝化池来去除回流污泥中富含的硝酸盐,以降低或消除硝酸盐对厌氧释磷的影响,从而保证系统的除磷效果。该工艺简便易行(在厌氧池中分出一格,并对进水稍作改动即可) ,目前采用较多。3.2取消混合液回流的A2O 工艺取消内回流后有机物、NH3-N及TP去除率明显上升,TN 去除率(为65 %)略有下降,这与任洁等人的试验结论基本一致。该结果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因为现行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对TN不作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污水处理 工艺 设计 水污染 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3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