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与反思(5页).doc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与反思(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与反思(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与反思-第 5 页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科目: 数学教学对象: 九年级课时: 一课时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内容主要是以前一单元中的求根公式为基础的。教材通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x1、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以数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然后通过4个例题介绍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的知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根与未知数,会求一元二
2、次方程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数,两根之差。2、能力目标:通过韦达定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已学习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是直观、形象的,他们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体形象的特征,3在教学初始,出示一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结合一元二次方
3、程求根公式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练习掌握本课重难点。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2、难点:让学生从具体方程的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述,以及由一个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与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种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是教学的难点。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引探解下列方程:2x2+5x+3=03x2-2x-8=0并根据问题2和以上的求解填写下表请观察上表,你能发现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与方程的系数之间
4、有什么关系吗?问题4.请根据以上的观察发现进一步猜想:方程ax2+bx+c=0(a0)的根x1,x2与a、b、c之间的关系:_。问题5.你能证明上面的猜想吗?请证明,并用文字语言叙述说明。分小组讨论以上的问题,并作出推理证明。若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 ,x2= 。则 x1+x2= + = ;x1 x2= 此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种关系,来加深理解和记忆。这个关系是一个法国数学家韦达发现的,所以也称之为韦达定理。探索发现问题6.在方程ax2+bx+c=0(a0)中,a、b、c的作用吗?(引导学生反思性小结) 二次项系数a是否为零,
5、决定着方程是否为二次方程;当a0时,b=0,a、c异号,方程两根互为相反数;当a0时,=b2可判定根的情况;当a0,b20时,x1+x2= ,x1x2= 。 当a0,c=0时,方程必有一根为0。学生交流探讨本设计采用“实践观察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且又动口,教师引导启发,避免注入式地讲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特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尝试发展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方程两根为x1,x2、k是常数1)2x2-3x+1=0 x1+x2= _ x1x2= _ (2)3x2+5x=0 x1+x2= _ x1x2= 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元 二次方程 教学 设计 反思
限制150内