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重曲线A4(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重曲线A4(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热重曲线A4-第 8 页热重曲线专项训练题147H20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2)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2)中生成的气态物质,并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不考虑装置内空气的影响)。试剂X的名称是。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字母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c。充分反应后,利用装置III中圆底烧瓶内混合物测定已分解的P的质量,其操作步骤为:第一步:向圆底烧瓶中逐滴加入氯
2、化钡溶液,直至沉淀完全;第二步:过滤混合物,在过滤器上将沉淀洗净后,烘干并冷却至室温,称重。第三步:继续烘干、冷却并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若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为Wg,则已分解的P的质量(填计算式)。2草酸三氢钾是一种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加热至100失水成无水物,更高温度时分解为碳酸钾和一氧化碳等,溶于水,微溶于醇实验室有一KH3(C2O4)22H2O样品(混有一定量的H2C2O4和K2SO4)现欲测定其纯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并配平离子反应方程式:_C2O42-+_MnO4-+_H+=_+_Mn2+_H2O(2)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步骤1:称取35.60g草
3、酸三氢钾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步骤2:用移液管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00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L-1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滴定终点消耗高锰酸钾溶液12.00mL/L-1NaOH溶液滴定,至滴定终点消耗NaOH溶液20mL(3)根据(2)中的实验步骤回答:步骤1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电子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_、_等如何判断步骤3中的滴定终点?_3.560g试样中含有还原剂(草酸根)的物质的量共为_样品纯度为_(4)热重分析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种实验技术热重分析仪的基本构造由精密天平、程序控温加热炉和记录仪组成;记录仪画出剩余固体质量(m
4、)炉温(T)曲线,即热重(TG)曲线图如图为CaC2O4H2O在N2和O2气氛中的热重曲线C点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CaC2O4H2O的分解分三个阶段,由图可看出,第二阶段在O2气氛中的反应速率要比在N2气氛中的快,原因是_(结合化学方程式回答)3.(2011新课标全国,14分)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
5、为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molL-1(KspCu(OH)210-20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molL-1。42O42H20固体样品放在热重分析仪中进行热重分析,測得其热重分析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草酸盐受热分解易放出碳的氧化物。5000C之前,该热重分析仪的样品池处于 Ar气气氛中,5000
6、C时起,样品池与大气相通。完成下列填空:(1) 3000C时是样品脱水的过程,试确定3500C时样品是否脱水完全_ (填“是或 否“),判断的理由是_(要求写出推算过程)。(2) 4000C时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3) 将6000C 时样品池中残留的固体隔绝空气冷却至室温,再向该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刚好完全溶解,用pH试纸测得所得溶液的PH3,其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回答):向该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測-11mol/L,则此时溶液的pH _(已知:KspFe(OH)21016,KspFe(OH)31038)(4) 将15000C时样品池中残留的固体隔绝空气冷却后,
7、用稀盐酸溶解得一棕黄色溶液。 取少量该溶液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另取少量该溶液滴加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产生特征蓝色沉淀。试写出图中14000C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产生特征蓝色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5.二氧化锰是常见的催化剂,碳酸锰热分解法是目前制备二氧化锰的主要方法,其反应原理为:2MnCO3+O22MnO2+2CO2经研究发现该反应过程为:MnCO3MnO+CO2,2MnO+O22MnO2(1)试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_,K1与反应、的平衡常数K2、K3关系为_(2)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其H_0(填“”、“”、“=”)(3)某科研小组对碳酸锰热分
8、解法制二氧化锰的条件(焙烧温度和气氛)进行了研究获得三幅图(如图所示)则制备焙烧温度为_,气氛条件为_(4)图2中是在常压下获得的数据,试在图2中用虚线画出10MPa下反应温度与转化率的关系图(5)MnO2也可在MnSO4-H2SO4-H2O为体系的电解液中电解获得,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电解后溶液的pH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6.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xH2O)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 铁含量的测定步骤一:称量5.00 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 mL溶液。步骤二:取
9、所配溶液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步骤三:用0.010 mol/L KMnO4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02 mL,滴定中MnO4-被还原成Mn2+。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0.010 mol/L KMnO4溶液19.98 mL。请回答下列问题: 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_、转移、洗涤并转移、_、摇匀。 加入锌粉的
10、目的是_。 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在步骤二中,若加入的KMnO4溶液的量不够,则测得的铁含量_。(选填“偏低”、“偏高”、“不变”)(2) 结晶水的测定将坩埚洗净,烘干至恒重,记录质量;在坩埚中加入研细的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称量并记录质量;加热至110,恒温一段时间,置于空气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计算结晶水含量。请纠正实验过程中的两处错误:_;_。7.PbO2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1 mol 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O2和Cl2
11、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双选) A1:1混合的Pb3O4、PbO B1:2混合的PbO2、Pb3O4C1:4:1混合的PbO2、Pb3O4、PbO D1:1:4混合的PbO2、Pb3O4、PbO8. 工业上从废铅蓄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处理后的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发生反应:。某课题组用P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l)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 (2)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PbSO4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在溶液中PbSO4转化率较大,
12、理由是 (3)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全部为PbCO3;假设二:;假设三:。(4)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定量研究:取26.7 mg的干燥样品,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9. 氯离子插层镁铝水滑石Mg2Al(OH)6C
13、lxH2O是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材料,其在高温下完全分解为MgO、Al2O3、HCl和水蒸气现用如图0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确定其化学式(固定装置略去)(1)Mg2Al(OH)6ClxH2O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只通过测定装置C、D的增重来确定x,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C的作用是_装置连接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的名称是_(3)加热前先通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称取C、D的初始质量后,再持续通入N2的作用是_、_等(4)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g、D增重9.90g,则x=_若取消冷却玻管B后进行实验,测定的x值将_(填“偏高”或“偏低”)(5)上述水滑石在空气中放
14、置时易发生反应生成Mg2Al(OH)6Cl1-2y(CO3)yzH2O,该生成物能发生类似的热分解反应,现以此物质为样品,用(2)中连接的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测定z,除测定D的增重外,至少还需测定_热重曲线专项训练题答案1. 解析:=xx=224,(278224)18=3,所以化学式为FeSO44H2O=xx=170化学式为:FeSO4H2O2(1)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下,能将草酸氧化为二氧化碳,同时自身被还原为锰离子,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配平方程式,即:5C2O42-+2MnO4-+6H+=10CO2+2Mn2+8H2O,故答案为:5,2,6,10CO2,2,8;(2)碱滴定酸时用酚
15、酞试液作指示剂,所以要在滴定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故答案为:滴加酚酞试液;(3)用于配制溶液的250mL容量瓶、定容使用胶头滴管,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高锰酸钾本身具有颜色,在滴定草酸的过程中可以担当指示剂的角色,当最后一滴滴入溶液中,溶液恰好变紫红色,且30s内不退色,此时便是滴定终点,故答案为:KMnO4最后一滴滴入溶液,溶液恰好变紫红色,且30s内不退色,此时便是滴定终点;根据5C2O42-+2MnO4-+6H+=10CO2+2Mn2+8H2O知,草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10=0.3mol,根据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计算草酸的物质的量=0.025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得KH3(C2
16、O4)2?2H2O的物质的量=0.1375mol,纯度=98%,故答案为:0.3mol,98.1%;(4)加热过程中,草酸钙分解分三步,第1步反应为CaC2O4?xH2O失去结晶水生成CaC2O4,第2步反应为CaC2O4分解生成CaCO3与碳的氧化物,第3步,继续加热固体,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C的固体是CaO,故答案为:CaO;在氧气氛围内,第2步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第2步产生的二氧化碳抑制碳酸钙分解,所以氧气存在时不利于第3步反应进行,故答案为:氧气存在时第2步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会抑制碳酸钙分解反应的进行3(1)CuSO4H2O(2)CuSO4CuOSO3
17、、CuSO45H2O;102(3)Cu2H2SO4(浓)CuSO42H2OSO21084. (1)是(2分)(2)FeC2O4FeOCOCO2(2分)(3)Fe33OHFe(OH)33H(2分) ; 5(2分) (4)6Fe2O34Fe3O4O2(2分);3Fe22Fe(CN)63Fe3Fe(CN)62或KFe2Fe(CN)63KFeFe(CN)6(2分)5. :(1)K1与反应、的平衡常数K2、K3关系为:为方程的系扩大2倍后与之和所以K1=K22K3,故答案为:C2(CO2)C(O2);K1=K22K3;(2)反应在低温下能,只有H0,G0反应自发,故答案为:;(3)由图2分析,在350左
18、右碳酸锰转化率比较高,由图3可知水分含量的30%左右碳酸锰转化率比较高(或20%-40%都正确),故答案为:350(或325-375都正确);30%(或20%-40%都正确);(4)对反应2MnCO3+O22MnO2+2CO2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所以增大压强平衡逆向转化率变小,所以图为(在原实线下即可)(5)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锰由+2价变成+4价,电极反应为Mn2+2H2O-2e-=MnO2+4H+,产生大量的氢离子,电解后溶液的pH将减小,故答案为:Mn2+2H2O-2e-=MnO2+4H+;减小6. (1)溶解;定容将Fe3+还原为Fe2+5Fe2+MnO4-+8H+ 5Fe3+M
19、n2+4H2O11.20或0.112;偏高 (2) 加热后在干燥器中冷却;对盛有样品的坩埚进行多次加热、干燥器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直至称量质量几乎相等7.AD8. K= c(SO42)/c(CO32)Na2CO3 Na2CO3溶液中c(CO32)大全部为2PbCO3Pb(OH)2 PbCO3与2PbCO3Pb(OH)2的混合物实验步骤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充分加热样品分解,将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蓝色,则假设一成立;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则假设一不成立。同意若全部为PbCO3g(其他答案合理均可)9. (1)2Mg2Al(OH)6ClxH2O 4MgO+Al2O3+2HCl+(5+2x)H2O;(2)a-e-d-b;吸收HCl气体;检查气密性;(3)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带入装置C、D中完全吸收;防止产生倒吸(合理答案均给分);(4)3;偏低;(5)装置C的增重及样品质量(样品质量及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或装置C的增重及样品分解后残余物质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