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民族关系(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的民族关系(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清代的民族关系-第 4 页清代的民族关系胡洲 11社会工作 S01114060摘要:作为一名非历史专业的学生,尽管对历史学算不上精通,或许对许多历史现象的理解只是泛泛而谈,但是我还是想表露出我心中所理解的历史。本篇论文的题目是“清代的民族关系”,所以我先介绍一下满清这个王朝,如今的正史都承认清朝是中国的一个正统王朝,但是我却不以为然。满清和蒙元一样,都是一个外族殖民政权。满清的建立,其实就是传统意义上中国的亡国。满清和蒙元的区别在于,满清的统治者不仅对中国人进行人身肉体上的压迫,其更加注重对中国人精神上的控制,经过近三百年的文化洗脑,所以如今的中国人才会对清朝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再加上政府为了
2、维护当今的民族关系,也不得不在历史教科书中承认了清朝的正统性。综上,满清政府作为一个外来的殖民政权,所以在其统治中国的268年里,中国的民族关系必然是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关键词:满清;压迫;汉族;蒙古族正文: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他的意思也就是说,一切的历史学家,在编撰历史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的以今天的眼光,站在今天的现实去考虑历史的事件,以选择对今天有用的东西.。.但并非是我们可以站在今天,就可以妄顾历史事实,以今天的利益为准绳,任意的取舍,甚至是恶意的歪曲事实,以迎合今天的政治需要。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二讲中说过: “中国几千年以来,受到政治上的压迫以至于完
3、全亡国,已有了两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满洲人属于通古斯民族,历来和中国毫无瓜葛。因此,满清入主中原,确立了对中国的统治后,便实行了各项民族压迫政策,下面我将以满清对汉族和蒙古族的压迫为例,介绍清朝时期中国的民族关系。一、满清对汉族的压迫:1,剃发清朝在入关以前,当清朝的统治者占领辽东地区时,就强迫当地的汉人剃发梳辨,改从满俗。清朝入关后,清廷更连下剃发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强行剃发之制,但是因为当时全国各地的反抗斗争依然很激烈,而剃发更是招到了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自古以来,蓄发是汉族人民的传统风俗,是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的外部表现,强迫剃发,实际上就是要灭族,这个是对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的公
4、开挑战,而当时的清廷在全国立足未稳,为了缓和一下各地人民的反抗情绪,清廷不得不暂时停止剃发令的推行,但是随着全国各地反抗清廷势力的扑灭,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已经是基本上确定。1645年6月15日,清廷向全国发布“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遵依者即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迟疑惜发巧辞争辩者,决不轻贷,违抗者杀无赦。”在州郡的檄文中,更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话。此种残暴的剃发令一出,立刻引起全国人民的反抗,人们为了保护他们的头发和服装所表现出来的悲愤和战斗的勇气,甚于保护他们的国家和皇帝。他们宁愿掉脑袋也不愿遵
5、从鞑靼风俗。各地反剃发的斗争最终都为清廷以残酷的镇压所压制,其中以嘉定和江阴的斗争为烈。2,易服清朝入关后,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 1645年7月9日,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强迫各族人民改易满服,这个是清朝民族压迫的又一表现。华夏民族五千年之衣冠绝于此。 参考文献:1、清史稿 赵尔巽 2、清实录 孟森 3、明末清初的学风 谢国桢 4、天涯论坛3,圈地 清朝入关后,对土地进行疯狂的掠夺,曾三下圈地令,以残暴的手段圈占普通百姓的土地,圈地时间从顺治元年(1644年)首颁圈地令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颁布停圈令,圈地的时间持续了四十余年,波及
6、的地区极为广泛,除了直隶省外,各地驻防八旗,如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江苏,宁夏,四川等省的一些地区,也同样进行大规模的圈地。清朝统治者通过圈占的手段掠夺了大量土地。民族压迫的程度可见惨重。4,投充迫使各地百姓投充到旗下为奴,这个又是清朝初年的一个严重的民族压迫,满族的封建主为了扩大劳动人手,凭借着权势,强迫大量的民人投充为奴。5、文字狱中华历史上不乏民族政权交替,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像满清统治者这样,彻底毁灭了汉族的历史,彻底绞杀了汉族的民族意识,从精神上到肉体上彻底把汉族驯化成奴才。满清禁书,凡是涉及思想,历史,政治,以及民族问题的书籍均被禁被毁,凡是涉及明朝,比如明人的文集,明人的诗集,明
7、代的历史,明代人物传记也被禁毁。此外,满清对汉族的民族歧视与压迫还有如下几个方面:(1)、官缺分满汉,满族官员可以任汉缺,而汉族官员却不能任满缺,同一职如尚书侍郎,满族的权力大于汉族,另外,满族主要出任高级别的官职,保证满族在政府机构中占绝对的优势地位。(2)、满汉不准许通婚,八旗女子不可以嫁于汉人,而汉族女子则可以嫁于八旗。(3)、满族人只能为职业的军人,不准许从事生产活动,满族人的生活全靠政府财政供应。(4)、对满族实行与汉族不同的法律,审判机构也是单独的,如果是满汉纠纷,满人所受到的处罚要远远轻于汉人。二、对蒙古族的压迫:满清为了巩固其在北疆的殖民统治,对性情强悍的蒙古族采取了针对性的压
8、迫措施。(1)、拉拢蒙古的上层贵族,可以被封为亲王、郡王,可以和满清皇族通婚。(2)、极力鼓励蒙古人信奉喇嘛教,导致整个蒙古民族沉迷于喇嘛教,三分之一以上蒙族成年男子当了喇嘛,而一旦当上喇嘛,就不从事生产,不能当兵,也不可能结婚生育。(3)、针对蒙古族下层人民的性风俗比较开放,秘密散布梅毒,导致大量蒙族人口致残致死。蒙古族鼎盛时期,人口达到约400万。满清入关之后,为了保证北方退路的安全,对蒙古族打压防范了两百年。重要手段就是利用藏传佛教作为柔服蒙古的工具,实行“兴黄教以安众蒙古”的国策,通过影响生育文化以减少蒙古民族的人口。通过物质刺激鼓励人们当喇嘛,喇嘛地位高,清政府在其理藩院则例中规定“
9、喇嘛辖众者,令其治事如札萨克”,使掌权的喇嘛有了与旗长同等待遇和权力,上层喇嘛享有与蒙古王公同等的优厚待遇,人们愿意当喇嘛。为了尽快推广喇嘛教,不仅给喇嘛优厚待遇,而且清帝亲自从国库中拨出国帑修建寺庙。当时喇嘛人口甚至占到了总人口数的1/3。从顺治到乾隆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藏传佛教的地位日崇,影响很大,其势力已伸入漠北、漠南和西部额鲁特整个蒙古地区,拥有寺庙千余座,僧侣数十万人。喇嘛教的盛行,使得大量人口出家为僧而不事社会生产和人口生育,严重限制了人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其他民族人口快速增加几十倍的同时,蒙古族人口却不断减少。如鄂尔多斯地区,清初人口有40万,到清末下降到仅有8万左右。民国时期,蒙古族人口还在减少。由于生育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核心的文化,从满清政府本身的的立场来看,其对蒙古族的人口控制是成功的,彻底消除了其在北方的心头大患。以上论述,只是对满清时期中国的民族关系做了一个真实的历史的还原。历史在前进,只有铭记历史,才会避免民族悲剧的重演。最后,祝愿当下中国的56个民族团结和睦,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1、清代禁书总述 王彬 2、明亡清兴六十年 央视百家讲坛录制节目 3、清史讲义 孟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