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第 16 页课 时 教 案课题1、养花主备课人郭建华授课人课时数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2、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能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文本,同时对老舍养花提出一些疑问,或者提出自己对养花的看法。 3、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加强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2、渗透学生爱花,爱校,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搜集关于老舍的资料、花的
2、资料。学生活动个性化增补一、 导入花草能装点自然,美化生活。人们都爱赏花,而著名作家老舍热衷于养花。养花是件非常有乐趣的事,今天,我们学习养花,看看老舍先生对养花有哪些独到的感受?二、精读课文,探究学习。1、细读课文,想想作者讲了养花的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的?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再小组交流。(l)“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 (2)作者养的花没有奇花异草,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3)作者养花,不是对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地关心它们。(4)“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5)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
3、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6)出示句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a让学生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b这句话说明什么道理?(劳动可以创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活着,就应该劳动。) c补充空白,强化感觉。2、为什么说“忧”和“泪”也是养花的乐趣 ? 三、再读课文,总结回顾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养花;养什么花;养花要摸门道;养花有益身心;养花使人喜悦;养花使人伤心;养花的乐趣。) 2.养花的乐趣四、拓展延伸 五、课外延伸1.写一篇读养花有感.2养花是件快乐的事,有兴趣的同学请养一盆花,体会一下养花的乐趣
4、. (老舍是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从养花这一平凡小事中感受到无穷乐趣,孩子们也应该生活中培养一颗“心眼”去感觉体验,才能发现生活之趣,生活之妙。)小组交流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让学生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板书设计 1、养 花养自己能奋斗的花人生启迪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养花要付出劳动有益身心养花使人喜悦有喜养花使人忧伤有忧个性化设计:资料收集个性化增补:教学后记课 时 教 案课题2、生活是多么广阔主备课人郭建华授课人课时数1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新诗,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怀。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句的深刻意义。2. 感悟生活的广阔
5、和美好教学准备教学环节设计及老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增补一、导入揭题:1、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我们的脸上笑开颜。娃哈哈!娃哈哈!我们的脸上笑开颜。同学们,看了上面的句子你想起了那首歌?(娃哈哈)你们会唱吗?我们全班站起来尽情地唱一唱上面这一节吧!2、你们优美的歌声让我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的作者何其芳,写了一首生活是多么广阔的诗。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过渡:生活究竟有多广阔,下面我们就到诗中一起体会。二、明确学习目标。三、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 学习要求一:2.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6、,小组交流。3. 检查学习效果。 说说“生活是海洋”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活像大海一样广阔)谁能想象着广阔的生活读这几句诗? A注重同学之间评价;B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 朗读了这几句诗,你觉得怎样读才读得好。总结读的技巧,点击出示读法。过渡:大家总结的读诗方法真好,大家能用这样的方法读余下的三节诗吗? 学生自愿分节朗读二、三、四小节,同学评价纠正、再朗读。 指名填空。过渡:你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真棒!你们课前的预习是不是一样棒呢!老师想检验一下,请看学习要求二。 品读诗句,感悟诗情。1.学习要求二: 读下面的几句诗,说说你从诗句中感悟到了什么?把你的感悟与小组同学说一说。“去过极寻常的日子,去在
7、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2.学生自己读文思考,组内交流。3.检查学习效果。 这几句诗写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我们一起深情的朗诵一遍。过渡:这几句话写得多好啊!请把这几句话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好吗?(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请你深情地对老师和父母说去过极寻常的日子。 请你热情地对同桌说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抚着你胸口对自己说 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大声地对全社会的人说去以心发现心。我们人人都这样做,那么,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 过渡:同学们,你的生活快乐吗?那就把你的快乐写在诗句中,让我们一起分享!四、作业布置齐读课题。学生自己
8、练习朗读,小组交流。学生自愿分节朗读学生自己读文思考,组内交流。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2、生活是多么广阔广阔生活 芬芳 热爱生活个性化增补 资料收集教学后记课 时 教 案课题3、中华第一龙主备课人郭建华授课人课时数1教学目标1、通过以读促悟的学习方法了解龙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2、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感知源远流长、丰富奇特的龙文化,培养民族感情。3、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丰富词汇,积累带龙的好词佳句。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了解龙在中华文化的地位。教学准备教学环节设计及老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增补一、置疑导入。1、教师置疑:同学们,你们知道龙吗?请你说说对龙的了
9、解。2、引入课题:看来你们了解得还挺多,我们今天一起走进课文中华第一龙更深入地研究研究龙。板书课题:中华第一龙 (齐读课题,读好“第一”)。二、初读课文,感受龙的形象。1、齐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并思考:龙是什么?龙长什么样?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字词:濮阳 粗犷 蜥蜴 游弋 房椽 惊涛骇浪 暴风骤雨(2)指名认读并解释词义。(3)注意字形:濮 椽 “弋”查“弋”部,如“式”、“鸢”“贰”3、交流:龙是什么?(结合书上的有关句子回答)(1)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什么是图腾?引入第2自然段,理解“图腾”:它是一个民族认定的标志,是民族的象征和希望。(双头鹰是德国的图腾,大象是印度的图
10、腾,满族人崇鹰,蒙古人崇狼,回族人崇狮)(2)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希望。(3)龙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4)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4、交流:龙长什么样?(1)出示: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齐读,再读,你发现了什么?(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2)过渡:这样一个龙的形象又是怎么被想象创造出来的呢?读读第4自然段。三、了解龙的起源。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2、交流:龙是怎么被想象创造出来的呢?用“因为所以”说。3、师:说(读)得真好!你们知道最早的龙是什么样的吗?四、走进龙文化。你们还知道那些含有“龙”字的成
11、语?(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巨龙腾飞、盘龙卧虎、虎踞龙盘、龙潭虎穴、龙马精神、车水马龙、龙飞凤舞、画龙点晴)11、学到这你们体会到什么?(中华民族和龙有着深厚的情感,中华民族的龙文化渊源流长)五、弘扬龙的精神。六、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2、抄写词语。齐读课题,读好“第一”指名认读并解释词义。读读第4自然段。学到这你们体会到什么?板书设计3、中华第一龙吉祥 神圣 力量我们是龙的传人个性化增补资料收集个性化增补教学后记课 时 教 案课题4、狱中联欢主备课人郭建华授课人课时数1教学目标1、认识“渣滓洞、参禅、乾坤、崩溃 猩猩”5个词,了解文章背景解读文中地点。2、共同探究,监狱中
12、生活那么苦,可是共产党的党员们为什么还要举办联欢会呢。教学重难点1、看对联,了解对联寓意,思考文章中特务头子为什么叫“猩猩”?深入了解共产党员具有什么品质。2、从课文内容中感受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体会作者崇敬革命者、憎恨敌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学生活动个性化增补一、整体感知。1、演示狱中联欢情景朗读。2、说说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二、交流有关背景资料。1、简介背景,导入新课,解读渣滓洞。开国大典即将在北平举行。山城重庆仍被国民党反动派盘距。在那里的中美合作所(板书课题)三、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填写狱中联欢的过程。唱歌( )-( )-( )2、学生自读课文,填写,交流。四、回读
13、重点段。1、“贴春联”段。(1)自读,体会春联的含义。(2)小组内派一名代表,随意读一副春联,说说含有的意思。(3)在小组自由交流的时候,其他同学适当补充,教师适当点拨。“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形容革命形势发展迅速,横额“扭转乾坤”含有推翻反动派之意。“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意思是在敌人的监牢中坚持学习领悟马列主义的革命真理。横额“极乐世界”道出了革命者掌握了革命真理的乐观心境。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旧景”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新春”指革命即将在全国胜利的前景。同横额“苦尽甜来”一起,表达了革命者坚信革命即将胜利的信念和对革命前途的憧憬。(4)质疑:革命者为什么要贴这些春联
14、:讨论交流。(抒发了革命情怀,同敌人进行既巧妙又坚决的斗争)(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六、总结。1、总结:课文通过记叙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在渣滓洞的革命前辈庆祝1949年元旦的联欢过程,表现了革命前辈巧妙的斗争艺术,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七、布置作业。1、抄写、背诵五副春联。2、课后读红岩。说说哪些地方令你感动学生自读课文,填写,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板书设计 4、狱中联欢唱歌-( )-( )-( )个性化增补资料收集个性化增补教学后记课 时 教 案课题5、名碑荟萃
15、主备课人郭建华授课人课时数1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我国历史上几名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图文结合,理解“骨气劲峭”等词语的意思。2、联系课文内容,掌握表达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和语言积累介绍文中书法家的艺术特点及其书法作品。3、通过课文内容以及知识的扩充,使学生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介绍的几位书法大家的作品特点,体会并运用文中评价书法作品的词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中相关书法家的书法作品的图片资料以及碑林中其他书体的图片资料。学生活动个性化增补一、预习探究。(课前布置预习作业)1、认真读课文,完成课后1、2题。2、查阅“西安碑林”的有关资
16、料。二、合作交流。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四大国粹是什么吗?(生答:中华武术、中医、京剧、书法。)师小结:对了,四大国粹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写照,而书法又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门古老艺术。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古代书法的艺术殿堂,共同领略中国古典艺术的无穷魅力。板书课题:名碑荟萃。齐读课题。2、交流预习收获。(1)师:对于这个题目,你已经有了那些了解?(2)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那对于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指名说一说,重点交流课后习题:三、品读体验。1、通过预习,大家已经了解了几位书法家并总结了他们各自的书法特点,那么,你欣赏哪位书法家的艺术风格?说说欣赏的理由,找出相
17、关句段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2、小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些不同朝代的书法名家,艺术风格独特,各有千秋,有潇洒清秀的,有骨气劲峭的,有端庄雄伟的,有结构严谨的,真可谓名碑荟萃啊!3、碑林中只有这几位书法家的作品吗?你从哪知道的? 四、巩固延伸。1、解说碑林。西安碑林吸引着很多中外游客前去参观。如果让你担任碑林的解说员,你准备怎样介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可以联系自己临帖习字的实际,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位书法家进行介绍。出示解说提示:(1)明确解说要点。(2)先在小组里练习。2.创意设计。你有什么办法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西安的这座书法艺术宝库吗?请你为西安碑林设计一条广告语。3、小结。师:在备
18、课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也深切的感受到,从中国书法艺术中,不仅能看到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更可以看到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那种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书法艺术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一朵艺术奇葩。五、作业布置介绍一位你喜欢的书法家认真读课文交流预习收获你欣赏哪位书法家的艺术风格?先在小组里练习板书设计 5、名碑荟萃王羲之:潇洒清秀 总 欧阳询:骨气劲峭,法度严谨分 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总 柳公权:骨力遒劲,结构严谨 美不胜收个性化增补:资料收集教学后记课 时 教 案课题6、琥珀主备课人郭建华授课人课时数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琥珀、飒飒”等词语,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2、体会科学
19、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继续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2、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教学准备学生活动个性化增补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化石?你们见过松柏树脂的化石吗?松柏树脂的化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琥珀”。随之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根据拼音读准课题。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昨天晚上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老师想检查同学们自学生字及朗读课文的情况。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1)小组自学生字。(2)汇报:主要抓住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来谈。2、检查朗读情况。(分角色个别读课文)三、学习
20、琥珀样子部分。1、刚才同学们仔细观察了这块琥珀,也观察得很仔细,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描绘这块琥珀的? 2、读文并画句。(1)找出详细写琥珀样子的自然段。(2)请大家自由读这个自然段,在文中画出写琥珀样子的语句。2、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能找出有关的词句吗? 四、了解琥珀的形成。1、通过这块琥珀,科学家推测了琥珀形成的过程,哪些自然段写琥珀形成的过程的?请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2、自由读2-12然段,然后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3、请默读10-12自然段,找一找松脂球变为化石需要哪些条件,画出有关句子。(1)学生标画。(2)学生汇报,老师相应板书。五、当解说员。这一个
21、罕见的琥珀现在就放在博物馆里,吴老师昨天上网,看到一则招聘广告,我想:假如我们班有同学被招聘上了,那该有多棒啊!同学们想试试吗?六、拓展延伸: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和同学交流交流学习生字,读通课文小组自学生字找出详细写琥珀样子的自然段自由读2-12然在段,然后说说自己读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6、琥珀风吹浪涌,卷到岸边。 孩子赤足踏着,挖出。 渔民认出琥珀。资料收集教学后记 课 时 教 案课题7、智慧之花主备课人郭建华授课人课时数1教学目标1、学生能读懂课文,读懂故事,并能说出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2、学生知道运用知识和法律保护自己,保护别人。3、学习两个小姑
22、娘有爱心、有勇气,有智慧的高尚品质。4、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知识教学重难点学生能读懂课文,读懂故事,学会保护自己,保护别人。学习两个小姑娘有爱心、有勇气高尚品质,养成用智慧和法律保护大家的好习惯教学准备学生活动个性化增补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生活中,常有一些意外事故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溺水、触电、洪水、火灾,还时常有一些违法行为,你们是怎么处理的?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第七课:智慧之花,看故事中的两个小姑娘是怎么做的。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7智慧之花)二、初步感知(一)自读课文。(二)汇报交流1.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小姑娘的故事?(板书:玛
23、丽亚 江雪) 2.课文讲了两个小姑娘的什么故事?分别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三、探究学习每个故事(一)第一个故事:1、说说玛利亚是个怎样的小姑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玛丽亚是怎样救男同学的?找出重点段落。3、从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板书:知识)4、教师小结,引出下一个故事。教师:同学们,玛利亚是个胆大心细、有爱心,有智慧小姑娘,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靠学过的知识救出五个男同学,值得学习吗?那么江雪又是个怎样的小姑娘呢?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二个故事,读完后和大家交流交流。(二)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两个小姑娘如此机智勇敢呢?请大家学习课文最后一段。(出示课件)(板书:爱心 勇气 智慧)点明主题,赞扬两个小姑娘的高尚品质。启发学生理解这句话:必须具备爱心,勇气,智慧,才能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人,三者缺一不可。五、回顾课文,课堂升华。六、作业设计1、把今天学的故事讲给父母听。2、写写身自我保护或保护他人的故事。齐读课题自读课文说说玛利亚是出怎样的小姑娘个,你从哪里看来的必须具备爱心,勇气,智慧,才能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人板书设计 智慧之花知识 玛丽亚:救男同学 法律 爱心 勇气 智慧 江雪: 保护大家 学法 用法 守法 护法 为你 为我 为大家资料收集教学后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